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黑白照片时代,他竟然能动手制作出“彩照“

 陇史荟王文元 2020-05-14

  黑白时代

 我制作“彩照”的故事

  如今人们早已司空见惯了彩照。可是,您是否想过,在三四十年前,彩色摄影技术还没有大规模走入民间时,人们是如何将黑白照片变成彩照的?

  今年73岁的黄德海,从兰州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后,就迷恋上了摄影,那年他19岁。半个多世纪,他拍摄了8000多张照片。这些照片见证了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一个家庭的变迁,也见证了我们这座城市的变化。

  在黄德海先生的相册中,有一部分照片是彩色的。我们知道,在国外,彩色照片起源很早,而在上世纪初就大量使用了。然而,在国内由于经济、技术等诸多制约,彩色照片在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开始盛行,而彩色照片彻底取代黑白照片则到了20世纪90年代。

  黄德海保存的老照片中的彩照,与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彩色照片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些是通过上色的方法变成彩照的。在缺乏彩色胶卷的日子里,这些精心保存下来的彩色照片肯定都有一段与众不同的故事。

  在黑白时代,人们是怎样制作出“彩色”照片的呢?不久前,黄德海先生讲述了他制作彩照的故事。

比较成功的上色“彩照”

制作彩照,其实是个副产品

  我一直喜欢摄影,最初接触摄影是在1957年。那年,我刚刚从兰州中等师范学校毕业。我们学校在小沟头,即今兰州一中校园内。毕业了,自然要照张毕业照。正好,离学校不远有家照相馆,我约了一位同学就去拍照,这算是我的第一次照相,照片我一直保存到了今天。

  上班后,我分到了建工局下属的教育部门。那时,相机绝对是个稀罕物,单位上的同事有两台私人相机,我经常借他们的相机用。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我的照片都是借别人的相机拍摄的。胶卷大多在张掖路照材店里购买。三年困难时期,胶卷也不好买,有时还要在单位开介绍信。幸好,我有个表妹在张掖路的照相器材商店里当营业员,有了这一层关系,我购买摄影器材、药水就比别人方便得多。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的动手能力比现在强得多。有些人会刷房子,有些人自己做木工活,有些心灵手巧的还能组装收音机之类的家用电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是那个时代最显著的特征。我学习摄影技术,也是自己动手,全靠摸索,虽然偶尔也有朋友过来指点一下,但个人的努力占了绝大部分。摸索了一段时间后,我慢慢掌握了照片的冲扩、放大一系列技术。

 

讲述人:黄德海 老摄影人 甘肃省建筑工程学院退休教师

  唯一遗憾的是自己没有相机。时间长了,老借别人的我也不好意思,相机毕竟是个精密仪器,万一给人家弄坏,就不好了。还真出过一次故障,那是在1968年左右,我拿着借来的120相机去拍照。那天,下了点雨,拍了几张后,我发现相机的快门按不下去了。我心中紧张得不行,坏了,这下糟了,把相机给弄坏了。

  我抱着相机忐忑不安地跑到张掖路照材商店,找到表妹,把情况给她说了。她帮忙找了一位修相机老师傅看了看,老师傅说,受潮的部件将快门卡住了,没有什么大问题。这下,我才放心了。

  这件事情后,我就下决心要购买一台相机。后来,在家人的支持下,我拿出500多元,不仅购买了一台120相机,而且购买了放大机、相纸等器材,等于是在自己家里置办了一个小型冲印室。

  第一次接触“彩照”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其实应该不叫彩照,称作“黑白照片上色”比较恰当一点。那是在1969年前后,一天,我到张掖路照材店去购买一个放大镜,准备再制作一个放大机,用来冲扩更大的照片。

  购买放大镜时,表妹对我说,她们店里新到了一种给黑白照片上色的水彩。我很感兴趣。关注摄影的我,看过一些别人制作的“彩照”,自己心里也有制作“彩照”的想法,但搞不清楚怎么制作,只能羡慕而已。

  在照材店,我第一次接触了上色颜料

  表妹将新到的水彩拿了出来,看上去是个类似发票的本子,淡蓝色的封面,上面写着“中一照相透明水彩”,里面的说明还是繁体字。我想生产出来有些年头了。说明之后一页页的色卡,色卡的边上分别注着颜色的类别。

