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百年前, 大金王朝的最后一支军队, 在甘肃黄土高原上彻底消失

 陇史荟王文元 2020-05-14

七百年前,

大金王朝的最后一支军队,

在甘肃黄土高原上彻底消失


       遍地残砖断瓦,满目凄凉,这是一座废弃了近千年的古城。
  据说这座古城曾发生过一场空前惨烈的大战,最后全城军民,与城共亡。
  这支守城的军队就是大金王朝的最后一支部队。

  1.三重城墙,遍地瓦砾,留下的是说不尽的凄凉

  密密麻麻的玉米,如一道巨大的幕布,将田野严严实实地笼罩了起来,也如同一个大嘴怪兽,将我们一口就吞噬掉了。而在玉米地的层层包围中是一个起起伏伏的土墙,这就是我们此行的目标了。


  一人多高的玉米,将我们和古城隔离开了。要靠近古城,就必须穿过玉米地。跟着向导,我们走进了玉米地。所谓的路就是玉米地间的一个田埂。浇过水不久,细细的田埂极其难走,但在进入玉米地前我们并没有发现其他的路,田埂是穿过玉米地最佳的路线。这段不长的田埂,成为横亘在我们与古城之间的障碍。被水浸透的田埂刚刚能供人行走,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十多分钟后,眼前忽然一亮,走出了玉米地,仔细一看却是一道土墙。
  我们抵达的地方正是土墙的一个豁口,相对平整一点,土墙并不高,但地基很宽,墙的高度不足2米,可宽度却达到两米多。显然,这不是普通的土墙,也不是乡亲们修建的用来防土匪的堡子。这不由地令我们心生疑问,我们将要抵达的古城究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池呢?
  翻过豁口,我们脚下是水渠,前面依旧是玉米地,远处则是更为高大的城墙。路仍旧是田埂,不同的是这次迂回的更远,我们先顺着水渠走了一段,然后找到了一条稍宽的田埂,这次速度快多了。功夫不大就到城墙边。其实,我们已经无路可走了。因为这里并不是登上城墙的路。相对于我们翻过豁口的土墙,城墙陡峭而高大。我们的右侧则是高大的马面,抬头向上看,只能看到一些牧羊人所走的小路,这是城墙坍塌后,堆积成的缓坡。很显然,城墙以前要比现在高大许多,而我们还要爬上一米高的土坎才能利用那些小路。最后,手脚并用爬了上去,再手脚并用地向城墙顶爬去。


  到了城墙顶上,我们发现,古城的最高处在东南角上,顺着起起伏伏的城墙,到了最高点,视野豁然开朗,古城的全貌,尽收眼底。可惜,我们看到的是一座残破不堪的古城。看上去,这座古城有三道城墙,但只有两道比较明显,古城大体呈长方形,城内散布着大大小小的坑,一个牧羊人赶着十几只羊,悠闲地在古城内漫步。忽然,我们看见一只野兔从一个大坑中出来,又飞快地在远方消失。
  这究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呢?留给我们如此凄凉的感受。
  站在城头远眺,这里是两河交汇处,祖厉河和关川河在此地相汇,历史上人们也把此地叫做会川。北宋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人们在此修建了城池。此时,宋军和西夏军在此地展开多次战斗。宋军利用这里东西两面高山耸峙,中间是走廊地带的地形,修建了城堡以抵御西夏人的进攻。因为顺着关川河直上可以抵达定西巉口一带。故此,宋军必须扼守住这里保护陇西等地的侧翼。此时,生活在松花江、黑龙江中下游的女真人逐渐崛起,女真人是黑水靺鞨的一支,五代时,他们改靺鞨为女真,有大小数千个部落。11世纪末,完颜部统一了女真各部,初具立国规模。
  1113年(辽天庆三年)完颜阿骨打继任部落酋长,女真开始向外扩张,建立金国。随后,攻灭辽,接着于1127年灭北宋。随即金人开始四处攻城略地,经过富平之战和西北五路争夺战之后,宋金谈判划界。秦陇地区除陇南一些部分地方为南宋所有外,河西走廊等地属于西夏,秦陇大部分为金人所占据。金人在秦陇地区设置了庆原路和临洮路,庆原路管辖着今天庆阳平凉一带。临洮路管辖今天的兰州、陇西、会宁、临潭、临夏等地,金人统治区域一度达到青海贵德。


