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先生调戏才女,“越抓越痒,越痒越抓”,才女霸气回复让人太解气

 我的学校西亚斯 2020-05-14

说到对联,总能引起很多人的兴趣,往往上联一出网友们就能对出十分精彩的下联,让人感叹高手在民间。古时候也一样,如果谁能将上联对出来,而且平仄、韵律还有意境都对的上那就是经典对联,也可成为才子。

对联是一个全民参与的游戏,上至老人下到孩童,对对子真的是老少皆宜,魅力无限。清代才子李调元,5岁时就能吟诗作对,8岁时就能作出“蚕作茧,茧抽丝,丝织绫罗绸缎暖人间;狼生毫,毫制笔,笔写锦绣文章传天下”这样大格局的对联。

清代著名的文学家蒲松龄,大家都知道他写的《聊斋志异》,但是很少人知道其实他也是一个对对联的高手。当时邹平县的临池镇有个财主名叫王半朝,因为仰慕蒲松龄的文采,请他写副对联挂在自己新建的牌坊上。这是一座功德牌坊,意在显示祖宗们的文治武功。

但是这王半朝属于当地的一霸,并且在家中排行第八,蒲松龄硬着头皮答应了,写下了一副对联。上联是“一二三四五六七”,下联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还送了个横批“三朝元老”。王半朝一看,果然是好对联啊!上联数字递增,代表王家富贵无穷无尽;下联出自《论语》,乃儒家之教导,可谓妙极!

等到他贴出去之后,等来的不是称赞而是嘲笑,为什么呢?原来这上联隐去了数字“八”,即忘(王)八;下联隐去了“耻”,即无耻。加上横批连在一起就是:三朝元老,王八无耻!实则是一幅讽刺的对联。

要论起对对联骂人最有发言权就要说纪晓岚了,在影视剧中我们经常看到纪晓岚用他那三寸不烂之舌将原本处于下风的形势逆转。比如其中的一副对联“水部失火, 金尚书大兴土木;北人南相, 和中堂什么东西”,讽刺意味非常明显,将和珅骂的狗血淋头。

还有一些占便宜的对联,比如清朝有个李秀才出的上联“骑青牛,过函谷,老子姓李”,下联刘秀才直接霸气的怼回去“斩白蛇,入武关,高祖是刘”。

古人之所以对对联这么好,与他们在学堂里教书先生的悉心教导不无关系。然而有这么一位教书先生虽然学问高,但是却不正经,枉为人师。这一天,他到学堂后以自己的腰带为题给学生们出了一个上联:“六尺兰绫三尺缠腰三尺系”,让学生们对出下联。

同学们都一筹莫展,这个教书先生很扫兴,就让他们把上联抄回家想想看。没找到一个学生的姐姐是个才女,看到上联后,不久便想出了下联:“一床锦被半床遮体半床闲”。

拿回学堂后,先生得知是学生的姐姐所作,就又作了一个上联,没想到才女巧妙的对出了下联。这下就激起了先生的好奇心,想要一睹才女的芳容。问了学生的家庭地址后,看到了这个才女竟然是个美女,回学堂后就想写一个上联调戏一下才女:

“痒痒抓抓,抓抓痒痒,不痒不抓,不抓不痒,越痒越抓,越抓越痒。”

才女看到后觉得先生过去轻薄,没安什么好心,瞬间心生反感,立刻霸气回击:

“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不生不死,不死不生,先生先死,先死先生。”

先生看到这个下联后瞬间被气个半死,本想调戏一下才女,没想到自己却被骂的体无完肤。不甘示弱的先生又写了个上联还击,才女终于忍无可忍,对于这样的教书先生品行道德败坏,怎么能为人师表,于是就到学堂里要求解除先生的教学资格。

没想到这位先生的脸皮厚的惊人,仗着自己的学识又开始卖弄,对才女说如果自己再出个上联她还能对上的话,他就走。上联是:

“池内鱼涌让渔人怎不垂钓?”

意思是我要是走了,剩下这些学生怎么办,我不教谁教?

才女听后,立马给这个狂徒对出了解气的下联:

“豪鹰骏犬逐野兔赶快离窝!”

没办法,话已经说到这份上了,先生不得不悻悻的离开了。对联的文化真是奥妙无穷,中国的文字同样是博大精深。清朝小童龙启瑞的上联“北人南相,屋中小偷偷偷偷东西”,到现在都没有十分完美的下联,你能对出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