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尔逊柴陈泽泻汤/余国俊靖眩汤:各种原因的眩晕】

 石门易卜 2020-05-13

1、江尔逊先生创制柴陈泽泻汤”,治疗眩晕症的特效方。

江氏本人素患眩晕病,本方实系自疗经验之结晶。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而多能息止之,且无任何副作用。若能随证化裁,则可扩大本方之运用范围。

系小柴胡汤、二陈汤、泽泻汤合方加天麻、勾丁、菊花而成。

眩晕症的特效方,柴陈泽泻汤
组成:
柴胡10克,黄芩10克,法半夏10克,党参15克,甘草5克,大枣10克,生姜10克,陈皮10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泽泻15克,天麻10克,钩藤15克,菊花10克

2、四川名医余国俊是伤寒名家江尔逊的高足

余国俊主编的《名师垂教》书中记载,治疗眩晕症的特效方--靖眩汤

组成:柴胡10克、黄芩10克、法半夏10克、党参15克、甘草5克、大枣10克、生姜10克、陈皮10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泽泻15克、天麻10克、勾丁15克、菊花10克

再加:葛根30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效果有增无减。

加减:
剧烈呕吐者,以生姜汁易生姜(每煎2-3勺,兑服);
腹痛、便溏、或情怀不畅者,去黄芩加白芍;
脾肾阳虚、头重眩苦极者,加熟附片;
高血压者,加代赭石、石决明、夏枯草 ;
气血两虚者,加黄芪、当归;
连霉素中毒者,加骨碎补;
颈椎病或头部外伤者,加丹参、三七、川芎。

服法:分三次煎。温服。眩晕平息后,可作蜜丸,缓缓调治。

功能:疏郁清火,健脾和胃,化痰降逆,平肝熄风

主治:各种原因所致眩晕,如:美尼尔氏病、高血压、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链霉素中毒、头部外伤等

临床见证:头晕目眩,感觉自身或周围景物旋转,不敢转动头部,可伴恶心呕吐、耳鸣、听力减退,甚则汗出、面色苍白等

方歌:风火痰虚眩晕方,柴芩夏枣参草襄;苓术陈泽天麻共,钩藤菊花与生姜。

方解:眩晕的病因病机,概言之,不外风、火、痰、虚四字,如《内经》所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约皆言风、言虚。仲景论眩,则主心、脾、肾阳虚,少阳火升,痰饮上逆。后世医家,则主火、主痰、主虚,各有偏重。

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我认为:风、火、痰、虚,既应有所区别和侧重,更应注意其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盖以风为厥阴肝木之气,与少阳相火同居,二经互为表里。肝气逆,则风生而火发,且必夹木势而克脾土。脾病则运化无权,水液聚积而成痰饮。本虚标实,综合为患,不可偏责。

治疗原则,固当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或标本同治。然实践证明,眩晕发作之际,痰饮上逆之象昭著,单纯议补,则缓不济急,难求速效;而直接补肾之药,多有滋腻之弊,反而掣肘。若一味清火涤痰,又每易邪去而正亦伤,中老年患者多有此虞。

本方用柴胡疏达肝木,佐黄芩以清泻相火。党参、白术、甘草、大枣,补气健脾,以为治本之图,其义有三:一则实脾(见肝之病,当先实脾),以御木旺乘土;二则脾健自能运化水谷精微,输精及肾,滋养先天;三则崇土以制水饮上逆。至若半夏、生姜、茯苓、泽泻、陈皮,和胃降逆,涤饮止呕;钩藤、天麻、菊花,平肝熄风。

余国俊总结为:“风火痰虚综合为患,头晕目眩耳鸣呕恶者,息风清火健脾化痰,靖眩汤主之”。往往三两副控制症状,再吃三两副巩固疗效。此方看似平淡无奇,望同道不要轻视,用了才觉好。

病例:王某,女,61岁,1985年4月29日初诊。

患眩晕病10余年,1月之内必发1~2次,发时中西药并投。中药曾用过补中益气汤、当归补血汤、六味地黄汤、三甲复脉汤等,效均不著,且停药数日,又复发如前,致令经年累月,头目几无爽慧之时,白日亦常卧床不起。

今眩晕发作已4日,起床即感天旋地转,频频呕恶,耳鸣有闭塞之感,泄泻水样便(1日3次),纳呆,口干苦不欲饮,舌边尖红,苔白厚欠润,脉弦弱。

此乃风火上炎,夹痰饮上蒙清窍;脾失转输,迫水饮下趋大肠所致。苔白厚欠润者,水饮未化,而脾阴已伤之兆。投以靖眩汤加减。

药用:柴胡10g,黄芩6g,法半夏10g,党参15g,甘草5g,大枣10g,生姜6g,陈皮10g,茯苓15g,白术15g,泽泻15g,天麻10g(为末吞服),钩藤12g,菊花10g,山药30g,白芍15g。3剂。

服药1剂,眩晕息止,泄泻如泡沫状(1日2次)。
3剂尽,泄泻止,白日不卧床,纳食增,耳鸣止,仍有闭塞感,口仍干苦不欲饮,舌尖红,苔薄白。
上方去山药、白芍,加蔓荆子10g,竹茹12g,石菖蒲6g,北沙参15g,藿梗10g。续服3剂,诸症渐退。
后服香砂六君子汤加味以治其本,连服12剂告愈。追访1年余,眩晕未复发。

《经方大师传教录—伤寒临床家江尔逊“杏林六十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主编/江长康 江文瑜。

眩 晕 片

组成:天麻10克,双钩藤30克,泽泻30克,生石决明30克,半夏10克,茯芩15克,白术 10克,甘草4克。

服法:上药8味,用水三碗先煎生石决明,俟煎至二碗时,再纳诸药(除钩藤处),前至一碗时,再下钩藤,约一分钟后,取汁,分两次服用。

制片:本方亦可制成片剂。用10倍或者20倍剂量,先将泽泻研成细粉过筛,其余药煎汤浓缩,然后拌入泽泻粉压成片剂,糖衣包裹。每片含生药1、23克,每次服6—18片,一日3次,开水送下。

功能:平肝潜阳,健脾化痰。

主治:内耳性或高血压性眩晕。

加减:
偏热者加黄芩10克,
偏温者加苡仁30克,
偏风者加僵蚕10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