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采风峪口村

 锦溪苑 2020-05-14


采风峪口村





   今天暖阳高照,犹如前日去辘轳井村。听说过了辘轳井南下3里地就是一个叫峪口的村庄,于是决定再次远游。





在清晨不久,一路槐花飘香,绿荫满目,真是须臾间就来到村口。雄伟气派的“峪口村”牌楼下,见有人玩手机,便询问村上事,当我说明是采风历史文化时,他说:我们村有故事,但是没人整理,我是1965年出生,有些事不知道,村里有人知道,有位孔坤德过去在城里手管局工作,还跟原晋城领导人段县长工作过,平时就在大队门口晒太阳,我领你去。

在大队门口,果然见到一溜老人闲坐,孔老师就在其中,我上去搭讪。一说历史文化,老人们纷纷发言,我记录到以下讯息。峪口村距城8.5千米,西面是绵长的牛王山,晋阳高速的牛王山隧道通过的就是这座山。东面是著名的断头山尽头最后一道山口,山口两边的两座山分别叫东山和南山,村子对面的山是东山,东山对面的山叫南山。而村子正对着两座山,故名叫峪口。

这里有一句民谣:“松柏两架山,中间是两只船,大船靠转弯,小船靠河岸”。原来,祖辈东山上长满松树,南山上皆是柏树。有两条河集中汇聚这里流向山外,在河水聚汇的中间有平台,上面修建了两座庙,大点的一座庙(娲皇宫)在北来河流向东流淌的拐弯处,一座小点的(观音庙)修在靠河的南畔处。从牛王山望下看,两座庙就像大小两只船行进在河流里。

说到村子里的古建筑,大家又说出一句民谣:“司匠影壁峪口阁,路过再看回回塔”,司匠村的关帝庙影壁和回军村的文峰塔扬名泽州,那峪口村有座阁和它们并列,可知其不同凡响了。该阁气势宏伟,阁洞宽敞约四米,通深近二十米。面东为全格栅,阁洞嵌石匾“飞云浦”,北面也有石匾。传说过去村里出了善文和善武的两大家族,他们决定在出村道路上前后一高一低分别修建两个阁,并比赛谁家修的高大修的快。结果文家获胜,武家只修了半截,一气之下就不修了。所以现在村里只有着一座文阁,武阁至今仅能看到基址。文阁修好后,武家的不愿意走,但也没有别的路可走,便让马空走过去,人呢,就从阁上头飞过去,因此这个阁就叫“飞云浦”。过去这阁前沟深路险,不仅是进村的唯一通道,就是山后的尚峪、河门口、余口等村都得从这里经过。

话说文阁修建成,再供奉上文昌帝君,峪口村就文风荡漾,人才鱼贯而出了。历史上村里出了数不清的教书匠,翻过牛王山那边犁川、川底、周村一带的先生大部分都来自这个山村。旧时外出爬山代步多骑驴,所以有了一句民谣:“下了牛王(山)坡,先生比驴多”,意思是先生多的连驴都不够他们骑了。

也有的说,文人出的多,是因为村后牛王山山上有一尊天然石头蹩,这蹩很“填换(照顾)”,是“吃牛匠(村)、屙连山(村),尿峪口(村)”,峪口成为风水宝地。

这文风文脉一直传承到现代,其中有郭象璧、孙汉英、孙汉杰、尚中太、翟可峰等,他们先后担任过晋城县的教育局长、二中校长、三小校长以及晋城师范负责人。有一位孔姓的村民最会编地卜溜故事,在故事会上常常用到。

说了一会话,村医孙米林带着我到村里老村看了看,首先看到“飞云浦”阁,只见阁顶已经坍塌,古花脊木格栅被盗的差不多了。其边有座“堂”,里面的门窗等古物同样被贼人光顾。村中并无百年以上的树木,据说是那些年办煤矿,村老一将它们统统砍了做坑木。

