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进步的道路上,我们总是需要做不计其数的实验,才能得到真正的答案。就像我国邓稼先等科学家经过了无数次失败的实验,最终成功研制出了原子弹,又如居里夫人经过无数次不顾身体健康的实验,才发现了镭。今天我们分享的也是一个关于实验的故事,这个实验,是世界上非常文明的恐怖实验,名字叫做“小艾伯特实验”。 1920年,华生在医院里精挑细选,终于选到了一个名叫小艾伯特的九个月小婴儿作为实验的对象。小艾伯特的母亲是这所医院里的奶妈,华生跟她做好了交易,提出可以每天给她一美元,只要小艾伯特配合实验就可以了,但是当时华生并没有告诉她实验的内容是什么。 最初,华生经常会给小艾伯特送很多的小动物,有小白鼠、小狗和小兔子等等,小艾伯特看到这些小动物,都非常喜欢。这是实验的第一层试验,华生从中发现了,小艾伯特对小动物毫不畏惧。 第一层试探长达两个月,之后华生就正式开启了实验。华生会降小白鼠放在小艾伯特的面前,但是当小艾伯特想去碰触白鼠的时候,华生就会在他的深厚用铁棒敲打的声音吓唬他,小艾伯特每次都会被这种声音吓哭。在经过几次这样的循环之后,小艾伯特对小白鼠产生了一种下意识的恐惧,即使发生不敲铁棒,小艾伯特也会害怕地离开。 后来,华生又有了一个新的发现,那就是小艾伯特并不仅仅会对小白鼠感到害怕,他的恐慌情绪开始蔓延,例如小狗、白色的皮毛大衣等等这些东西,小艾伯特都会产生恐惧感,之后更是蔓延到所有的毛茸茸的东西。通过小艾伯特的实验,华生证明了一个结论,那就是恐惧的情绪是可以通过条件反射而后天得到的。 对于科学家来说,“小艾伯特实验”无疑是成功的,但是这个实验在学界引起了一次广泛的讨论,因为这个实验对小艾伯特来说是极度残忍的,这已经触犯了实验的道德底线了。在“小艾伯特实验”之后,美国的心理学协会对这个问题重视了起来,协会制定了一个实验伦理规范,那就是禁止任何人去进行一切会违反伦理的实验。 而在“小艾伯特实验”之后,华生承诺过会对小艾伯特实行一种脱敏疗法,让他痊愈起来,但是很可惜的是,小艾伯特五岁的那一年就去世了,在他去世前,华生并没有履行自己的承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