分享

李军 | 成长与分离本是同一件事情,只因主体不同,才有了不同的定义

 华雅智航 2020-05-12

因为儿子棒棒在美国学习的事情,昨天晚上给棒棒的爸爸写了信,通了语音,之后又给棒棒微信留言鼓劲,折腾完已是凌晨时分,脑子里就像电影回放一样,充斥着满满的回忆

熟悉我的朋友和学员都很羡慕说我的孩子们独立,自理能力好,那么小的年纪就能自己在国外读书、生活。其实,我心里倒是有失落,孩子长大以后离我越来越远变得越来越独立,更加不需要我的照顾了。不过,这也没有办法,因为孩子不是我们的私有财产,也不是我们下一段生命的延续,他们有自己的向往和追求。

还记得,棒棒初次出国读书时,我送他到机场登机,他头也不回的走了,留给了一个倔强的背影,我和老公就站在塔楼窗前看一架架飞机飞过,也不知道哪架是载的,就看着念着数着,我的儿子要飞向的未来了直到所有的飞机都起飞,我们才恋恋不舍地返回后来,听女儿滴滴讲,棒棒是眼含着泪水上的飞机,然后在飞机上哭了一路。

当孩子母体脱离到离开父母的怀抱蹒跚学步再到背起书包走进幼儿园的那一,分离就已经开始了。龙应台在书中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独立在代际间传递,也会夹杂不舍与失落。于而言,每天早起后去棒棒和滴滴的空房间溜一圈偶尔回忆起孩子们曾在房间里嬉戏的欢乐时光,想象他们就在眼前活动的身影,是妙和无奈的情绪,有时我会允许自己在这些焦灼的期待和微微的失落中沉浸一会孩子不断成长的过程,对于父母来说,恰恰是分离的过程,我接受

成长与分离本是同一件事情,只因主体不同,才有了不同的定义。其实,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和孩子始终没有停止过互动。

父母除了要关注孩子生理的发育变化,更要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所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需要通过学习了解孩子不同的成长阶段的心理需求,适时调整自己的角色定位,以给孩子恰当的支持与满足

一对高情商的父母会根据孩子的成长变化调整对孩子的关爱方式。父母逐渐放手从孩子的生活中渐渐淡出将精力转向发现自己人生的价值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也能为孩子做出榜样同时,要有意识地对孩子的干涉范围一步步缩小从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抽离出来只有这样才能给孩子的心理腾挪出空间让孩子学会独立。

然而,这个过程绝不是说起来这么简单。多少父母或者出于担心,或者出于爱护,或者出于对自己人生的弥补,甚至出于强烈的控制欲,接管孩子的生活对孩子有诸多不合理的期望为孩子规划人生道路,或时时处处干涉孩子的想法想要代替孩子成长

他们企图用自己有限的人生经验来规避孩子人生路上可能遇见的风险他们剥夺了孩子选择的自由,也就剥夺了孩子完整地体验精彩人生的权利。孩子没有选择的自由,也不必承担选择的后果。为此,他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甚至是生命。

远的不说,近期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全国已发生多起孩子自杀事件:

33日,河北石家庄,一名12的孩子,从楼上跳下,抢救无效身亡

324日,河北邯郸,一名9的孩子,从15楼跳下,抢救无效身亡

47日,江苏南通,一名15岁初二男孩19楼坠落,抢救无效身亡

412日,陕西商洛,一初三女生,从教学楼三楼跳下,抢救无效身亡

413日,江苏无锡,一名12岁的女孩,在开学第一天竟跳楼自杀,抢救无效身亡

413日,安徽合肥,一名15岁学生与父母发生争吵后,爬出阳台要跳楼幸好被营救。

同样是孩子,为何有的孩子在父母爱的滋养下如花般绽放,有的孩子却不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用如此不堪的方式来回应他们父母的爱

著名教育活动家欧阳维建曾说过:“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幸的孩子,他们受到了勾起不幸的教育;没有不好的父母,只有不幸的父母,他们继承了不好的传统。”

但,不论是孩子受到的不幸教育,还是父母继承的不好传统,都不应该成为家庭中亲子关系紧张冲突的理由。因为,当下就是最重要的时刻,只掌握在自己手中。

试想,如果这些家长与这些不幸身亡的孩子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这样的悲剧是否还会上演?再问,如果这些孩子有高情商的父母,他们还是否会选择这样极端的方式来对抗? 

亲子关系是一个家庭中核心的组成部分,是一个家庭幸福与否的关键,如何做一个高情商的父母,拉近与孩子的关系,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每位父母都需要学习的功课。

由华雅智航出品,我全程讲授的《21天成就高情商父母》亲子关系主题网课,正在紧张的录制中,课程将围绕家长们最关注的问题,比如孩子情商培养、情绪管理、叛逆期、安全感、自我管理,与专业的心理学理念相结合,通过21天学习,让家长习得育儿和愈己的能力。

将从独特的视觉和方法出发,通过理论短讲+案例剖析+问题答疑的形式,让每位参加学习的父母都能以自己习惯的方式吸纳讲授的知识点,以学了就能用,用了就能快速拉近与孩子的关系,培养高情商的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为学习目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