  从1141年宋金划界到1236年结束,金人统治这些地方时间长达一百多年。那么,我们眼前的这座古城和这段历史有什么关系呢?

  2.三道城墙,两座瓮城,郭虾蟆城究竟有怎样的往事

  这座古城就是会宁县的郭虾蟆城。夏末的一天,我们踏上寻访古城之路。家住会宁铁木山的段文琰,长期关注会宁的历史文化,几年前,曾到这座古城考察。这次,他不仅热情地给我们带路,而且邀请了长期致力于会宁文化研究的王士忠和我们一同寻访。
  中午时分,我们出会宁县城沿着靖会公路,往西北而行。这条公路听着名气很大,实际上路况很差。一路上不时遇到大水坑,原本平整的柏油路让来来往往的重型载重卡车压得坑坑洼洼。原计划我们在下午四点就能抵达郭城驿镇。谁知,极差的路况,成队的重载卡车,迫使我们不得不以蜗牛的速度前行。最后,到五点半才到达郭城驿镇。


  郭城驿镇是个颇为繁华的小镇,这里北临靖远县大芦乡,尤其是在祖厉河中游,因而古代水源相对充足,促使了经贸的发展,向来被人们视为会宁重镇。从地理位置上说,它是会宁的北大门。有人考证,汉代的祖厉县就设于此地。
  段文琰说,我们穿过镇子中心的十字路口,向北而行走不了多远,有个路口向左拐进去,就能看见城墙了。对于上次寻访的细节,段文琰记得非常清楚。然而,小镇上经济发展很快,原先普通的路口,如今店铺密布。只能按照记忆前行了。果然,进去后没有看到城墙,似乎是个垃圾场。询问乡亲,人们说应该是上一个路口,但从这里斜插过去,也能到。只不过是土路,有点难走。
  在乡亲们的指点下,十多分钟后,我们就到了古城边上。然后,穿过重重玉米,登上了郭虾蟆城的最高点。修建这座古城,在地理位置的选择上,古人还是颇费了一番周折。古城的西面是祖厉河,而古城的南面则是会宁一带有名的清凉山。古城东面十几里的地方,也是一道绵延的山脉。占据了这里,守军既能起到依山傍河的地理优势,也能获得大片的良田,为守军提供充足的给养。
  可惜宋人修建好的古城,发挥它作用的时间并不多。真正让古城发挥作用的时刻,却是在金朝灭亡之后。大金王朝的最后一支孤军在这里上演了一场令人炫目一幕。
  有人曾说,历史上众多王朝总是在一批武将金戈铁马的雄风中,轰轰烈烈开场,而在几个文人凄凄惨惨的吟唱中,黯然收场。这座古城似乎颠覆了人们这种认识。一个王朝,也可以由一个武将轰轰烈烈地收场。