  我读了读使用说明,难度不大,就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我下决心土法上马,自己动手制作“彩色”照片。这些年,我才知道中国最早的彩照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的,开国大典时的那张彩照,现在已经是非常罕见了。当时,人们看到的大部分的彩照都是通过人工上色加工出来的。我记得,照相馆里有给黑白照片上色的业务,不过在我的记忆中,相馆的这项业务开展得不怎么好。印象中,一些人把他们的彩色照片托人带到上海去上色,自然,价格也就比较贵了。我想,我应该算是兰州比较早地接触黑白照片上色的人群了。

黄德海的第一张上色彩照

  那年头,物资供应紧俏。有些时候,黑白照片都要通过审批才能购买,彩色胶卷也仅限于听说而已。实际上,即便出售真正的彩色胶卷,我也用不起。我们那代人,家庭负担普遍比较重。我有3个孩子,算起来还是比较轻的,有的同事有五六个小孩,家庭负担就更重了。

  拿到了水彩,我非常兴奋,回到家中,顾不上休息,就开始琢磨起来。我按照说明的要求,一步步准备了各种材料,比如白纸、毛笔等东西。现在看起来,操作过程真的不难,关键是胆大心细,手不能抖。

  第一张上色的照片是我妻子的一张五寸照片。为何选择这张呢?主要是照片的尺寸比较大,另一个方面这张照片在冲洗中边缘上有点划伤,是一张有瑕疵的照片,我就拿它练手了。

  没有想到,第一张就取得了成功,上出来的颜色非常漂亮。这张照片我现在还保存得非常完好,照片上的人,穿绿色的工作服,红色的毛衣,背景是自然颜色。人的肤色也很自然,尤其是脸部的明暗过渡,处理得更好。脸上的暗部,我上了两次色,看上去稍微深一点,更好地表现了光影效果。

  说实话,直到今天,我的上色技术也算不得高明。这次上色,我很受鼓舞,也有点骄傲自大,认为掌握了上色的技术。其实不然,后来证明,这仅仅是起步。

  8000张照片,见证岁月往事 

  有成功,也有失败的。我曾给一张合影照上过色。这张照片是用整张相纸冲印的,照片上有7个人,背景是五泉山的假山。这无疑是非常有难度的,根据我的经验,照片上色时,相片越大,人越多,难度也就越大。因为要处理的地方太多了,一个地方出现失误,就会导致整个上色失败;但是相片也不能太小,太小人的面部细微之处无法区分,难免将颜色涂出边界。现在,人们看到上色的彩照都是大小适中的,或者说画面构成比较简单的,比如大片天空,或者大幅墙面等等,就是这个原因。

上色失败的“彩照”

  我信心满怀,将色卡和其他的工具准备后,拿着毛笔小心翼翼在色卡上蘸上颜料,仔细涂在照片上,第一遍看着还行。我想,第二遍的效果是不是更好一点,谁知第二遍涂过,人的脸就成了“关公脸”了。我心中一惊,这下坏了,颜色太重了。可已经这样了,没有办法补救了,只能硬着头皮继续上色。上色有个最大的难题,必须一次成功,那些水彩颜料一旦溶解后,涂到照片上,是无法清洗的。结果5个人都变成了关公脸,这次算是失败了。

  人啊,不能骄傲自大。后来我总结了一下,发现了问题的原因。按照程序,上色时手边必须准备一张白纸。这张白纸是用来试验的,蘸上颜色的毛笔,必须在白纸上试一下,这样色泽的深浅心中就有数了。而我恰恰忽视了这一点,被起初的顺利冲昏了头脑。

比较成功的上色“彩照”

  找到原因后,再上色就简单了。我把家里好多照片都制作成了彩照,但没有给外面的朋友们制作过,就是害怕出错给人家弄坏了。那年月,我的业余时间,大部分是在拍照、冲印、上色中度过的,摄影给我的业余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我个人的家庭相册中,积攒了8000多张照片。这些照片既有我们家族发展的脉络,也有兰州的市容风貌,更有人们的生活变迁。


       各位朋友:您的学识、见闻、经历以及与之有关的文字,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1. 史地:与西北历史、地理有关的新观点新发现;

  2. 文学: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

  3. 收藏:藏品故事、藏品研究、真伪识别;

  4. 书画:书法家、画家的创作体会及作品;

  5. 摄影:各种摄影作品及个人摄影作品集;

  6. 体验:各种体验类文章,如登山、饮食、手工、养殖等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