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徒步攀陇山,老爷庙前,一脚跨陕甘

 陇史荟王文元 2020-05-14

不经意间的惊喜,往往是最值得珍惜和难忘。24日是翻越关山之旅,从早到晚,我们都在关陇道上奔波。虽然遭遇挫折,但却成功登上关山顶的老爷庙,其间经历挫折和喜悦,的确难以言表。

考察团依旧在早上八点出发,匆匆吃了一碗羊肉泡,在汽车站送走了三位陕西的伙伴。在路边,购买了两个西瓜,十几个大饼,便赶往固关镇。固关镇距陇县县城25公里,是陇县西部的一个大镇,也是关陇道上的一个节点,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1949年,王震指挥解放部队,在此击溃国民党马继援部的精锐骑兵,彻底令马继援等胆寒,为进军甘肃,解放兰州扫清障碍。

过固关镇不久,进入山区。我们计划,走老路直抵关山脚下,然后攀登关山,到达老爷庙,再折返。可惜,我们的打算很快,就被无情的现实粉碎。过了固关战斗纪念碑,山上的车忽然少了不少,不久平坦的水泥路上出现了障碍,两个对立铁栅栏,只给公路留了极其狭窄的通道,只能类似很窄的小车,偶尔通过,我们这种中巴车,就无能为力了。

大家在铁栅栏前,折腾半天,想尽办法,也没招。只能返回固关,然后绕道,前往张家川马鹿镇,到哪里再碰碰运气。大家都有些沮丧,但现实如此只能另想办法。

十二点多钟,抵达张家川马鹿镇,和当地文化部门的朋友们汇合了。此时,再次确认一个消息,马鹿镇通往关山老爷庙的路,应该是能通行。这真是一个好消息,没有想到惊喜来的是如此之快。

一点多,在距离老爷庙五里处,一个三岔路口处,下车,吃了点西瓜、大饼,算是午餐,然后就开始了登山之路了。

山间风景极美,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牛羊成群,漫步在草原上,如同珍珠洒在绿毯上,骏马漫步,时而仰头四望,时而低首觅草。我们早已换上了长袖,带上了雨伞。山路崎岖,或为陡峭小路,或为沼泽之地,或为石头铺成的路。一路上鼓足勇气登山,两个多小时后,我们抵达老爷庙前。

这是供奉关公的庙宇,虽然小,却信徒众多。每年庙会,陕甘两省的信徒络绎不绝。留下了故事,也留下虔诚。生生不息的关陇道,就成为一个符号,如同无数诗人心中的陇头吟、陇头水一般。

陇山顶头有清水流下,即所谓陇头水。《三秦记》:“其坂(指 陇山 )九回,上者七日乃越,上有清水四注下,所谓 陇头 水也。”“陇头水” 本是一个汉乐府的横吹笛曲,最在在南北朝时期出现,后来演变成,以表达离别愁绪而闻名的词牌陇头水。

站在,老爷岭上,举目四望,果然不时能见潺潺流水,这就陇头水了。陇头水是一个充满悲凉离别愁绪的词牌。

翻越古诗,大凡和陇头吟、陇头水有关的词,多写的是悲伤离别。 《元和志.秦州》记载:“陇坂九回,不知高几里,每山东人西役,到此瞻望,莫不悲思。所以就,留下了“西上陇坂,羊肠九回。”、“陇头流水,呜声幽咽。遥望秦川,心肝断绝! ”“西上陇坂,羊肠九回。”、“陇头流水,呜声幽咽。遥望秦川,心肝断绝!”、“衔悲别陇头,关路漫悠悠。”、“陇头征戍客,寒多不识春。”、“塞外飞蓬征,陇头流水鸣。”“陇水不可听,鸣咽令人愁。”、“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陇头秋月明,陇水带关城。” 从南北朝到民国,无数人写了陇头吟,使之成为中国诗歌一面独特的旗帜。

看看这些诗句,的确让人惆怅不已。著名岑参过陇坂时,诗词也充满了离别的伤感:“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陇水不可听,呜咽令人愁……当岑参到河西走廊,诗歌却慷慨激昂,充满了建功立业的情怀。

为何,环境变了,人的心情也变了。

古人翻越关山的道路大体有三条线:秦家源古道、咸宜关道和关陇大道。我们脚下便是关陇大道了。 尽管通道不少,但登上如此高峻的山岭,我们汽车的帮助下,仍需要四五个小时。对于陇山以东的人来说,陇山,是他们西出长安,遇到第一座大山,群山茫茫,无地可逃,只能沿路而行,如此孤独之路,需要七天才能翻越,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无疑使让他们感受到前路渺茫,只能感叹人生无常。 这或许就是,陇头水多描写别离的内容的原因。

下山,依旧沿着原路返回,不到一个小时,我们就到出发地。走了近四个小时的山路,看见汽车,顿时格外亲切。

有人甚至在半山腰,看见山下的汽车,就喊:“看那就是我们的汽车!”

第十次玉帛之路渭河道文化考察活动报道第七天:关山老爷庙:陇山头上陇头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