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室生态餐厅有哪些发展的新方向

 智能温室 2019-10-24

农业生产中,生态农庄模式越来越受欢迎。这种模式兼备了生态农业与旅游农业的双重特点。一方面,它以一产为主,实行多种经营,立体种植,种养结合,实现生态农业“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理想模式;另一方面,加入旅游因素,面向现代社会人们对高质环境需求的现实,让人们在工作之余可以享受清新的空气,自然的环境,并利用这一优势促进农业的多样化发展。

旅游的六大元素——“吃住行游购娱”,在生态农庄里一应俱全。随着休闲旅游的兴起,市民不满足于只到农家转一转、吃顿饭、买点农副产品就回去,更多的人想在空气清新的郊野住上一晚,彻底放松身心。为满足市民这一需求,能够留住市民进行乡村深度游的农庄模式正在郊县逐渐兴起。

生态餐厅餐桌无公害

生态餐厅的原料供应尽量以自给自足为主,而且要生产不施农药、化肥的绿色菜品满足顾客,不能盲目追求利益,到农贸市场采购,滥竽充数以次充好。应该宁缺毋滥地遵循消费者追求生态和绿色的消费要求。生态餐厅要做到向消费者承诺的“餐桌无公害”,体现绿色环保风格,拥有自己的生态种植大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衡量指标。

当你步入生态餐厅,感觉扑面而来的是清新空气时,表明空气的清洁度比较高,可以尽情享受一种美好的大自然生态。如果人流量很大,空气感觉沉闷时,是因为空气温湿度高,空气负离子含量低,空气清洁度低,不利于长时间就餐。

我国温室餐厅发展的背景

温室类型主要有玻璃温室,塑料棚温室,塑料日光温室,活动屋面温室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越来越关注就餐环境,舒适程度,餐饮品种,科学营养等问题。正是在这种市场需求下,一部分聪明的温室经营者,把餐饮活动引进了温室内,他们将经营不善的生产型温室承包或租赁后,加以装修,改造成温室餐厅。最初,只是在温室内搭建普通的炉灶,摆些简易桌椅,招待用餐者。后来将温室结构逐渐改进,提高,演变为设施较完善温室餐厅。

传统餐厅和温室生态餐厅的区别

普通餐厅,100%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生态餐厅,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生机勃勃的绿色植物,人要舒服。同时,植物也要长得好,所以,生态餐厅,70%以人为本,30%为植物茁壮生长提供良好的温室度环境。

纯粹的建筑形式,多由建筑、钢结构公司来完成,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完全没有问题。

纯粹的温室公司,建造温室,为植物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同样没有问题。交换一下呢?让一家建筑公司去做温室,让一家温室公司去做建筑,结果可想而知。所以,一家好的生态餐厅的建造商,应该是两者有机的结合。

首先,我们不能本末倒置了“生态餐厅”的主体----餐厅!人的舒适度感觉,应该是在17-25摄氏度之间。让我们来看看普通的植物温室能够营造的舒适度区间:植物的生长区间,是一个非常宽泛的范围,即使是生长在热带地区的植物,冬季只要在0度以上,基本上不会死亡,10度以上,基本上就能正常生长;夏季大部分植物只要将温度控制在35度以下,都不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所以,在种植型的传统温室中,多采用冬季暖气片加温,夏季水帘风扇降温的方式,完全可以满足植物生长的需求。而且,由于水帘风扇的降温方式,是运用了物理上水的相变(由液态到气态)吸收热量原理,以牺牲湿度(增加适度,使空气湿度接近湿球温度)作为降低温度的手段,所以,往往温室内湿度非常高(维持在90%以上)。作为一株植物,比较大的空气湿度,也许反倒会促进其生长,但是作为一个长期工作在温室内的人,往往会有职业病的出现。至于舒适,根本无从谈起,而人生活在相对湿度为45%—65%、湿度指数为50—60的环境中最感舒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