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利率下行,银行理财收益率跌破4%到“3时代”,而一季度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比上升理财收益跌跌不休,财该怎么理 长沙晚报5月12日讯(全媒体记者 刘琼萍)今年以来,随着股市行情持续低迷,房地产市场调控持续趋严,不少投资者将目光回归安全性高的银行理财产品。与此同时,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跌破4%到“3时代”,低收益或成为银行理财产品的新常态。在市场利率下行的大前提下,财该怎么理?
对此,多位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未来收益率有继续下滑空间,投资者可拉长投资期限、多元化配置,减少收益“缩水”,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
现状:理财利率进入“3时代”
“为什么以前产品预期收益率较高的银行,现在却少有推出吸引人的理财产品?”最近,已经退休的吴先生有些郁闷,手上的一笔两年期理财产品已经到期兑付,而他在各家银行都找不到满意的理财产品。犹豫再三,他在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里买了一款期限为3年的定期存款产品,年化收益率为3.99%。
多位具有长期购买理财产品习惯的投资者向记者反映,去年预期收益率4%以上的低风险银行理财产品还“遍地都是”,今年买起来就难得多;收益率在4.5%以上的理财产品已经较为少见,收益率高一点的就特别受欢迎,基本都要靠抢。
记者走访市内多家银行了解到,目前长沙市内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中,国有银行、部分股份制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均在3.0%~4.0%,本地城商银行推出的产品收益率略高,个别产品收益率在4.0%以上。5月12日,长沙银行推出了23周年行庆理财,期限278天,业绩比较基准达4.45%,发行首日获不少市民青睐。
理财产品收益率“跌跌不休”,就连类似余额宝的“宝宝类”货币基金产品收益率也持续走低。4月6日,天弘余额宝货币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首次跌破2%。截至5月12日,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率已经跌至1.798%的水平。
统计数据显示,3月份,银行非保本理财产品月均收益率已跌至4.02%附近,创下2016年11月以来新低。4月最后一周,250家银行共发行了1419款银行理财产品,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产品平均收益率为3.89%。
从更长期来看,除了去年12月受年末效应影响,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一度小幅反弹,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已连续两年下跌。
趋势:利率下降或成常态
5月12日,记者走访长沙多家银行网点调查后发现,利率走低的不仅是银行理财产品,此前备受青睐的定期存款、大额存单等,也开始进入利率下行通道。以5年期定期存款为例,去年不少银行的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还在4.8%至5%的高位;目前,不少银行已经把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调至4%附近。
一位国有大行理财经理向记者展示了该行近期在售的大额存单产品,20万元起售的大额存单,两年期存款利率仅为3.5% 。
事实上,为降低企业获得贷款的利率,今年以来,央行加大了资金投放力度。统计数据显示,年内3次降准共释放1.75万亿元的长期流动性,再加上3000亿元的专项再贷款,5000亿元的再贷款再贴现额度,还有一些政策性银行的信贷安排,资金量不可谓不大。此外,央行持续深化LPR改革,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
一般来说,如果市场上资金有限,机构对现金的需求强烈,那么资金价格自然水涨船高;反过来,如果市场上资金多了,供给充分,资金价格也会随之下降。
从接下来的趋势看,中信证券研究部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表示:“今年以来流动性持续宽松,银行通过被动提升理财预期收益率来吸纳资金的动力不足。预期银行理财在投资方面仍将以固收类资产为主,加杠杆对投资收益的影响有限,这些都将带动银行理财收益率持续下行。”
建议:合理配置资产实现保值增值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不少人更倾向于储蓄。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50个城市开展2万户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一季度收入感受指数为41.6%,比上季度下降11.0个百分点;一季度,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22.0%,比上季度下降6.0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53.0%,比上季度上升7.3个百分点。
储蓄增加后,首先考虑的是要保值、增值。在利率下行的当前,如何实现保值增值呢?
“当下,最稳妥的投资还是银行理财产品。”兴业银行长沙分行理财分析师朱渐认为,即便当下的银行理财产品显得“魅力不足”,但从长期来看,收益率还是相对稳健。朱渐表示,在相对普遍的降息预期下,购买理财产品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优先选择中长期理财产品,提前锁定收益。
本地一家城商银行理财顾问则表示:“未来理财产品收益率不仅有继续下滑空间,而且或将持续较长时间,多元化资产配置或将是未来理财的主要手段。”
多位银行理财产品经理建议,如果是风险回避型投资者,现在可以抓紧买入一些利率相对较高的结构性存款产品或大额存单;如果是能够承受适当风险的投资者,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用一定比例的资金购买基金类产品,其中可重点关注“白马股”和消费板块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