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赏析 汪藻《点绛唇·新月娟娟》 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 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 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 君知否?乱鸦啼后,归兴浓如酒。 【作品简介】 《点绛唇·新月娟娟》由汪藻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这是一首吟咏归隐的词。上阕写冬末初春景:寒江夜月,梅横影瘦。心境的落寞与凄清在这些景物描写中得到表现。下阕前两句写霜寒无酒可饮,处境十分困窘,听到乱鸦聒噪,更增退隐之思。“归兴浓于酒”,形象具体表现有力。 【注释】 ①娟娟:明媚美好貌。 ②山衔斗:北斗星闪现在山间 ③搔首:挠头,心绪烦乱焦急或思考时的动作。 ④霜天:秋天。 ⑤闲却:闲置。与末句相应。言无意饮酒。 【翻译】 一轮圆月明媚新秀,秋夜寒、江流静、远山衔着北斗。夜不成寐起来徘徊搔首。窗间横斜着梅花疏影,那么清瘦。好一个凉秋月夜的霜天,却无心饮酒,闲置了传杯把盏手。君知否?听到归巢的乌鸦纷乱的啼叫后,使我归家意兴浓郁似酒。 【赏析】 这首词构思别致,语言晓畅,婉转含蓄,情景相生。但一般认为这首词不是通常的写景抒情,而是寄托着作者厌倦仕宦生涯、渴望回归田园生活的情怀。 上片所写江山新月,梅影横窗,一远一近,均为起来搔首时所见。而夜静之时披衣而起,其心情之烦躁不安可知。下片,霜天正当传杯,此时反“闲却”,盖因归兴较酒更浓也。末尾两句是全词主旨之所在,在意义上倒贯全篇,使全词的景语皆成情语。“归兴浓如酒”,明确地表示了对官场污浊和佳宦的厌倦之情。这种心态在封建知识分子中具有典型性。 关于此词的本事,有几种说法,张宗 的《词林纪事》中所记比较可信。汪藻出守泉南,后为人谗毁而被移知宣城。他心中很烦躁愤懑,便写作此词。他的好友时在泉南签幕,依韵作词曰:“嫩绿娇红,砌成别恨千千斗。短亭回首,不是缘春瘦。一曲阳关,杯送纤纤手。还知否?凤池归后,无路陪尊酒。”根据这些记载,我们便比较容易理解本词的意蕴。这种心态在封建知识分了中具有典型性。 吴曾《能改斋漫录》:彦章在翰苑,属致言者(为言官所劾),作此词。或问曰:“归梦浓于酒,何以在晓鸦啼后?”公曰:“无奈这一群畜生聒噪何!”南宋人编《草堂诗余》改“晓鸦”作“乱鸦”,“归梦”作“归兴”,朱彝尊《词综》据吴曾所记改回。 【词牌简介】 《点绛唇》,词牌名。又称为《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双调,上片四句,押三仄韵,二十字,下片五句,押四仄韵,二十一字,用仙吕调,共四十一字。 【格律】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 ○●○○,●○○●○○▲ 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 ●○○●,○●⊙○▲ 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 ●●○○,⊙●⊙○▲ 君知否?乱鸦啼后,归兴浓如酒。 ○○▲?●○○●,○⊙○⊙▲ |
|
来自: 昵称50319000 > 《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