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凯的演技,从70分到90分

 小酌千年 2020-05-14
    前段时间,王凯霸屏了。

    湖南卫视晚间黄金档播出王凯主演的《清平乐》;

    东方卫视和北京卫视晚间黄金档联合播出王凯主演的《猎狐》;

    这两部剧无论是收视率还是口碑表现都颇为亮眼。

    两部剧常常轮流坐庄CSM59城收视率第一宝座,而两部剧的豆瓣评分均超过7.0分;

    王凯已经成为具有较高国民度、扛得起收视率的演员了。

    王凯演技的“高光时刻”

    王凯今日的成就并非天上掉馅饼、轻轻松松就获得的,某种程度上说,王凯也属于大器晚成的演员。

    1982年出生的王凯,2005年就进入演艺圈,多年摸爬滚打一直不温不火。

    直到2015年,《琅琊榜》和《伪装者》相继播出,王凯才分别凭借萧景琰和明诚这两个角色蹿红,更多观众重新认识了演员王凯。

    《琅琊榜》中的萧景琰,无疑是王凯演员生涯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个角色。

    王凯也曾直言他对萧景琰这个角色的喜爱。

    “我看过那么多剧本,没有哪个剧本像《琅琊榜》一样让我哭了那么多次。”

    “靖王是我的理想人格……能够在戏里完成这样的角色,有一种梦被实现了的感觉。”

    萧景琰正直无私、重情重义、宁折不弯,但身在权力的漩涡、受到帝王冷落且内心始终不忘挚友的冤案,也让萧景琰个性低调、隐忍、冷若冰霜。

    外表冷漠,内心澎湃如火,这个尺度一旦把握失当,很容易就演得“装”或者显得“浮夸”。

    王凯在诠释萧景琰时,肢体语言的幅度不大却挺拔有力,体现出了人物的庄重和多思;冷峻与热烈的情感,也更多地通过眼神表现,从细微处传情。

    想必很多观众都记得萧景琰知道梅长苏就是林殊那一刻的表情,他大步流星,表情平静,但眼神里心疼、悲伤、懊悔交织,汹涌与沉重的情感只能转化为坚实有力的步伐,才不至于让自己崩塌。

    《琅琊榜》让王凯获得了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男配角奖提名。

    之后,王凯主演的《如果蜗牛有爱情》《欢乐颂》《放弃我,抓紧我》等,虽然角色差异性不算突出,也均获得不错评价。

    2018年的《大江大河》,王凯终于又等到一个经典角色——宋运辉。

    宋运辉也是王凯戏路的一大突破。

    王凯要饰演1970年代十八九岁的农村青年,而不是之前信手拈来的玉树临风的帅气男神。

    塑造角色面临的最大难点是,如何让帅气的王凯变成瘦弱倔强的农村青年宋运辉,并能够说服观众。

    王凯下了苦功夫。

    首先就是减肥。瘦成正抽条长个子的少年模样,身板瘦小。

    然后是状态。王凯让自己静下来,剥离掉成人世界的浮躁和杂念,还原到那个时代少年人的单纯干净。

    因此,《大江大河》王凯第一个镜头出来,角色的整个状态就出来了,观众一下子就忘记了以前王凯的形象,他成了宋运辉。

    之后家庭成分不好的宋运辉,为了争取自己的大学名额,站在烈日下要一遍又一遍地背诵《人民日报》,这个脆弱、执着、对改变命运充满渴望的少年,深深击中观众的心。

    这也成了《大江大河》中的名场面。

    宋运辉让王凯获得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男主角提名。

    《大江大河》播毕,去年王凯并没有新作播出。

    但2019年王凯并没有闲着,2020年他有三部新作,除了已完结的《猎狐》,即将落幕的《清平乐》,《大江大河2》也已杀青。

    虽同为帝王,但《清平乐》里宋仁宗与《琅琊榜》中萧景琰的人设有明显差异。

    王凯曾和导演张开宙讨论许多,最后一致将宋仁宗这个人物定义在三个字上,“第一个字是'仁’,第二个是'忍’,第三个就是'人’。”