  这个王朝自然就是大金王朝。这座始建于宋代的会川城,随着北宋灭亡,它自然也就成为金人的城池了。到了金代贞佑初年,金人将会州治所迁到这里,为了区分宋人设置的原会州,他们将这里命名为新会州。此时,金人所谓的新会州也仅仅是临洮路所辖的一个州。听起来,州很气派,似乎管辖的地盘很多,实际上,这种临洮路下所辖的州,只有两个县,一个保川县,另一个平西寨。它们的目的似乎是为了这里的河谷地带,同时也为了同西夏抗衡。说穿了,就是一些大型兵站和要塞。因而,同样是州城,其繁华和产出是无法同中原地区州城相比较的。
  王士忠提供的资料表明,这里就是新会州城,不过当地人们都愿意把这座城称为郭虾蟆城。郭虾蟆城,有城垣三道,内一外二,还有壕沟三道,显然这是为战争而准备的。如今内城南墙残长360米,北城墙残长172米,东城墙残长44米,并有瓮城,西半部已被祖厉河冲毁。
  我们顺着城墙往西而行,最后找了一处缓坡走下城墙。来到城内,其实也算不得城内,因为既看不到城内街道残迹,也看不到房屋遗迹。入眼的是遍地瓦砾,高低起伏不平的地面,大大小小的深坑。实际上,人们在距离地面2.5米的深处,发现了宽度达3.5米宽的道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并不是古城真实的面貌,那么,究竟是谁将古城掩埋了呢?
  所有的一切都显示,这座古城内曾经爆发过一场非常激烈的战事。打响这场战斗的就是大金王朝的最后一支部队。时光返回到800多年前,1234年金哀宗在蔡州自杀而亡,曾经雄霸中国北方的大金王朝就谢幕了。此时,金人统治的秦陇一带,仍旧有几支孤军在奋战,其中就有大金王朝最后的一支部队。


  他的主将就是郭虾蟆。郭虾蟆率领孤军,在此抵抗蒙古军队达三年之久,为大金王朝的谢幕,增添了一道耀眼色彩。

  3.郭虾蟆城,大金王朝落幕后的一抹亮色

  不知何故,人们将这位大金王朝的孤臣,称为郭虾蟆。其实,他又叫郭斌,含有文武双全的意思。人们猜测,郭斌或许只是女真话的读音,人们将它音译为郭虾蟆。还有一种猜测是,他住宅附近应该有下马石,这种皇帝御赐的下马石,要求一定等级文武官员到此下马。久而久之,就讹传为虾蟆。类似的说法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也曾出现。琵琶女“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这里的虾蟆陵实际是汉文帝墓地一带,因为文武大臣到这里都要下马。故而,讹传为虾蟆陵。不过,无论什么样的名字,都无损这位忠臣的形象。
  郭虾蟆是金代会州人。这里是西夏同宋金对抗的前线,自古至今这里的尚武风气就非常浓厚。时至今日,会宁以高考状元县而闻名全国,而当地人在介绍时,依旧说会宁一带尚武风气浓厚。
  郭虾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他是金代新会州郭城驿人。其父祖世为保甲射生手,他和兄长就是善射而闻名。金宣宗时,他与兄禄大都以善射而应募从军。后来,他大哥郭禄大,因军功卓著,被遥授同知平凉府兼会州刺史,进官一阶,赐姓颜盏,镇守会州,虾蟆随兄在军中。


  射生手是古代的一种特殊军种,类似于现代狙击手。兴定四年(1220年),西夏军攻打会州,郭禄大在200步的距离上将一西夏将领射杀。尽管他们很勇猛,但会州城还是被西夏人攻破,而且俘虏了他们。所幸他们拔掉胡须,逃出敌营。不幸的是,他大哥被杀。随后,郭虾蟆被金国朝廷遥授巩州(今甘肃陇西)钤辖,不久升为同知兰州军州事。
  其实,在金灭亡之前,西夏人同金人,在秦陇进行过长达十余年的拉锯战。郭虾蟆屡次击败西夏军队。
  元光二年(1223年),西夏数十万步骑攻打凤翔(今属陕西)。郭虾蟆在城头上,看到一个西夏将领坐在胡床上,十分自在。郭虾蟆取出弓箭,在西夏将领抬肘之际,将他射杀。西夏军很是惊恐,士气低迷。
  西夏人退军后,郭虾蟆被遥授静难节度使。后来,又被授予山东西路斡可必剌谋克。这是一个很高的殊荣。很快,他就和巩州元帅田瑞攻取会州。这次郭虾蟆率领500骑兵。身穿红色的战甲,在一个清晨朝阳中出现在西夏人视线里。西夏军误以为是神兵天将,最后投降。郭虾蟆也被授予元帅左都监兼行兰、会、洮、河元帅府事。
  1234年,蒙古大军攻破蔡州,金哀宗自杀,金亡。秦陇一带尚为金人所占据。陇右地方实力派汪世显攻破巩昌,劫杀粘葛完展。不久,蒙古大军攻占秦陇一带,汪世显随即投降。郭虾蟆所据守的会州城就成为大金王朝的最后一支部队。
  兵法说,外无援军,则无必守之城。孤城很难守得住,因为守城的人看不到胜利的希望,没有援军给他们打气。从这里看,当时的会州城上下已经做好了必死的决心和勇气。


