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62年高考, 我赶上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陇史荟王文元 2020-05-14

这几天,对不少高考学生和家长来说,无疑是最为纠结的一段时光。高考成绩公布了,分数线也划定了,如何报志愿,似乎就是令人头痛的事了。

实际上,对考生和家长而言,纠结的不仅是这几天。整个高三阶段,他们都是在纠结中度过的。这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必然。也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高考情结。

每到高考时节,很多人就不由自主地回忆起了自己的高考。不同的年代,高考是不同的,人们的故事也不同,也正是这些不同的故事,才构成了千姿百态的高考历程。

6月19日,马国瑶老先生专程来到报社,讲述了1962年那次令他终身难忘的高考。马国瑶,高中毕业于兰州五中。对他而言,1962年的高考,不仅是一个改变他命运的机会,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在这次高考中,他凭借着出色的成绩,最终成功考入了兰州大学生物系。


马国瑶

他究竟抓住了一个什么样的“千载难逢”的机会呢?今天,就让我们聆听他的高考经历。

正常复习,正常考试,感受不到一点紧张气氛

1962年的高考,对我而言,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啥机会呢?这就要从我的经历说起。

我父亲在解放前,曾担任过榆中、皋兰等地的县长。解放后,他的处境就不好,1957年被打成“右派”,不久就去世了。因此这样的政治出身,就限制了我们的前途和选择。

1962年,国家刚刚渡过困难时期,政治空气稍稍松动了一些,有了“出身无法选择,道路自己选择”的理论和“重在表现”、“可以教育好的子女”等说法。所以,1962年的高考政审也稍稍松动了一些,这才使得一大批出身不好的学生有幸进入大学校门。这就是我所说的千载难逢的机会。我记得,有个姓陈的学生,曾经多次参加高考,成绩也名列前茅,但就是没有学校录取她。最后和我们一起参加高考,才得以上大学。

我高中实际上先是在师大附中上的。生活条件不好,我正在长身体,饿得不行。母亲就想办法,把我转学到五中,母亲从有限的口粮中省出一些给我,算是解决了吃饭问题。


那时的高考,一点都不热。一方面,全国教育都比较落后,高中毕业生人数本来就不多,大学生社会地位也不高。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的收入与工人的收入也差别不大。因而,人们参加高考的热情并不高。

不仅如此,还有不少人考上大学后,因各种原因,放弃上学,而选择就业。我上大学后,我们班里就有两个学生没有来,有一个同学家在兰州。为此,班里还专门让我到这个同学家里去看看,究竟是啥原因。那个同学家住张掖路一带,我按照地址找到一个小巷后,发现他都有了小孩。我问他上学的事,他不说上,也不说不上。拿现在的话来说,非常纠结。

社会重视程度不高,考生的心理压力并不大。在我记忆中,高考很普通,以至于到了波澜不惊的样子。高三第一学期全部按部就班地上课,直到第二学期5月份课程才结束,毕业考试后转入复习,复习时间就是一两个月,也没有辅导材料,仅是按课本复习,只不过复习得详细一些罢了。

学校里也有一些老师猜题,但基本上属于无用功,因为那时信息很闭塞,高考题哪能轻易猜中。

那年,作文题目:《雨后》,论《不怕鬼的故事》

1962年的高考是在7月6日到8日,每天考两门。我们的考点在兰大附中(现在的三十三中)。

自然,有些程序和今天差不多。要提前一天去看考场,熟悉考场内外和路上的环境。总体来说,很平常,远远无法同今天全社会兴师动众服务高考相比。

考试那天早上,我的早餐,就是开水、咸菜、馒头。吃过,就骑自行车去考试了。等我到考场时,学校门外的空地上,已经停了几百辆自行车,一排排的自行车,如同现在考场外等候的家长。好在,那时社会治安比较好,没有人去偷考生的自行车。中午回家,吃点剩饭,上好闹钟,就睡了。实际上,心里惦记着下午考试时间,睡得并不踏实,在半睡半醒的朦胧之中,闹钟一响就醒了,洗了一把脸就又去考试了。

现在已经不记得究竟考了些啥,不过作文题目我是牢记不忘。在高中,作文是我的强项,故而印象非常深刻。


那时,一切都要紧跟政治形势走,作文也不例外。1962年前后,我们和前苏联的关系非常紧张,当时曾有个说法,苏修美帝及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为了配合这个形势,作文题目一个是议论文:论《不怕鬼的故事》,另一个是记叙文《雨后》。我选择了议论文,内容自然是紧跟着当时的社会形势写的。

