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育故事 | 他,因三过家门而不入成为千古佳话

 NGC1952 2020-05-12

德育故事 言传身教 潜移默化 久习生效

最真实的人物

最中国的故事

最该学的榜样

影响您和孩子一生的声音

古人云:俭,德之恭也;侈,恶之大也。意思是说,节俭是伟大的美德,奢侈是严重的恶行。这是因为节俭可以培养爱敬之心,奢侈则产生很大的后患。

勤俭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我们将这种美德追溯到中国第一个朝代夏朝时,其开朝君主大禹,毫无疑问也成为“节俭”的精神源头与象征。

夏禹治水 过门不入
菲食恶衣 俭勤莫及
上古尧帝的时候,洪水遍地,百姓们不能够安居,尧帝便派大禹去治水。大禹为人聪明机智、和蔼可亲,又意志坚强,非常讲信用。
大禹接受治水任务时结婚才四天,可是为了天下黎民百姓,大禹毫不犹豫的告别了新婚的妻子涂山氏,与大臣益、后稷一起启程赴任。大禹到任后就积极着手制定治水措施,他吸取父亲鲧治水的经验教训,努力实践,终于找到了合理的治水方法。他认为父亲用堵的方法是行不通的,只有劈开大山、开挖大河,让洪水顺着河流入大湖和大海,才能根治洪水。于是大禹便带着成千上万的民工去开山挖河,治理洪水。他拿着测量仪器,沿途测量地形地貌,查清何处需要开山、何处需要挖河。他牢记父亲鲧治水失败的教训,决心治好洪水。因此他不辞辛劳,日夜苦干,不论是酷暑还是寒冬,大禹不避风霜雨雪,总是在奔波劳碌,忙于治水。他的儿子生下来后,他也没回家去看一眼。
有一次天下着大雨,他带着治水的队伍路过家门,听见儿子在家里哭啼,他的心被牵动了,哪个做父亲的不爱自己的子女啊!他多么想进家门看一看,多么想去亲亲儿子可爱的小脸蛋。可是治水的工程在等着他,天下的黎民百姓在看着他,他不能因私废公。于是他深情的望了望家门,心里默默的说:“儿子,等着我,等我治好洪水再回来看你。”然后毅然转身,带着治水的人顶风冒雨又上路了。

在治水期间,大禹曾经三次路过家门,可是他一次也没有进家里去看一下。大禹带着人们治水,先从帝都冀州开始,完成了壶口工程,接着又治理梁山和岐山,从太原地区到太嶽山南面,从衡水到漳水,沿途开山挖河,一步步把洪水引向大湖和大海。大禹带人疏导了九条河道,劈开了九座大山,修治了九个大湖,筑起了无数堤坝。


洪水终于被驯服了,顺着河道流向大湖、大海,艰苦卓绝的治水斗争终于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舜帝高度评价大禹的治水功绩。有一次舜和大臣们聚会,他问大禹说:“你是怎样治好洪水的?”大禹回答说:“是靠孜孜不倦的工作。”虞舜又问:“你是怎样孜孜不倦的工作的?”大禹回答说:“治理洪水时,我和人们一起与洪水搏斗,不分昼夜劈山开河、挖泥运土。我的手指甲都在劳动中磨光了,再也长不出新指甲;我小腿上的汗毛也磨掉了,再也不长汗毛;手上脚底长满了老茧,走路时疼痛难忍,我还是咬紧牙关不停的干,直到治好洪水。”
舜和大臣们听了大禹的话,都为他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所感动。主管礼教的贤臣皋陶颁布命令,号召天下臣民向大禹学习。大禹治水立大功,接替舜做了天子。大禹在吃穿住用上非常俭朴,自己穿的衣服很不好,可是对于祭服和礼帽却收拾得很美观;自己住的房屋很矮小,可是对于人民田间的水路却尽力的讲究。
因此孔子也极为推崇他,曾盛赞他说:“对于禹,我是找不出他的缺点可以批评的了!”以此劝导他的学生们要向大禹学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