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土豪,收藏唐代鎏金玉佛,估价1.2亿,谁知竟是个圈套

 陇史荟王文元 2020-05-14

玩物有理之二十三:土豪玩玉

有一次看见,《安徽原副省长为玉而狂:八成贿礼为玉石》的消息,老文乐了。

“又一土豪,栽倒古玩上了。”他有点幸灾乐祸。

这一两年,“土豪”一词卷土重来。显然,这和解放前土豪不一样。玩了二三十年的玩虫老文,也常见各种土豪。

“一次,一土豪拿一鉴定书让我看,说能不能,找人把这件藏品给出了。我一看鉴定书,有点呆,一鎏金玉佛,香港某拍卖行鉴定为唐代,估价1.2亿。天价啊!”老文说的很夸张。

“一想,不对啊,古代玉上无法鎏金,玉石多用金银镶嵌。这鎏金玉佛,是近代的东西。”

“你给咋回答的?”

“鉴定书在我这里放了几天。那土豪又来了。问我。我说,东西是好东西,就是价格太高吃不下,东南沿海的大老板多,那里看看。”老文绕了一圈。

“不能说,东西不对,还指望着着给这土豪喂货呢?”

古玩市场常见各类土豪。

“怎么区分?”我问。

“脖子上挂大玉链子,手上戴大玉戒指,手里拿着玉。”“还有些,大背头,进了店拿捏着,等你招呼。”

这些人,大多来钱容易,或煤老板,或金老板,或某实权部门的头头脑脑。眼力不高,脾气不小,发号施令惯了,听不得反对意见,三五万交学费不在乎?特别爱玩玉。

“其实玉石,水深得很,藏家常说打眼是正常,不打眼是运气。要淘到一件真品有多难?”老文说。玩玉有讲究,一般来说有八忌。忌缺乏恒心、忌好高骛远贪大求全、忌犹柔寡断、忌盲目收进、忌不遵法规、忌只藏不学。”

“一一数来,才七条,差一条。”我说。

“最忌讳的就是玩物丧志,影响本职。这位副省长就是这样倒下的。”

真正的玩家,有好东西,秘不示人,就怕贼惦记,非好友不能见。东西,学问,不显摆,讲究低调。好玉,尤其是古玉都是盘出来的。玉怕冰、怕水、怕火、怕姜、怕跌。保养玉时,忌腥、忌油、忌污秽。

那个副省长倪发科,还给玉石打蜡、上油?看着水平就不高。给玉上油,其实将分子的间隙堵塞了,玉温润,是从里向外散发出来的。老藏家,玩一段玉,就要用热水洗玉,这叫退油保养,以免油沁。

再说了,礼下于人必有所求。给领导送礼,必有图谋。真正的玩家,凭眼力吃饭,靠知识赚钱,怎么会把好东西送人。送给领导的东西就是好东西?未必。就像那件鎏金玉佛,还唐代,还1.2亿,还香港某拍卖公司估价。肯定,是某老板玩的把戏。我看能值1.2万就不错了。不知道,倪发科的藏品,专家会鉴定出个啥结果。

在老玩家眼里,土豪一无是处。也难怪。

曾见一腐败分子,酷爱收藏,别人送的,自己购的,整整半屋子藏品。犯事了,请专家鉴定,一看大部分是赝品,估价大打折扣。量刑时反倒因数额不高,免于处罚。

“这样土豪我咋遇不上呢?”老文有些羡慕。

兰州老王原创作品,非经书面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


各位朋友:您的学识、见闻、经历以及与之有关的文字,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史地:与西北历史、地理有关的新观点新发现;

文学: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

收藏:藏品故事、藏品研究、真伪识别;

艺术:书画、摄影、雕刻等的创作体会及作品,各种图书的推荐及评论

寻根:家族、家谱有关的种种资料

体验:各种体验类文章,如登山、饮食、手工、养殖等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