不过,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题还是比较简单的。尤其是,题型比较简单,只有填空和问答(有计算)两项内容,难度也不大,远远无法同今天相比。尤其那个时候,考试结束后,也不流行对答案,再说也没有答案,考完就完了,学生的心态比较平稳。

因而,对于考试成绩,只能从个人答题的状态进行判断。对错全然不知,只是凭感觉。我记得,高考结束的那个晚上,母亲问我考得如何?我说:“还凑合吧。”至少,自我感觉比较正常。到此,我三天的高考就这样糊里糊涂地结束了。

考前报志愿,三大类,三种院校,没多少选择余地

考试结束了,似乎可以轻松了。实际上,对我们这类考生而言,不到最后发来录取通知单,是不会轻松的。

高考前,横在我们面前的有两道难关,一道是政审关,另一道是填报志愿关。最后的结果都要在录取通知单上体现出来。

前面说了,1962年的高考政审放宽了,我们这类考生才能够顺利参加考试,并被录取。那时,对高考考生的政审,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就我这五十多年的感受,说说政审,政审就是政治审查的意思。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一切活动都围绕着“阶级”和“阶级斗争”展开,高考也不例外。决定考生命运的不仅有成绩,而且还有家庭出身。我们的高中毕业生登记表上,有个重要的项目就是家庭成分,这项由学生填写,关键是如实。


登记表上还有一栏“政审结论”。这一栏由学校党支部和班主任填写,一般是班主任写初步意见,学校党支部盖章就行了。这就是说,班主任就能直接决定一个考生的命运。如果你的政审结论是“建议不予录取”或“限制录取某些院校和专业”,这就直接改变了你的命运。尤其是,建议不予录取,你考多高的成绩都没有用。

现在,高考科目分为文理两科,但在我们那个时候,则分为理工、农医、文史三类。报名时,学生按照这三类报名。考试的课程和现在差不多,理工类考语文、外语(绝大多数为俄语)、数学、物理、化学;农医类考语文、外语、物理、化学、生物;文史类考语文、外语、历史、地理、政治。总的来说,理工类要考数学,农医类补考数学,但要加试生物,文史类考什么就不记得了。

参加考试时,高考志愿早已填报好了。有重点本科、一般本科和专科院校三类。难题是,大学非常少,选择的余地并不大。我的两个哥哥,学习成绩都很好,有个哥哥还在全省名列前茅。母亲希望我们家能出一个医生。因而,我的打算是学医。可是,当时在甘肃招生的医学院只有兰州医学院,只能填兰州医学院了。

我的成绩属于中上水平。当时,要求成绩好的学生,要先填报重点大学。因而,我在填报兰州医学院的同时,也填报了农医类。而在甘肃招生的农医类重点大学,只有北京大学生物系和兰州大学生物系。我就填了兰州大学生物系。

考试结束后,就是漫长的等待。大约一个多月后,总算有了消息。学校收到了一个被录取学生名单。这个实际上就相当于现在考生上线通知。有名字的自然就上线了。可是,我哪里知道这些。以为自己肯定能上兰州医学院了,非常高兴。谁知,过了十多天,我才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却是兰州大学生物系动物专业的录取通知书。原来我的高考分数进入了重点大学分数线。这样也好!


那时的高考,和现在相比有两个最大的区别,一个是考上后,家里基本不为学生的生活费发愁,另一个是大学毕业,也不为就业发愁。等秋季到兰大报名后,我才知道,那时兰大一年只招收500名学生,全校学生数量维持在2500人左右。我们动物专业只有20人。助学金基本上每个学生都有。入校要填写家庭状况登记表,按照学生家庭状况发助学金。最高的助学金18元,那时学校一个月伙食费才15元,这样还能剩下3元,用来购买文具啥的。我的助学金是12元,因为我的哥哥参加了工作,母亲是教师。每月家里还要给我补助3元。

我们毕业后,文革刚刚开始,我们就去兰州军区在张掖的农场劳动了,直到两年后,才重新分配,到了甘南的迭部,在那里开始了另一段人生的历程。

白驹过隙,往事如烟,五十多年过去了,我也进入古稀之年。但这次高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和命运,使我至今难以忘怀,感慨颇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