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年前,陕西商帮是如何将,百万斤湖南砖茶,运到甘肃兰州的

 陇史荟王文元 2020-05-14

南茶西运

兰州魁泰通的如烟往事

流淌在记忆深处的茶叶故事,经过数十年的时光打磨,就沉淀为一段段珍贵的历史见证。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叶,虽排在七件事的最末,但却和柴盐一样重要。在甘、宁、青、新牧区中,牧民熬制奶茶更是少不了砖茶。在历史上,茶叶还是非常重要的战略物资,中央政府曾用茶叶向少数民族换取马匹,从而产生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商贸项目——茶马互市。

                          1875年,西北茶商们销售茶叶及品茶的情形

兰州自古以来就是最为重要的茶马交易市场之一。过去,甘肃很少产茶,茶叶都是从南方贩运而来的。甘肃的茶叶或者来自于四川,或者来自于湖南。尤其是产自湖南益阳等地的砖茶,曾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砖茶也就成为许多人记忆深处抹不去的印痕。而那些参与了南茶西运的人和事,却至今鲜为人知。

在交通不便的年代里,茶叶是如何从千里之外的湖南等地辗转送到甘肃的?当年的采茶女,如今已80多岁的黄丽君老太太,讲述了她记忆深处的南茶西运故事。

魁泰通的小伙计

这段故事要从任雨生说起。任雨生(1985年去世)是我丈夫,我和他的相识,就是从茶叶开始的。

他15岁就离开了老家(陕西富平),跟着村子里的乡亲,来到兰州,托人介绍到陕西商帮的大茶号魁泰通当学徒(相公娃)。

“魁泰通”是清末民国时期兰州的一个大茶号,历史悠久,实力雄厚。在1907年时,新泰和、魁泰通等8家茶号曾领取茶票(茶叶经营凭证)达320张,计茶叶128万斤,新泰和一家承领的茶票达82张,总计茶叶将近33万斤。魁泰通排在新泰和之后,由此看来它承销的茶叶数量也非常庞大。关于魁泰通的事情,我知道的不多,这些是我听儿子任富平说的。

那时,学徒的日子非常难熬。说穿了,就是店里的勤杂工,要承担一切杂活脏活。白天,给掌柜的打杂,晚上就学习商号中的知识。最初是学打算盘,以及一些简单的入门知识。

学徒期为三年。三年满了,就是个坎。什么坎呢?决定能不能在商号中留下来,成为店员。他学得认真,人勤快,实诚。满三年的那个春节,掌柜的给他做了一身新衣服,给了来回的盘缠,置办了过节的礼品,打发他回家探亲了。

这是商号中的讲究,学徒三年期满了,如果留用,店里就要置办这些东西;如果不留用,自然就发点回家的路费而已,衣服、礼物什么的也就没有了。

从老家回来后,他就成了魁泰通的相公(店员)了。在魁泰通干了大约十年后,他就被派到湖南安化收购茶叶。那时,他已经是魁泰通除东家以外的大股东了,解放后还差点被定为资本家。

孤身南下创办分号

这是1941年前后。安化原先并不压制砖茶,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前,西北人喝的砖茶大多在陕西泾阳压制。抗战期间,战火纷飞,散茶运到泾阳压制的话,成本非常高。为了降低运输成本,1939年5月,湖南省在安化江南坪试验压制黑砖茶,获得成功。

当时,安化黑砖茶样品运到兰州后,受到了人们的好评。兰州各个茶号也就将茶叶采购点转移到了安化。他先从兰州坐轿车到了四川,又从四川坐滑竿,走了一个多月才到了湖南安化。

魁泰通在安化的分号设在湖南安化江南坪,规模很大,主体是一个大通间巷子(厂房),周围则是宿舍、办公房等,大通间里架着一排排比门扇还大的木板,收购来的茶叶就堆放在木板上,经过挑选后,然后再进行压制。

2007年夏天,儿子任富平带我坐飞机回了一趟老家,我们还专门去了魁泰通的分号看了看。

那时,在安化销售茶叶的茶商有西、南两帮,西帮就是晋、陕、甘茶商,他们又分东西两柜,魁泰通是西柜。南帮则是赣、鄂、粤、湘茶商。很多大茶号在安化设有分号。茶叶盛销时,在安化的外地茶号多达200多家。任富平给我说,他在安化的一份材料上看到了魁泰通的名字,看到“魁泰通”三个字后,我们激动得不行。那份材料上这样说的:经营年限长,资金雄厚的有魁泰通、天泰运(也是甘肃茶号)……

