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北朝名将之兰陵王高长恭

 雪炎熊猫 2020-05-14

大家好,我是方山中人,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北齐兰陵王高肃高长恭。

小时候看书,有次看到一篇文章讲了一下中国古代四大美男。当然中国历史中是没有四大美男这个说法的,这估计是今人为行文方便而刻意造出这个组合的。不过呢,这四人中的高长恭确实够美,这也引得现在的某些人热捧。哇,又帅又会打仗,然后电视剧也开始意淫,兰陵王怎么怎么厉害,如何如何无敌,那么在历史中,高长恭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

高长恭,高欢的孙子,母亲出身低贱,在历史中连个姓氏都没有,“兰陵王长恭不得母氏姓”。由于这种出身,高长恭的待遇可想而知,直到十七八,才有了自己的封号,兰陵王。

某电视剧中的高长恭

文章开篇就讲了,高长恭长得美。书中所言“貌柔心壮,音容兼美”,而他的墓碑上则说“风调开爽,器彩韶澈”,再往后直到隋唐时期,已然变成了“才武而面美,白类美妇人”。中的说来就是越来越美。为此苦恼的他每次出阵,都要带上个面具,免得让人说他是“大X萌妹”。

北齐高氏家族,自高欢和高洋之后,一代不如一代。荒淫无度,沉迷酒色,好不容易出了个高演,没曾想早逝。额,其实应该想到的,高氏家族,就没有一个长寿的。个个都是年轻暴毙,等到了高纬登基,此时的北齐,已经是烂透了,离亡国不远了。但广大群众却坚信北齐不会灭亡,因为我们有三位国家柱石,段韶(之前讲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翻看一下),斛律光(同上),兰陵王高长恭!在这三位中,段韶资历最老,斛律光能力最大,而兰陵王还尚显年轻。

勇冠三军

想当年,高欢起于草莽,真刀真枪一路厮杀,靠着军功起家,威风八面,而他的后代们却再也扛不起长枪,只喜欢饮酒作乐,舞文弄墨。但年轻的高长恭可不管这些,他也要学他的爷爷。扬名立万于两军阵前,陷阵破敌,用胜利来洗刷多年因出身而遭受的耻辱。

某雕像兰陵王

公元563年,北周杨忠联合突厥兵指并州,高长恭奋力将他们击退。564年,邙山之战。北周在宇文护的率领下,二十万大军进攻洛阳。武成帝高湛派高长恭,大将军斛律光前往洛阳救援,因为惧怕北周的兵力强大,不敢前进。后并州刺史段韶赶赴战场,在邙山设奇计击败周军。

此时围困洛阳的周军并不知道邙山大军失败,反而加紧攻城。只要拿下洛阳城,这次战争就算大胜!此时的洛阳可谓是危在旦夕了,被围数月,弹尽粮绝。对北周而言,这座名城是志在必得,因为几乎是唾手可得了!然而,来援的北齐军队中杀出五百骑兵,冲进周军阵中,径直往金墉城下冲锋,所向披靡。不过周军并不担心,五百余人,即便以一当十,也不过五千人马,我们这里可有数万精兵。但是这五百人目的可不是为了打败周围的敌人,而是给金墉城报信的,报啥信?邙山大战,周军主力被重创啊。为首一人带着面具,披着战甲,如入无人之境。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赵子龙长坂坡一战,真的是勇猛无前!

但是城上北齐人可不敢开门,看着几百人,戴着面具,谁知道是不是北周的计谋,苦肉计赚开我们的城门。于是,为首的立刻除去面具,金墉城军民惊呆了,来的竟然是文襄皇帝的四皇子,英俊的兰陵王高长恭! 哇!这个画面,大家可以再想象一下:有孤城一座,被敌围数重,来五百余人,皆陷阵冲锋!于寒冬腊月,历凛冽北风,因城中不识,故除面示人。国家没有忘记我们,被围困数月的北齐军民人心大振,山呼海啸的呐喊,北周军无力攻城,于是败走,留下了大量的辎重,“自邙山至谷水,三十里中,军资器械,弥满川泽。”

此役之后,高长恭名冠三军,《兰陵王入阵曲》这支千年名曲也就此诞生。“兰陵王长恭,性胆勇,而貌妇人,自嫌不足以威敌,乃刻为假面,临阵着之,因为此戏,亦入歌曲。”

长恭之死

前面说过了,北齐有三大名将,是钢铁长城。可是随着高纬的登基,三大名将一一谢幕。先是段韶,早些年随高欢起兵,如今已是古稀之年,身体抗不过岁月的痕迹,病逝家中。接下来是斛律光,这位当时可谓是最强名将的他,被韦孝宽设计,被君主猜忌,被同僚妒忌,最终死于阴谋之下,连个正儿八经的罪名都没有,就靠几句流言蜚语。最后一位便是兰陵王高长恭了。

高长恭很聪明,他早早的嗅出了政治上的危机,尤其是斛律光莫名其妙死了之后。这源于他的奇特身份,唯一会打仗的高氏宗亲。高家人没有几个正常人的,如此身份怎么可能不被人妒嫉呢!

邙山一战后,高长恭开始学萧何,各种贪污受贿,亲信问他:“大王这么高的身份,何必要如此呢?”高长恭没有回答,然后亲信一针见血指出来:“是不是邙山之后,害怕功高震主,被皇上猜忌?”高长恭说是。唉,真是伴君如伴虎啊。自此,高长恭开始称病,可是为时已晚,无愁天子高纬早就盯上这位堂兄弟了。

邙山之捷,后主谓长恭曰:“入阵太深,失利悔无所及。”对曰:“家事亲切,不觉遂然。”帝嫌其称家事,遂忌之。

公元573年,高纬赐毒酒于高长恭。史载:帝使徐之范饮以毒药。长恭谓妃郑氏曰:“我忠以事上,何辜于天,而遭鸩也!”妃曰:“何不求见天颜?”长恭曰:“天颜何由可见。”遂饮药薨。赠太尉。

某岛国留存的《兰陵王入阵曲》

艺术形象

讲过了历史中的形象,我再简单说一下民间传说中的兰陵王吧。唐朝末年,各地藩镇割据,全国大乱,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在这段时期中,涌现出了大量的猛将,战将,而且这时候的战争发生了一些与之前或之后不一样的改变,比如说阵前骑斗之风,如王彦章,如李存孝,如周德威。再加上演义类小说的流行,使得这种能上阵杀敌的将军更受人欢迎。

兰陵王高长恭正是在这种文化氛围下,被层层美化,加入了大量的传说,有赞美其英勇善战的,有赞美其心胸宽大的,有赞美其忠君爱民的,甚至还有描写他日常生活家长里短的。电视剧中则将其塑造成北齐最强也最重要的将领,额。。。。。。假以时日也许会吧。

总的说来,高长恭凭借称为名将还是稍显不称,要是多活几年,也许会成为斛律光这样的擎天博玉柱,可惜了。像段韶,斛律光,不仅在当时称雄,在后期的唐宋,也得到了配享入祀,进武庙的待遇。而兰陵王,其形象宣传主要依靠《兰陵入阵曲》为载体而进行。

诸公,请鞭笞我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