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足的人,最好命

 沐沐阅览室 2020-05-13

作者:净静;来源:净物(ID:cystyle001)



1



凡事别太强求,知足才能常乐


还记得之前,外公给小侄女上了“一堂课”。
 
那天吃早餐时,小侄女发现外公给了大侄子四个馒头,而她自己只有两个。
 
顿时,她觉得外公这样的分配很不公平。于是她向外公撒娇,要多拿两个馒头。
 
外公笑着说:“你能吃下四个馒头吗?”
 
小侄女嚷道:“能!只要给我四个馒头,我就能吃掉!”
 
外公听后,便给了她两个馒头。没过多久,小侄女就把馒头全吃完了。
 
她摸着自己的肚子喜滋滋地对外公说:
 
“外公,我已经把四个馒头全吃完了,以后的早餐,我也要和哥哥一样要四个馒头!”
 
外公说:“你是吃下了四个馒头,至于明天你要不要四个馒头,还是回头再说吧。”
 
没过多久,小侄女就觉得肚子很胀、很不舒服,只好躺在沙发上有气无力地休息。
 
这时候,外公走到她身边说:“平时你就只吃两个馒头就饱了,今天你却吃了四个。

虽然你多收获了两个,可你并没有享受到这两个馒头带给你的快乐。相反,它们却给你带来了痛苦。”


人们常说,人心不足蛇吞象。
 
人的痛苦,其实很多时候,就来源于内心的不知足。
 
殊不知,凡事太过于强求,就会适得其反。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其实,很多时候,快乐都在我们的身边。
 
只是我们太过于追求欲望,再在乎名与利,才使我们对它们视而不见。
 
殊不知,追求太多,容易累倒;在乎太多,容易困扰。
 
只有懂得知足,放下攀比,心才会简单,人才能真正得到快乐。

古语云:“事能知足心常态,人到无求品自高。”
 
拥有知足的心境,才能使生活多一些亮光。



2



懂得知足,才是真正的富足

 
相信不少人都读过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有一个家庭贫穷的渔夫,在一次出海劳务中意外捕到了一条金鱼。
 
金鱼祈求渔夫放了它,并答应渔夫:如果放了它,它就愿意帮他实现愿望。
 
好心的渔夫听后,并没有许愿就把金鱼放回了大海。
 
金鱼说:“日后你有需要我的时候,来到大海里喊我就好了。”
 
渔夫回到家后,把金鱼能帮他实现愿望的事情告诉了妻子。
 
然而他的妻子却起了贪念,一而再、再而三,不停地让金鱼为她实现愿望。
 
从木盆子,到木屋,再到万人敬仰的女王和富丽堂皇的宫殿......
 
可渔夫的妻子,依然还不觉得知足。
 
最后,金鱼不再实现渔夫妻子的贪欲,把所有的一切都恢复了原貌。

听过这么一句经典名言:“知足者富,知止则赢。”
 
是啊,故事中渔夫妻子最大的失败,就是没有好好把握知足这个“度”,让自己陷入了贪欲的泥泞里。

老子曾言:“有所为,才能有所不为。”
 
换句话来说,就是能知足,才能知不足。
 
做人,要懂得适可而止。
 
要知道,若太过于贪念命运的额外馈赠,那么早晚会有一天,命运就会收回给予你的一切。

有段话讲得很好:
 
“钱能买到房子,但买不到家;钱能买到药品,但买不到健康;钱能买到大床,但买不到休息。钱,并不是万能的。”
 
这个世界上,真正富有的人,不是享受荣华富贵,大鱼大肉的人。
 
而是即使粗茶淡饭,也怡然自得、享受其中的人。
 
一个人真正的富足,是来源于内心的知足。



3



知足的人,最好命


曾经看过网络上有这么一个调查。
 
调查里显示,95%的都市人都会感到自己的境况不如别人,从而觉得自卑难过。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些潜在意识,或是好胜心,或是攀比心。
 
我们总希望自己的生活能比别人过得好,总拿别人当参照物,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膨胀的欲望。
 
于是,为了满足自己这些欲望,我们不断追求,不断索取。

但收获回来的,往往只是不安与忧虑。
 
曾经有一位企业家,在电视节目中分享过一段话:
 
“过去我认为自己应该得到好的东西,比如自己应该有资格得到一辆新车,一所大房子,以及时下最流行的小玩意。
 
所以我花钱来满足这些期望。但是当我花钱再多,我也没有多少幸福感。
 
反而当我学会知足的时候,我发现自己不仅为已经拥有的感到幸福,我还能为自己没有拥有很多感到幸福了。
 
与其从大杯中狼吞虎咽,不如从小杯子里泯一口,并且享受其中。”


很认可这么一句话:“知足之人必安,无求之人必贵。”
 
因为知足,才能没有忧愁;
 
因为无忧,才能内心安宁;
 
因为心安,才能过得舒服自在。
 
世间万事万物,都有所关联。学会知足,才能真正心满意足。
 
如果你问我,什么样的人,才能拥有好的命运?
 
那我可以诚恳地回答你:知足的人,最好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