    “仁”可以通过情节体现。

    考验演员的是,身为帝王“忍”的这一面,和走下朝堂的帝王作为“人”的这一面,必须通过细腻的演技区隔并体现出来。

    只有当“忍”和“人”这两面结合时,宋仁宗这个角色才是复杂和有深度的,也才能获得观众的普遍共鸣。

    王凯为宋仁宗设计的一个小动作,再次体现出他吃透角色。那就是宋仁宗的坐姿。

    “宋仁宗除了在上朝时是正襟危坐的,下朝之后,不管是跟大臣议事,还是在自己的福宁殿,他坐着的时候都不是很正的坐姿,或是半斜着,或是靠着的。”

    “我希望宋仁宗除了上朝之外,他能够松下来,因为松下来之后才能变成一个人。”

    朝堂上身为帝王的宋仁宗,必须忍,他正襟危坐、不苟言笑;

    身为帝王,他的家事亦是国事,哪怕是他的伤心事,亦需要拿到朝堂上被群臣讨论。

    令观众印象深刻的是宋仁宗丧子。

    宋仁宗子嗣不旺,前后总共生了三个儿子,最大的也仅不过活到两岁。在第二个儿子最兴来不幸染上疫疾薨逝后,作为父亲的宋仁宗肝肠寸断。

    几天后,宋仁宗才在朝堂上临下朝时,向朝臣们非常平淡地说了一句,二皇子薨了。

    群臣们第一反应不是皇帝会悲伤,而是国无储君,让皇帝赶紧过继宗室子。

    作为帝王他必须平静,可走下台阶时他明显步履迟缓,眼神含悲,将帝王的忍和无奈,诠释得入木三分。

    帝王的身份外,宋仁宗是赵祯,他是一个人,他也有七情六欲,也会感伤脆弱,也有许多普遍性的人性弱点。

    《清平乐》里的后宫戏,王凯都把宋仁宗“人”的这一面丝丝入扣演绎出来了。

    比如宋仁宗与曹皇后的关系,一直牵动着“帝后CP”的心。

    他们有情,但却因为身份、误会和彼此的骄傲,之间一直隔着距离。他们见面时,既是君臣,又是彼此有情但又暗暗较劲的夫妻。

    这个分寸不好把握。过于生硬的话,两个人的情就体现不出来;过于直露的话,帝后的情感冲突与博弈也就显得没有说服力。

    王凯拿捏得很准,两个人很长一段时间是“这么近,那么远”,感情中有疏离。

    比如宋仁宗与曹皇后第一次见面,宋仁宗才发现曹皇后如此美,微表情非常丰富,掩盖不住的窃喜,简直就是“大型真香现场”;

    再比如好不容易盼来的帝后圆房。

    皇后借着酒劲说出了自己的不满,当初宋仁宗勉强把自己娶进宫,又数年对她冷淡疏离,又有什么立场指责自己对他不够真诚?

    皇后发泄完情绪,便想让宋仁宗离开。宋仁宗带着一丝强硬吻上了皇后,留在坤宁宫过夜。

    不是简单的“霸王硬上弓”,更像是“我对你的真心你不懂”的“恼羞成怒”“爱恨交织”,内心深处是压抑已久的情。

    而《猎狐》中的夏远,与宋仁宗是截然不同的角色。

    作为经侦警察,夏远是正义的化身。

    但这个角色又有完整的一条成长线,他有过愣头青阶段,这个阶段感情大于理智,做事冲动。

    比如当前女友于小卉为郝小强扛下所有责任时,夏远在审讯室外,呼吸加快、嘴角颤抖,诠释出了夏远的愤怒、不解。

    之后夏远冲进审讯室,被吴稼琪劝出去后,他看于小卉的眼神多了一丝“恨铁不成钢”。

    转眼六年后过去,夏远已成了经侦队队长,他多了成熟、稳重,办案能力也不断增强。

    在一步步逼近真相的同时,他也渐渐发现与自己有过命交情、如兄如父的师傅杨建群涉案。

    法不容情,当理智战胜情感,夏远终于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警察。

    他心中始终有情,只是这份感情不会对他造成干扰,让他做出误判;相反,正是这份情让他始终恪守正义,内心温良。

    当夏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成功劝阻准备自尽的师傅后,他拥抱了师傅,眼眶含泪,百感交集。

