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代著名诗人想攀附女皇,因其自身有个毛病,被武则天果断拒绝!

 老黄说史 2020-05-13

著名诗人想攀附女皇,因其自身有个毛病,被武则天果断拒绝!初唐诗人宋之问,年轻时就诗名动京华,为何臭名昭著遭人不齿?

都说“诗品如人品”,只是,这句话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而是多有例外的,有些人的文章(诗词、书画)虽然写得好,人品就不一定能让人恭维。比如写过《悯农诗》的李绅,功成名就之后,就变得乐于享受、脱离民众了。今天老黄要给介绍的,是另一位著名的唐代诗人——宋之问,其为诗与为人,就不同步,与其在诗歌上的成就相比,宋诗人的人品是有大亏的。

宋之问约生于唐高宗显庆元年,其父宋令文是农家子弟,却矢志于学,多才多艺,不仅“富文辞,且工书,有力绝人”,世称三绝。唐高宗时做到左骁卫郎将和校理图书旧籍的东台详正学士。在父亲的影响下,宋之问和弟弟宋之悌,宋之逊自幼勤奋好学,各得父之一绝;宋之悌骁勇过人,宋之逊精于草隶,宋之问则工专文词,成当时佳话美谈。上元二年(675年),长得身材高昂、仪表堂堂的宋之问进士及第,登临“龙门”,踏上了仕进正途。

作为诗人,宋之问年轻时即已知名,“尤善五言诗,其时无能出其右者。”他对中国诗歌的的主要功绩,是与沈佺期一样,在创作实践中使六朝以来的格律诗的法则更趋细密,使五言律诗的体制更臻完善,并创造了七言律诗的新体。他与沈佺期在齐、梁沈放、庾信到初唐四杰创作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加以实践和总结,使律诗各体制都达到了成熟定型的地步,明确划开了古体诗和近体诗的界限,并运用这种形式,写出了优秀的作品,如《江亭晚望》、《晚泊湘江》、《题大庾岭北驿》等。

比如他的《度大庾岭》:

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
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
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
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

这首诗感情真挚,以景衬情,情景交融,达到一个较高的境界;章法严谨,对仗工整,音韵和谐,表现出一种自然而又流动的整齐美,是一首成熟的五言律诗,堪称“示后进以准”的佳作。

宋之问在当时的诗名虽然很盛,但是,他却内藏私欲,还想在官场上出人头地。宋之问春风得意之日,已是武则天皇后实握朝政之时。武则天称帝后,改国号为周,敕召宋之问与杨炯分值于洛阳西入阁。宋之问很快由从九品殿中内教跻身五品学士,为世人钦慕。唐朝学士之职,以文学言语被天子顾问,出入侍从,礼遇尤宠。

宋之问之所以能有如此进步,是与他的付出分不开的。武则天大权在握后,由于宋之问经常写一些歌功颂德的诗逗得武则天眉开眼笑,因此得以任用。宋之问曾被任命为尚方监丞,负责管理各工种的制造、供应、生产等政务,不久又进入奉宸院,担任左奉宸内供奉的官职。奉宸院说穿了就是武则天的后宫,里面供养的尽是一些从各地挑选而来的年轻美貌的男子,以备女皇享用。据说宋之问“伟仪貌,雄于辩”,自然是奉宸院的合适人选。

为了能“亲近”女皇,宋之问对武则天的身边人张易之、张宗昌兄弟也是大加巴结,宋之甚至放下文人的自尊和清高,还替张氏兄弟提过尿壶。作为左奉宸内供奉,宋之问做梦都渴望像张氏兄弟那样得到武则天的宠爱,于是来了个毛遂自荐,写了一首艳诗献给女皇。武则天读后赞不绝口,待宋之问离开后,却对身边人说:“这个宋之问,的确是难遇之才,只是他口臭熏人,让朕无法忍受。”由于口臭,宋之问的美梦化作了泡影。

武则天失势后,宋之问也遭到追责。上文转引的那首《度大庾岭》,就是宋之问因媚附武则天的宠臣张易之而获罪,中宗复位后,于神龙元年(705)春被贬为泷州(今广东罗定县)参军,前往贬所途经大庾岭时所作。

(图片来自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