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壶裂了别扔,3招教你修补!

 书页无卷 2020-05-14

紫砂壶使用时间久了,难免会磕磕碰碰,有的甚至会出现一些小细纹,即使不影响使用,看着心里也难受。

如果重换一把紫砂壶,泡养把玩这么多年,不舍得放弃。

壶友刘先生
 点击查看原壶

那么,这些紫砂壶裂痕有办法修补吗?
 
今天我们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些紫砂壶修补的小技巧!

首先,我们可以将裂纹大小分为三类:
 
1、细小的裂纹:不影响使用,但泡茶久放后会渗水。
2、较深的裂纹:热水一泡下,水就开始往外滋。
3、完全断开的裂纹:完全裂开,无法盛水。
 


适用的修补方式

较深的裂纹:金缮修补法
 
金缮是一种古老的修补技艺,它并不是用金修复的,其实就是漆艺,它是用天然的大漆,取自漆树的原液,纯天然无害。

 点击查看 范永芳 原矿朱泥

先是将大漆涂抹在裂纹处,待到漆干后便可,最后将漆的表面敷以金粉或者贴上金箔。
 
大漆一旦变干不但牢固坚韧,而且耐热耐酸。这种修复的效果并不会显得特别突兀,如果是手艺高的师傅,粘合前还可以设计图纹,如同描金一样,展现出精美的纹饰。
 
 
完全断开的裂纹:锔钉修补法
 
锔钉,一看有钉,顾名思义,这就是用特制的钉子把裂纹钉上!
 
锔钉工艺也是最早起源我国,在宋朝的清明上河图上就画有街边锔瓷的场景。

王孝强【 西施(锔壶) 】编号:42544

锔钉首先要比对缝口,之后定点确定打孔的位置,以金刚钻打孔,这绝对是一件功夫活,皆是几毫米之差,之后锔钉补好,调和补漏。
 
锔钉后的紫砂壶亦是盛水不漏,手法花样还给器物增添了几分韵味。
 
 
装饰工艺:包金(银)
 
紫砂壶中,最好是包锡工艺,清中期嘉道年间,朱坚(石梅)精于此术。常见壶体全包或壶体包锡,嘴把镶金、镶玉、镶红木等。

 点击查看 顾婷 原矿紫泥

包金、包银、包铜等工艺,略晚于包锡工艺。一般用于壶盖边沿磕碰,壶嘴壶把断裂,用包锡工艺贴合,再包已金、银起美观之用。
 
如今该工艺已经更纯粹的为装饰工艺,如同镶金、镶银、描金等,更宜观赏。
 
其实无论怎么来修补我们的器物,更多的是对与其相伴间,美好时光的缅怀。这些器物记载着我们一路走来的时光,承载着我们太多的情感,不愿将它舍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