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年前,一甘肃家庭妇女的打工目的,让今天的“女神”们想不到

 陇史荟王文元 2020-05-14

清代妇女打工,有多不易

对现代人而言,“打工”是件寻常的不能再寻常的事情了。在许多地方,青年男女一年不出去打工,似乎是个比较奇特的事情了。

在清代,虽然人们都说,妇女“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再加之,妇女缠足,三寸金莲,行走不便。打工似乎和家庭妇女无缘了。其实,不是这么回事。

清末民国时,兰州妇女在水烟坊打工

 男耕女织虽是封建社会的常见现象,但在商品经济发达的地方,在家庭特殊条件下,女子出门也打工也不鲜见。一些家庭主男,或因疾病,或因兵灾,或因事故,丧事劳动力,或辞世。家庭主妇就承担起赡养老人,照顾孩子的重任。

 一家人要吃饭,要穿衣,不打工咋办?不过,那时不叫打工,多称之为佣工。

 近读闲书,看到了这么几条,照录其中一条如下:      

殷蕴存妻李氏,甘肃静宁人。年十七于归,甫六载夫亡,所生三子皆幼稚,且翁姑在堂。氏矢志守贞,藉缝纫以孝养、抚育。迨亲殁,丧葬尽礼。同治战乱,避难州城,佣工度日,一家赖以全活。

这位甘肃静宁妇女着实令人敬佩。23岁丈夫去世,给人家做针线活,维持生活。战乱中,逃到州城,依靠打工,维持生计,养活了一家人。

 的确不易,要为她点赞

今日在水烟坊打工的妇女

王文元(兰州老王)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