    有对师傅堕落的痛心,有挽回师傅生命的庆幸,也有对师傅痛苦的心疼。

    这些都是王凯演技的高光时刻。

    从稳稳的70分到突破性的90分

    不同于有些演员演技不稳定、不同的角色就大起大落,业内导演和演员对王凯的一个评价,就是“稳”。

    王凯的演技一直在70分线上,并且他的“稳”并不是说他局限在某一类角色上,而是当角色有较大差异时,比如从黄克功到宋仁宗,王凯都会有相对稳定的发挥。

    “我每拍完一部戏,就会迅速清零,然后进入下一步的状态,演员就是这样。你要快速吸收,然后得快速排出,不管你是拍不同的戏还是拍同一部戏。”

    他也是发自内心地热爱演戏,并且对演戏始终有赤子之心。

    哪怕入行多年,哪怕是成熟的演员,他仍会为一场导演认可的好戏开心,为一句没说好的台词难过。

    也正因为对表演的热爱,他可以为角色付出无数努力,吃下无数苦头。这是他作为一个演员的信念感。

    王凯演绎生涯的转折点是《琅琊榜》,但他与正午的合作早有伏笔。

    2012年的《知青》,是王凯与山影的第一次合作,该剧的制作人正是侯鸿亮。也是在这一部戏里,让侯鸿亮发现了王凯,才有了之后王凯与正午阳光的一系列合作。

    侯鸿亮曾回忆《知青》时的经历。

    “他是个非常认真扎实的演员,很清楚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我和他第一次合作是《知青》,那部戏在冰天雪地里拍摄了七个月,不少年轻演员没撑住,走了,但他坚持了下来。”

    王凯曾说,“不夸张地说,拍这部戏,除了地震,什么自然灾害都遇到过,我被晒伤过,也被冻伤过。”

    正是他的卖命,才有了《知青》中那个剃着寸头、深情又浪漫的硬汉齐勇,才有了之后的演员王凯。

    在《猎狐》中要挑战大量英文台词,王凯再次下了苦功夫。

    他先是自学将英文台词背下来,再请来专门的翻译和英语老师向他们请教,“有一些台词可能比较书面语,我希望他们能够教我说得更加口语化、更加生动一些。”

    同场竞技的刘奕君也表扬他,“王凯是一个非常用功、愿意琢磨,内心非常稳定和强大的演员,好演员。”

    当然,演技是无止境的。

    对于始终有稳定发挥的王凯来说亦然。如果说对他还有什么更高期待的话,那就是王凯长期70分、80分,偶尔有90分的时刻,但总体而言,他的表演离90分还有一步之遥。

    要跨越这一步,有两道坎。

    一道是,如何更好地“收着演”。

    演技真正难的地方不在于“放”,因为很多时候本能性的情绪释放,比如一哭就呼天抢地,惊恐就张大嘴巴、瞪大眼睛,反倒会遮蔽一些微妙情绪的传达。

    演技更难的地方在于“收”——如何通过一个眼神波动、一个微小的动作,传达出尽可能丰富的意义。

    表演不是告诉观众结果,而是让观众看到过程,自行去领悟结果。

    在那些触及内心哀痛的戏,王凯都发挥得很稳定,走心、有余味。

    比如《清平乐》中,赵元昊反叛,宋仁宗拟御驾亲征西夏,晏殊却出言反对,说赵祯和几位先帝并不相同,几位先帝御驾亲征之时都有子嗣,而赵祯现在却没有皇子,现在的大宋朝担不起失去赵祯的后果。

