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渣一年五个证--经济师

 叕八哥 2020-05-12

很多人都知道考证有好处,可以职位晋升、提高很多的收入......却不知道从何下手,这篇文章“虫虫”自己整个考试的整个过程细细说一次,包括应对学习和考试的心态、方法、技巧。供大家参考。

背景:38岁,从事建筑行业十六年,施工、监理都干过,苦于非统招本科文凭,没有编制。生活方面收入一般,也算过得去,直到2017年买了房,想抄捷径,炒股一直投入一直亏损,直到负债。生活压力陡然增加,终于下定决心,必须考证

十几年想过改行或改变自己,改行永远都是念头,最终都没有踏出那一步。改变自己方面,认识倒是很清楚,就是考证提升自己。

从2012年就开始考证,一直都是报考一建,而且只考市政,没考虑过二建,一方面一建含金量高,二方面市政需求量大。

现在看来,眼高手低,玩心太重,学习并没有上心,也找不到方法,甚至连书都没买。总之,每年都报名,每次都没参考。看着身边的同事考过了、腾达了,心中的酸楚,只有自己知道,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考证,真到来年又会因为各种原因蹉跎。

报名7年,真正考试3年(2017~2019年),现有证书:中级经济师(建筑经济)、注册监理工程师(住建部)、监理工程师(交通部)、一级建造师(市政工程)、中级职称(市政专业)、注册安全工程(建筑专业)。全部由参加考试取得。

直到2017年,迫于上文提到的原因,下定决心改变自己。于是经过看似两个多月的学习(实际并没有看进去),匆匆忙忙去考试,心里很有底,知道考不过,毕竟考完试书都是新的,脑袋里也没什么东西。但还是去试了,权当感受氛围结果也不出意外,四科全挂

按照2017年的规划,考完一建就开始学习注册安全工程师和经济师。9月底到10月底,一个月时间,毫无安全知识基础,又是四科,翻了翻书,就放弃学习安全师,主攻经济师。

到考试的时候注安裸考参加考试的两科全挂,另两科因为工作忙没去参考这种专业性比较强的专业,不看书想裸考通过的几率几乎为零这是关于学习考试的总体概括,具体的每科学习技巧,写到哪一科就具体写一些。

经济师考试

受到考一建和注安考试的打击,已经对考试有了新的认识,靠混肯定是不行的了,于是端正思想,下定决心,踏踏实实的开始学习。虽说是打击,但对后面的考试帮助真的很大。也为后面通过各项考试埋下伏笔。

当时参加经济师考试是因为看到同事通过了考试,据说并不难,于是就在报注安的时候一块报了以下说的全是17年经济师的考试情况,由于考过之后,很少关注,只听说机考了,其他情况并不太清楚,需要考试的请自行查询参考)。

很多人在问,经济师考来做什么用的。正常来说,就是个中级职称, 对职业晋升、待遇提升都有好处。而且之前监理考试也是要求工程专业或经济专业中级职称,经济师就是这其中的经济专业职称了(该项考试现已取消职称要求)。所以有时间精力拿个这个证还是有好处的。

具体参加考试的要求,网上有很多文件介绍,就不占这里的篇幅了。

考这个的目的很单纯,就是拿来挂靠的,钱不多,一年三千的样子,但是蚊子再小也是肉,既不需要社保配合,又不需要其他证明。而且只是参加个考试而已,证书一辈子都是你的。

先把当年考试成绩放出来,单科总分140分,合格线一直是84分。

在网上做了了解知道,原来经济师只考两科,而且全是客观题,当时看完这些,勇气就莫名其妙的来了,觉得必过。

拿到教材,翻了翻又很泄气,毕竟不是这个专业,里面概念又太抽象,根本不知其所以然。加上对学习没有经验,甚至都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学起。

其实这个时候考试信念真的很关键,如果你只想着跨行了根本不懂、太难了、学不进去......那你真的是学不进去的。

最好的解决方法:先放下书本,好好思考,到底是为什么要学这个,学来有什么用,付出和收获的比例各占多少,值不值得......

当然,对考试的各项要求,比如报考要求、市场需求、行情等等等等,你都需要充分了解掌握。其实,了解这些并不困难,随便网上搜一下,你都能找到答案。如果对这些信息都不肯去找,亦或是找不到,那说明你的对证书的渴望和主观能动性不强,相应的,考试通过的可能性就小了。也只有亲自去找了,看了,你才有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总之,把你能想到的利弊全写在纸上,再去对比,如果有经验了,做个系数量化。最终,只有一个答案:学or不学。得出结论的人自然知道该怎么办了。

我当时谨慎思考后,必须要学,下定了决心,为了通过考试也是拼了,硬着头皮看完了教材课件,看的很认真,课件里老师说哪个要考就背哪个,那种纯粹的死记硬背,所幸确实想通过考试,所以用心去背了,记忆力也还行,背下来很多东西,甚至到现在都依稀记得供给曲线、边际曲线或者布雷顿森林体系、帕累托最优状态什么的。

可能很多人看到这里觉得热血沸腾,觉得学习很简单很容易,但这肯定是个误区。很多人拿起书,特别是跨行的人,一定深有体会,那种看不进去的苦恼。

我半个月看完两本书和相关课件,很多,时间短,基础课都有一百多讲,加上专业课200讲,半个月时间,平均每天看十余讲,每讲40~60分钟,正常看每天要花十几个小时(有效学习时间,非磨洋工),还要背知识点。