曾经是村里的大庙现在叫“神屋”,它静静坐落于村中心,被街道隔开,一边是舞楼、妆楼、看楼,破败颓废。一侧是古庙宇,山门紧锁,由于里面早早被改造成学校等公共场所,以至于当年究竟供的什么神也说不清了,于是称他做神屋。

私宅较好的是“旗杆院”,孙医生说,小时候他们常常在旗杆圪敦上跳上跳下。主人是清时的武举人,但是还没竖起旗杆,那人就被屈斩,留下一段公案。

最气派的不是高墙大院,而是一座门脸看来一般的院落大门匾额,上书“云龙院”字迹遒劲,气势非凡,主人为武将,曾征杀疆场,留下如此英武气概。

有两处照壁,好奇之处它们不是对着自家大门,而一是在大门侧的墙壁上对着大街,一是在自己的山墙上对着旷野。照壁还是精致,有二砖雕图案分别雕刻着“日”“月”二字。

还有两处“拐弯抹角”颇有特色。一是位于村边的老院,在通向村外旷野处房角做有抹角,想此处无街巷,谁人来管,但房主仍想的周到,未占一点不属于自己的土地。另一处是在村中心,上下收了十余层,做的长长的,犹如车辙的擦痕。

告别村里,看到峪口处有一檐角参差,规模不小的庙宇,经询问是娲皇庙。那么,在着山岭不算系哦派能够为壮观的地方,怎么有这样一座庙宇,同行的孙医生说,这座庙就是所谓的河中两只船中的大船,当年这的地形很是凶险,出村是阁深深的沟,两条河吧山谷进行了深深的切割,在河谷中需要登一道光滑的石径才能到达庙宇,风景优美大有“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是诗意。但庙已经在上世纪“大跃进”时被拆了,里面供的什么神,由于被毁的更早,我们这一辈都记不得。后来为了重修村里的善人到水池上把垒石墙中的两块残碑找了回来,原来是做娲皇庙。做为小船的庙是做观音庙,现在准备也重建。

娲皇庙环境清幽,蓝天白云下山峦拥翠,鸟鸣花香,我独步庙中,不由身心净化。庙有独立两院,南院山门大开,新旧碑碣立于两侧,其中唯一抢救回来,断为两截之碑为《增修娲皇广生庙序》,文为:“尝闻金身重于汉帝,殿阁隆于宋皇,是庙以安神,其来久矣,泽郡西乡有村,名峪口,地虽弹丸,而庙则幽雅,前有娲皇圣母以立人根之祖,后有高禖尊神以广生育之宗,更可羡者,两河口口映带,左右三山拱翠,旋绕四方,岂非岂非蓬莱仙乡乎?无何世远年湮,殿沦像弊,让行人目击心悲,于是信士弘濬奋志振兴,协力增修,功(工)开丁未(1727)初春,止成己酉(1729)秋季,但见殿宇墉垣若金汤之巩固,相貌辉煌并日月之同光,四面都士女有求必应,即四方居士焚香异常,是功德深于三载,芳名播于万世口人不忘,故勒石以致,不朽云耳……时大清雍正十一年(1733)岁次辜月(十一)朔一日(初一)”。新碑立于20192月,言邑人孔晋兵出资百万元,众乡亲捐其半,携手重建此庙。主殿奉娲皇,侧殿奉龙王、财神等,彩塑簇新精美。

北院只有侧门,进去主殿为送子奶奶,拍照时有道长前来阻止,正在做饭的住持也来问话,当问清是我所为是采风宣传需要后便让我随意。言谈熟络后,住持让道长诚玄加了微信,说她们朋友有这座庙宇航拍照片,庙貌很像龙头,可以要来传给我。此间师徒二人均为美丽年轻女子,看来她们都是极为虔诚之人。

说话间时已近午,旋即回身,于村头牌楼“文德昌盛”匾额的挥手下,一骑绝尘。

2020年513日于锦溪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