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年夫妻困局:谈钱伤感情,不谈钱没感情

 张德芬空间 2020-11-12

作为一名两性情感咨询师,我经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是:“我们两个的钱,应该如何分配?”

这确实是一个敏感的问题,而且不能一概而论。钱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爱,代表着一个人拥有的社会资源,因此夫妻(无论在一起还是离婚)如何分配财产,如何处理钱的问题,不仅反映了两个人对彼此的态度,也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两个人情感和关系的走向。

枫和岚是大学同学,原本感情要好的两个人,毕业之后就结了婚,不久又有了孩子,他们结婚时商量的是,把钱都放在一个共同账户,两个人一起花,谁需要什么,就从账户中拿。

谁知枫家做生意亏了很大一笔钱,家里又只有他这么一个儿子,他只好将自己和妻子所有的积蓄给了家里补贴亏空。岚也是通情达理的人,她知道公婆遇到困难,于情于理都应该施以援手,但是她万万没想到的是,丈夫竟然为了帮父母还钱,偷偷借了高利贷。

而且枫在没有与岚商量的情况下,还管他们共同的朋友借了一大笔钱,直到朋友找岚要钱,她才知道发生了什么。

这一切让岚感觉仿佛天塌下来一样,她说从小到大都没有感受过穷得连饭都买不起,还被人追着要账的感觉。这个她认为最亲的丈夫,竟然成了迫害自己最深的人。

岚前来咨询的时候,已经是在这些事情发生的七年之后,也就是在她拼尽一切努力,帮丈夫还清了债务之后。她说:“枫伤害我最深的,不是把钱给家人,而是他利用了我对他的信任,而且背叛了这份信任。我没有在他最困难的时候离开他,因为他对我不仁,我不能对他不义。但是现在,难关都渡过了,我也该放手了。”


对岚而言,将两个人的钱放在一起花,是一种信任,在丈夫家中有难的时候拿出全部积蓄支持,是一种仁义,但是当丈夫背着她向朋友借钱、借高利贷的时候,这份信任也随之被摧毁。

都说我们和一个人在一起时,对待钱的态度,反映了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聊一聊,钱如何影响我们的关系,以及夫妻之间,金钱的分配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尊重和谈论

我遇到很多因为不能忍受伴侣的金钱观而前来咨询的伙伴,其实,金钱只是一个表象,最深层次的问题,还是我们如何看待生活,如何看待这段关系,以及如何处理冲突。

在一起的两个人,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有着不一样的花钱喜好,这其实是很正常的。著名家庭治疗师维吉尼亚·萨提亚曾经说过:“人们因为相同而有所联结,因相异而有所成长。”如果我们在面对分歧的时候,不是想着如何沟通,而是急于指责和评判对方,关系便会很难维系。


我遇到过一对夫妻,妻子来自城市,特别喜欢狗,每个月会在狗狗身上花掉很多钱。而丈夫来自农村,从小和狗生活在一起,觉得狗的作用就是看门,而且是一种很下贱的动物,完全不值得花那么多钱去买高级狗粮和做美容。

丈夫起初总会对妻子发火,认为她不会勤俭持家。通过家庭关系调解,丈夫了解了妻子的过往,知道她小时候总是被一个人锁在家里,没有朋友,也没有家长陪伴,她唯一的伙伴,就是一条小狗。父亲喝醉酒后还会对她们家暴,母亲那时连自保都难,唯有小狗哪怕被打之后,还会偷偷来安慰她。

后来小狗被打瘸了,因为失足摔死,她甚至一度陷入抑郁,认为自己没有把狗狗照顾好。妻子独特的生活经历让她对小狗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对狗狗的关照和爱护,一方面是为了弥补那只从小陪伴她的伙伴,另一方面也是疗愈曾经受伤的自己。