所以只能倍速看,主要面临着大部分陌生的东西,几天时间,开始想吐。事实上,考完试的当天,我真的吐了,那是忍了一个月的高强度学习,完成了自己的既定目标,不计结果的吐,吐的酣畅淋漓

学习真的需要时间,我也有工作,为了不影响工作,只能在工作之余去学习。我见过有群友做了学习计划表,很强,从早到晚,时间排的很满,那个强度也非常的高。我学习没有排计划表,但是可能每天花费的时间也跟群友的计划表差不多,早上、中午、晚上,把所有的空余时间全部用来学习,连上厕所都会捏着小纸条背公式。

学习确实消耗体力,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身体也吃不消。特别是高强度的学习过程。

在学习的时候,最关键的是需要坚定的信念和决心去支撑的。每次看不下去书,我看的最多的是最初作利弊分析时下的决心,和在某个网页上看到的一句话:将来的你,一定会感激现在努力的自己!

现在到处充斥着鸡汤文,我也看不下去。但是,习,特别是学不下去的时候,需要这么一两句话去激励自己

回到学习,说起来背了很多东西,但是确实是死记硬背的,实际用处并不大。因为概念没弄懂,根本无法运用。看完课件,感觉还是懵的,很多概念,我都能背出来,但是做模拟题的时候,脑袋感觉很空,看着问题和选项,根本联系不到一起。

因为是做的历年真题,把所有的能做的历年真题做完一次之后,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因为我发现考题重复率太高了,至少三成以上,都是原题甚至答案都不改的那种。

这个时候离考试仅仅半个月时间了,肯定不够时间再去把教材学习一次的,于是将重心放在刷题上面了,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最后一搏,如果考题重复率很高,我就大概率及格,如果这次考题变化大,那就基本无望。

于是开始疯狂的刷题,当时能找到的刷题软件我都找了,有些好用有些不好用,记得有款“学啊”app我用的是最多的(非广告,该app好像正是那年开始停止更新,其他考试再未使用过),因为时间短,已经没时间去考虑其他,所以只做真题,没有接触过模拟题,也就没花钱,至于模拟题哪些好,真的不好说。

刷题是每天有时间就刷,就两科,其实也好刷,正常一天至少能刷两到三年的真题,中间也穿插一些看书、背公式做运算之类的。开始的时候,速度很慢,需要了解题目的意思,并和答案对应起来理解,至少要知道错在哪里。这是最起码需要做到的地步。有些重要的甚至要翻书,纯粹的机械记忆其实很难,理解后记忆效果会更好。

所以坚持到考试,历年真题至少刷了5~6次,后面刷题速度越来越快,总体正确率很高,基本看到题目大概就知道答案是哪个的程度。

真正到了考场,考试的时候并没觉得教材知识还记得多少,可能还是因为考试经验太少,有些紧张。加上当年教材新增了些内容,自己手上的教材是同事转增的15还是16年的教材,上面有两章是没有的,只是看过一次课件,还看过一些同事给的参考资料。

考试结束后依然很紧张,毕竟是第一次这么努力的学习。考完自我感觉基础科肯定是没问题的,而专业科回来对着教材、在网上找,对了几次答案,依然忐忑,就是觉得很悬。

幸运的是考试最终还是顺利的通过了,也可能是确实太多历年真题重复了,总之,很兴奋。

不过这次学习状态出来了,跟前面学习完全不同,也为后面的考试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跟群友进行过不止一次的经济师考试的交流,放点与群友交流的记录

从记录里可以看出,这项考试总体来说,难度并不大。

课件老师很多人推荐选择刘艳霞、李娜。

个人总结:经济师考试教材如果变动不大,看完书和课件以后,多刷题,以刷题为主,回看教材为辅。记住选项内容和题目的一致性很重要,很多题会出现题目一样,答案选项字节改动、省略或变成其他错误答案。这就是应对重复率较高的科目考试比较重要的一点经验。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书一定要看的,特别是教材有变动的时候,更加要看。所有考试都是这样,变动的地方当年必定会出题,但题型一般都出的简单,不会太深,白白丢掉这些分是很可惜的,很可能没通过考试就是因为丢了这些不该丢的分。

通过这一年三次坐进考场的考试,受了些打击,但收获了经济师。同时也收获一些经验

一建和注安过不及格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毕竟没有学习,更不知道该如何学习。直到学习经济师过后,才对考试有了新的认识。

对这种纯客观题,一定要教材结合题目,特别是重复率很高的科目,一旦你把考题弄明白了,不论题目如何变化,它始终在那条线上,我称它为考线,算是自创吧。单纯的看教材或看课件,无法运用,单纯的刷题就算知道答案,依然还是不懂出题的意义在哪里,题型稍作变换就不会了。所以,结合考题和教材才是最好的组合。

最后说明一点,这次通过经济师,有运气成分,更多的是努力学习的过程。也不推荐所有人都按我的方式来学习,毕竟这种高强度的学习过程真的艰苦,并不适合所有人。只是想通过自己的经历,告诉读者:只要沉下心来学,什么时候都不会晚,想好了就不要放弃!越临近考试,考生心里只会越焦虑,这都是正常的,只要坚持到底,你总会有惊人的收获!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