当时,魁泰通分号除了一个他从兰州带过去的徒弟外,其他人都是安化当地招的,我记得有账房、护院等十几个人。

制砖茶要三蒸三压

我家在安化县城东面10公里左右的东坪上。家乡一年四季山清水秀。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环境比现在好得多。那时,到处是溪流,小河边搬开个石头,就有螃蟹,而家里用的水则是用半片竹子引来的山泉。出了县城就是茶园,一垄垄的茶园。那时,我们产的茶叶有贡尖、花茶等等。

我从小就采茶、摘茶。种茶人就盼望着能有人来收茶,他们来了不仅茶叶有了销路,而且茶农也能找到搬货、挑茶的活。茶商们都在靠近江边的地方租的房子。

茶叶一年要采三茬,运销甘肃一带的砖茶是第三茬采摘的。砖茶,也叫茯砖茶,这种茶和砖头类似,大而坚硬,主要销往西北。为啥叫茯茶,有一种说法是:这种茶主要是伏天喝的,故而叫茯茶,其实不然,冬天也喝啊!实际上,是伏天加工的,因而叫茯茶。也有传说,最初商人们拿到茶引(清代的茶叶购销贩运凭证),路途遥远,仅仅依靠茶引准许的数量是无利可图的,人们就在正茶(指茶引批准的数量)之下,按照一定比例搭配茶叶,由于这种茶叶是附在正茶之后,故而人们把这种茶就叫附茶,后来传为了茯茶。

黄丽君在安化的留影

砖茶的制作很有讲究,我把采摘来的茶叶放到大通间的木板上,挑出黄叶,然后就放到蒸笼上蒸,蒸上一段时间后,取出来,用白布包裹起来,拿到一个类似幼儿园滑梯的木道上,进行挤压,这样做的目的是将茶叶中的苦水压出来,茶叶喝时味道就比较醇厚了。这个过程要进行三遍。

完成蒸压的工艺后,把茶叶放到木盘子中压制,这是一种类似抽屉的木方盘,压完后,松散的茶叶就变成了一块块的砖茶。这时,就要等着发酵,等发酵完成了,颜色也就变成了黑色。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晾晒发酵。茯砖茶要经过原料处理、蒸气沤堆、压制定型、发花干燥、成品包装等环节。

兰州是砖茶的集散地

茶砖干得差不多了,他们就开始装船了。发往兰州魁泰通本部的茶都是整船发的。茶叶从安化县城上船后,沿资江,进入洞庭湖后,过武汉,走襄樊、商洛进入关中,然后一路西行运抵兰州。

那时,交通不便,土匪出没,路上极不太平,千里运送大批茶叶冒着很大的风险。遇到大宗货物,他总要亲自押运。一年,他跟着茶船走了,忽然有一天传来了消息,乡亲们偷偷告诉我说,你姑爷押送的茶船在洞庭湖翻了,人和茶都完了。我听到这个消息后,惊呆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我跑到分号,四处打听消息,分号的人也不知道详细情况。幸好过了几天,他从武汉发来了电报,这下我们才放心了。

魁泰通总号设在中山路上,大体位置在胜利宾馆一带。那时,兰州是茯砖茶的集散地,绝大部分茯砖茶都是从兰州销往甘、宁、青、新各地。

把货交到总号后,他就孤身一人再次南下,依旧从兰州乘坐轿车到成都,然后逐段雇滑竿到安化。有一年,他经过四川成都后,遇到了劫匪,只好丢弃盘缠落荒而逃,幸好在山中遇到了一户人家,这家人非常热情地收留了他,还给他端上来了红枣、芝麻、核桃泡的茶,这顿茶让他念念不忘。这一次,他在山中走了两个多月才到安化。

1951年夏天,我来到了兰州,那时魁泰通茶号已经没落了,他作为主要负责人,还被审查了好多次。

我拿着他给我的电报,背着不到两岁的儿子,孤身一人辗转来到兰州。我就从一个安化的采茶女,变成了兰州人。

讲述人:黄丽君82岁 采茶女 湖南安化人 兰州被服厂退休职工(2011年)

兰州老王原创作品,非书面经授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


    各位朋友:您的学识、见闻、经历以及与之有关的文字,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史地:与西北历史、地理有关的新观点新发现;

  1. 文学: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

  2. 收藏:藏品故事、藏品研究、真伪识别;

  3. 艺术:书画、摄影、雕刻等的创作体会及作品;

  4. 书介:各种图书的推荐及评论

  5. 体验:各种体验类文章,如登山、饮食、手工、养殖等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