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农村,农民都很羡慕城里人,说他们都是“吃商品粮”的,都想让子女进城,在城里安家落户,也吃上“商品粮”。后来通过不断地努力打拼,的确有很多农村年轻一代实现了跳出农门的愿望,在城里扎了根。 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农村的发展,农民手里逐渐有钱了,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每年都有农村人进城落户,把户口迁出村子,成为真正的“城里人”。随着时间推移,他们留在老家的父母逐渐老去,有一个问题就摆在眼前,那就是进城子女可以继承老家的房屋和承包地吗?这是每一个迁户口到城里的农村人都想知道的。 首先我们要明白的是,如果进城子女户口没有迁走,虽然常年生活在城市,但还是农村户口,那这个问题就没有意义,因为显然是可以继承的。这里讨论的是子女户口迁到城里的情况,即子女已经成为“非农户”,具体如下。 1、“非农户”子女可以继承父母房屋我们都知道,对农民来说,最重要的有两样东西,一个是承包地,一个是宅基地。这两种土地,都是由村集体免费分给本集体内部成员,即本村村民使用的,所有权归村集体,农民只有使用权和收益权。但农民自己盖的房子则不同,所有权归盖房的农民,是农民私有财产,完全可以继承。也就是说,不管子女户口在哪,等父母老去,都是可以继承父母的房屋的。 2、“非农户”理论上不能继承父母的承包地承包地只能给本村村民使用,并且在一些情况下,村集体有权收回承包地。相关法规就规定: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户口的,发包方可以收回其承包的耕地和草地!因此,理论上讲,子女成为“非农户”,是不能继承老家父母的承包地的。 但在现实中,有关部门也提出,“不得以退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也就是说,农民进城落户后,还能继续有承包地。并且,由于承包地是以前分配的,现在已经20多年没有再重新调整了,国家还宣布,土地承包再次延期30年。也就是说,在下次土地重新分配之前,事实上“非农户”还是可以继续拥有父母的承包地的。等到下次分地时,“非农户”子女从父母继承来的承包地,就不能再次确权了。 3、宅基地事实上可以继续使用前文提到过,农民在宅基地上建的房子,属于个人所有,可以由进城子女继承。而我们有一个“地随房走”的政策,当宅基地上有房子时,房子的主人可以继续使用这块宅基地。因此,“非农户”子女在继承了房屋的同时,仍然可以继续使用宅基地。 但是,如果说老家的宅基地上没有房子,是空置着的,那么按照规定是不能直接继承的,很有可能就会被村集体收回,分给其他有需要的村民。 现在随着农村的发展,农村各方面的管理将会越来越严格,逐渐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很多进城落户的农村人,依靠老家人情、关系维系在村里的各种利益,等到以后,很可能就必须按规定办了。因此,进城农民如果在老家还有继承的房屋、承包地、宅基地,就一定要未雨绸缪,早做准备,最好提前处理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