    赵祯无言以对,只好放弃拟御驾亲征诏书,并对晏殊又认同又无奈地说,“也只有你才有这个本事……温和斯文地逼着我,在这里做一辈子的悬丝傀儡”。

    这段对手戏张力十足,两人都温和斯文,内里却波涛汹涌。在老戏骨的带动下,王凯每每有90分表现。

    当他得知他寄予厚望的唯一皇子最兴来薨了时,失魂落魄的模样也能让观众感受到他内心那片荒原。

    但在个别激愤情绪爆发的场面,王凯有时会稍显过火或者压不住,无法做到怒不自威。

    尤其是在大银幕上,王凯的表演可能就稍显电视剧化。

    因此,他挑大梁的电影《英雄本色》《嫌疑人X的献身》等,给观众的印象不太深刻。

    这是王凯还需沉潜的地方。

    另外第一道坎是,演员必须忘掉自己的帅。

    演员大多是自恋的,很多长得好看的明星总会在意自己是否上镜,是否会因剧中的角色不讨喜而影响现实中自己的人设。

    当演员的自我大于角色时,就会造成一个结果:

    演员无论出演什么角色,都像是在演他自己,都是本色出演,表演的空间和可能性也被极大压缩了。

    因此有人说,帅哥只要不觉得自己帅,演技就好了。

    王凯是有这一意识的。

    在不同的采访中提到类似的观点:如果自己太多的东西放入了角色,而这个角色本身有的东西,演员又没有把握好的话,就“喧宾夺主”了。

    “你不是在往这个人物里填东西,而是把这个角色本身有的特点挤掉了。”

    塑造角色应该沉下来,用心去感受角色,“而不是去想一些'招’出来,把这个角色给它演飞起来,不是这样。”

    《清平乐》中,王凯努力做到了这一点。

    比如从57集开始,老年的宋仁宗登场。

    观众可以直观看到,老年宋仁宗与青壮年时期宋仁宗之间的变化。老年的他,背驼下去了,眼神有时会涣散呆滞,步履缓慢,甚至连平时讲话的声音都不那么中气十足了。

    第58集,皇后来给宋仁宗送粥,宋仁宗喝了两口,说起这两年来大臣们给自己上的劄子都是劝自己早立太子,把天灾人祸都归到国朝无太子的原因上,宋仁宗越说越气。皇后喊住他,宋仁宗停住,他站都站不稳,身体微微抖动,既是愤怒又是力不从心。

    之后宋仁宗又在贺岁大典上突发急病晕了过去。其体态与年轻时在大典上的体态,也有细微的差别。

    这个老年的宋仁宗,不那么帅气和意气风发了,王凯的表演符合角色设定。这是角色大于演员。

    稍稍可惜的是,王凯并未始终处于这种理想化的状态。

    总体来说,王凯的角色类型以“清正”为主。

    尤其是一些现代戏,当王凯的角色“高大上”起来,这些角色就有一定的相似性——他们更像是王凯的化身,帅则帅矣,但区隔不大,演员的个人特质压过角色。

    这是《如果蜗牛有爱情》↓

    这是《放弃我,抓紧我》↓

    这是《嫌疑人X的献身》↓

    再比如《猎狐》后半程,夏远已经是个“领导”了,留给王凯的表演空间并不如一开始的愣头青那样大,这时王凯的表演也有点“起范”。

    因此,王凯如果想要在演技上突围,从70分跃到90分,我们也想建议他,不妨多尝试一些“黄克功”“齐勇”“宋运辉”这样的角色。

    这不是对王凯的苛责。

    在当下浮躁的演艺圈,王凯始终有70分以上的稳定发挥,已经超越了不少人,而要进阶为“老戏骨”,就必须从70分迈到90分。

    一个演员被寄予更高的期望,赞美才更有价值。

    演员王凯有多大的追求,取决于他的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