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切莫轻视灸法

 鲶鱼上画壁 2020-05-14

中医书友会第2423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扁鹊心书》云: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艾灸之术,本可养生、保命,关键时更有力挽狂澜、起死回生之功。然当今之世,操此术者,多流于庸俗,竟使良弓无用,灸道之不传也久矣。(编辑/魏甲奇)

切莫轻视灸法

作者/裘沛然

针灸之术,在我国古代流传已久。先秦两汉时,如扁鹊、华佗、张仲景等医家常针灸并重,择宜而用。追至晋唐则医生多重灸轻针,如葛洪《肘后备急方》中治病除药物外,凡急救多采用灸法,唐·王焘所编《外台秘要》中甚至有针能杀生人、灸能活死者之说。

盖当时铁器虽发明,而冶炼术未工,所用针具较粗,稍不慎则刺破大血管以至出现流血不止的危险情况。到近现代则均用毫针,针身多为28~30毫米,很少因针刺而导致事故。相反,采用灸法则不仅病者感到灼热疼痛难以忍受,且局部肌肤也常有烫伤溃烂之虞。故从事针灸者转多用针,或以艾灸相辅助,绝少纯粹施灸。病家既视灸为畏途,医家亦顾虑发生麻烦,而临床灸治日益减少,长此以往,则古之种种灸法恐难免亡佚不传。

其实,用灸对治疗某些疾病确实具有卓效,不仅临危救急功效显著,即沉病宿疾,亦往往针药无效而施灸以愈者颇多。

回忆当我医校初毕业时,从弟维楚,年十三岁,患痢疾重症,日下利数十次,中西药物遍尝竟无寸效,病程延过旬日,已至神志昏聩、粒米不进、脉微细欲绝之期,婶母床边饮泣,虑其危在旦夕。予投药无灵,彷徨束手,内心焦急,乃为勉用太乙神针灸法,取脐下气海、关元两穴,持续煨灸达3小时,虽勉图挽救,亦姑为一试而已。讵料灸后吾弟乃得酣睡竟宵。翌晨起问,则痢止神清,即思粥,言语欢笑如常时,全家惊喜。予亦深感欣慰,始知王焘所谓灸能活死者之非虚言也。

10年后予移诊沪上,曾遇一心脏病患者,经治后其症状已大见减轻,因询其既往病史,据告他曾患有风湿痛重症,海上各大医院中西医药各种治疗未能见效,后遇一铃医,为着肤灸背部膏肓穴,灸火直灼肌肤,瞬至皮肤溃烂,既碍行动,甚至生活不能自理,背部溃烂长达半年之久始得收口,讵料经此重大折磨,多年风湿痛之痼疾竟得完全治愈,10余年迄未再发。

予遇见类似病例不少,病人所诉略同。昔年曙光医院有位来自甘肃的针灸医生,曾以着肤灸治愈了一例经中西医治疗无效的痛经病人,我亲自询问病者的病史和治疗经过及目前情况,病人感谢其一灸而愈宿疾之深恩,我特为撰《荧荧焰火起膏肓》一文,以告今日之针灸工作者,切莫轻视灸法而单用针刺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