在了解这些之后,经过沟通,丈夫决定尊重妻子花钱的习惯——哪怕她每个月要在狗狗身上花去一大半的工资,他们也达成了一致。

所以钱具体花在哪里、怎么分配,是相对次要的事。最重要的,是两个人一定要怀着了解对方更多的态度,去沟通,了解花钱背后的动机,并且尽最大努力去尊重。

亲密关系,重于原生家庭

夫妻间花钱的第二个原则是,要把小家置于原生家庭之上。也就是只有当小家的生活被照顾好了,再去支援自己的原生家庭,才能让关系更加长久。

因为生命是向前看的,是服务下一代的,它的意义并不在于反哺。这并不是说我们要不孝,或者不要感恩。

相反,如果我们对父母有足够的感恩之心,就会明白,他们辛苦养育了我们,没有什么比我们自己过得好、把小家打理得好更重要的事了,这样他们的辛勤才不会枉费。


我有一个朋友,父亲进了ICU,当时需要做一个决定,是需要每天继续十几万的昂贵医药费,还是停止治疗。他和妻子都是工薪阶层,为了给父亲治病已经花光了积蓄,周围可以借钱的亲戚也都借得差不多了。

他当时做了一个决定——如果继续治疗,良心或许更好受,但是未来他和妻子、儿子的生活,将面临几十年的艰难,这对于家庭而言,是不负责任的,他相信父亲一定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状况发生。

于是他咬咬牙,停止了治疗,父亲也在不久后过世。

他的妻子后来告诉我,如果当时他再不停止治疗,她就准备离婚了。不是不想孝敬老人,是真的不希望未来带着儿子,要大半辈子活在债务当中,她希望给孩子更好的生活。

我们总说钱代表爱。我的朋友在原生家庭和小家之间选择了自己的小家,才保全了这个家庭,保全了这份爱。

按贡献分配

夫妻之间花钱的第三个原则,是要按贡献分配钱财。

夫妻关系是平等的,两个人共同努力来经营一个家庭。如果一个人对家庭没有贡献,却得到很多钱财,夫妻关系就变成了亲子关系,这是极不健康的。

这里所说的贡献,不仅限于经济贡献,还包括很多“看不见”的贡献,包括在家照顾孩子,提供温馨的家庭氛围,为对方提供情绪支持,提供灵感,支持和鼓励对方的事业,等等。

我经常遇到来访者是全职妈妈,她们告诉我,老公嫌她们花钱多,既然她们不能挣钱养家,没有什么经济贡献,那就不应该要那么多东西,也没有权利决定家里的钱怎么花。这令她们伤透了心,感觉自己辛苦那么多年,还不如一个保姆。


一个人如果不能为家庭带来直接的经济贡献,她的付出是很多人会忽略的。当我们付出却不被看见,得不到同等回报的时候,亲密关系自然会出现问题。

有一对夫妻找我做家庭治疗,在那个家中,妻子挣的钱是丈夫的两倍,丈夫虽然挣得也不少,但是性格相对内向和被动,因此引来妻子的种种嫌弃。在家庭治疗中,我让他们写下每个人认为自己对这个家庭的贡献,以及对方对这个家庭的贡献。

妻子在丈夫的贡献那里只写了他脾气好,能够包容她。

而丈夫在自己的贡献那一栏,却写了:修家里所有的电器,打扫卫生,给孩子洗澡,带孩子参加课外班,接孩子上下学等诸多“不起眼的小事”。

丈夫写完之后对我说:“其实如果你没问我这个问题,我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平时做了这么多。”

而妻子也意识到,丈夫做的,远比看起来更多,丈夫值得她更多的尊重和欣赏。

把钱花在让家庭有幸福感的地方

这是一个很多人都会忽略的花钱原则。大多数的家庭,会把钱花在他们认为必要的地方,却很少思考有哪些钱,可以花在提升他们的幸福感上

松浦弥太郎说过一句话:“钱是像朋友般的存在,是为人服务的,如果花了钱却不能产生幸福感,钱就会不高兴。”


什么叫花增加幸福感的钱呢?也就是夫妻双方,应该拿出一部分收入,来增强彼此之间的链接,丰富两个人的体验和感受,或者制造一些难忘的经历。比如带对方去一个很美的地方,或者两个人一起参与一场喜欢的活动,参加一个有意义的课程……

投资金钱,收获幸福感,是每一个家庭都可以做的事。

金钱,可以让两个人的关系更好,也可以让关系更糟。

尊重和灵活运用亲密关系中的金钱法则,可以让钱不再成为关系的阻力,而是为你的关系助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