  这似乎说明,郭虾蟆有着非凡的人格魅力,将士们愿意为之效死。这支孤军,大金王朝最后一支军队,就这样悲壮地走上了他们的末路。
  1236年10月,蒙古大军发动总攻,郭虾蟆决意死战到底,他将城中的金银铜铁全部用来造炮,又将牛马杀完,全城上下,大吃一通,最后烧了自己房子和积蓄。城破之后,郭虾蟆率领将士们展开了最后的血战,在此之前,他们将妻女关入屋内,在州衙点燃大火,没有箭的将士,就转身投入了火海。郭虾蟆站在高处狙杀蒙古人。当箭射完之后,他就自焚而死。
  大金王朝的最后一支军队就这样消失了,留下了慷慨赴义的传奇。

  4.英雄枭雄,大金王朝两支军队的不同选择

  其实,大金王朝的最后部队,应该有两支,另外一支为汪世显所统帅。汪世显字仲明,巩昌盐川人。他和郭虾蟆一样,也是从金夏十几年的拉锯战中崛起的将星。1214年,汪世显以战功擢为千夫长。和郭虾蟆相比,汪世显显然很会利用周围人和物,他牢牢地控制着漳县盐川的井盐。用盐同周围吐蕃等部族进行交易。不仅换来了大量马匹,也招募了一批精锐,而且同陇西临洮李氏拉好了关系,组成了地方势力集团。
  金亡后,他乘机攻杀了占据秦州的(今天水一带)粘割完展,显然不愿意为一个已经行将垮台的王朝殉葬。也就此,将金人迁都陇西的打算粉碎。汪世显家族占据秦陇二十余州后,窝阔台的皇子西凉王阔端奉命攻取金人所占据的秦陇地区。汪世显向阔端皇子投降了。秦巩一带20余州先后附降蒙古。
  驻守会州的郭虾蟆据城同蒙古军队进行死战。汪世显曾派人去和郭虾蟆商谈条件,要郭虾蟆归附蒙古,然而被郭虾蟆拒绝了。随后,蒙古大军发动大举进攻,在参与进攻的军队里自然也少不了汪世显的军队。何况,此时正是他表忠心的时刻岂能落后于人。


  英雄和枭雄就在这一刻区分了。汪世显手腕圆滑,谋略高超,自然是一代枭雄。攻破会州之后,他成为陇右一带最具实力的地方军阀。1253年,汪世显被封为巩昌便宜总帅,“秦、巩等二十余州事皆听裁决。”并赐给锦衣、玉带虎符,称誉他为“陇西长城”。1262年,汪世显病逝在任上,被追封为陇西公。
  此时,郭虾蟆早已战死了。大金王朝的最后一支部队,也烟消云散了。数百年后,人们要找汪世显则要从史书中寻找。要找郭虾蟆则要去靖远城隍庙,靖远的城隍就是郭虾蟆。如今郭虾蟆城一带还有名叫羊营、牛营的地方,当地还有郭虾蟆残兵的传说。
  英雄死后成神,忠臣义士受万众香火供奉。枭雄只能史书中短短一段文字,冰冷而直白。人生就是这样。



    


王文元原创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