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痛经湿热瘀阻证——清热调血汤加味——阴阳解析

 山药怀姜麦芽糖 2020-05-13

清热调血汤加味——阴阳解析


痛经湿热瘀阻证,主要证候:

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或胀痛不适,有灼热感,或痛连腰骶,或平时小腹疼痛,经前加剧;经血量多或经期长,色黯红,质稠或夹较多黏液;素常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有臭味;或伴有低热起伏,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


《古今医鉴》清热调血汤加味方:

当归、川芎、白芍药、生地黄、黄连、香附、桃仁、红花、延胡索、牡丹皮、莪术

加味:车前子、薏苡仁、败酱草


解析:


阳性药:当归、川芎、红花、延胡索、莪术

平性药:香附、桃仁

阴性药:白芍、生地黄、黄连、牡丹皮、车前子、薏苡仁、败酱草


君药:黄连


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活血止痛,补血调经,润肠通便。

川芎:辛,温。归肝、胆、心包经。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红花:辛、温。归心、肝经。活血化瘀,通经。

延胡索:辛、苦,温。归心、肝、脾经。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莪术:辛、苦,温。归肝、脾经。破血祛瘀,行气止痛。


香附:辛、微苦、微甘,平。归肝、三焦经。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桃仁:苦,平。归心、肝、肺、大肠经。活血祛瘀,润肠通便。


白芍: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生地黄:甘、苦,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黄连:苦,寒。归心、胃、肝、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牡丹皮:苦、辛,微寒。归心、肝、胃经。清热凉血,活血散瘀,退蒸。

车前子:甘,寒。归肾、肝、肺经。利水通淋,利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

薏苡仁:甘、淡,微寒。归脾、胃、肺经。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祛湿除痹,清热排脓。

败酱草:辛、苦,微寒。归胃、大肠、肝经。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阴性药物少,阳性药物多,针对寒多热少;君药功效以清热燥湿为主,针对实证;阳明太阴合病,湿热阻滞。


方剂中,黄连、车前子、薏苡仁、败酱草,清热祛湿;白芍、生地黄、牡丹皮,清热养阴;香附、桃仁、红花、延胡索、莪术、当归、川芎,活血祛瘀。


诸药合用以清热祛湿养阴为主,活血祛瘀为辅。适用于湿热阻滞、血瘀气滞者。


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清热调血汤加味、圣愈汤、益肾调经汤比较:


膈下逐瘀汤,以活血化瘀为主,行气为辅。适用于血瘀气滞者。

少腹逐瘀汤,以活血化瘀为主,散寒止痛为辅。适用于血瘀气滞、寒凝者。

清热调血汤加味,以清热祛湿养阴为主,活血祛瘀为辅。适用于湿热阻滞、血瘀气滞者。

圣愈汤,以益气补脾为主,养血活血为辅。适用于气虚乏力、血亏心悸者。

益肾调经汤,以补肾助阳为主,养血滋阴为辅,兼顾活血化瘀。适用于肾亏血虚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