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6氪领读:东西方女性的成长有哪些差别?要自信还是要内敛

 昵称535749 2020-05-14

36氪领读 · 3小时前

在西方社会,往往能够看到更多元化的人生——女性常常选择晚婚晚育,或者先拼事业然后完全回归家庭。

Why to read

刘佳妮,“千禧一代”中的典型代表。从中国公立高中考上常青藤名校,毕业后作为面试者中仅有的一位女生进入华尔街知名投行。她。走在中美之间,为中美教育与文化交流穿针引线——创立百青会,担任布朗大学校友面试官。留美十年,被称为“别人家的孩子”的她,将会在这本《从常青藤到华尔街》中,告诉我们她的收获与酸楚。

在教育方面,如今全世界的“虎妈”已经有了一致的步伐——她们都希望孩子在青少年时期努力学习,在专注的努力中精进。而中国虎妈可谓最严厉,最终结果是:在美国少数族裔中,亚裔女生考上常青藤的比例极高;在中国,女性参与工作比例极高,社会效率也极高,而且女性在职场上的表现绝不逊于男性。

然而在恋爱和婚姻中,东方虎妈常常要求我们兼顾事业和家庭。在职场表现和别人一样的情况下,家庭重任却比男性大得多(对孩子的养育责任也几乎完全落在“母亲”这个角色上),导致女性需要承受在职业岗位和家庭中的双重压力,而男性的压力则主要来自事业。

相比之下,外国虎妈更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尤其是上流社会家庭,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引导他们自由选择人生道路,并培养他们对自己选择负责的能力。他们在事业和家庭中都有更大的选择空间,也更尊重自己内心的想法。父亲也会承担更多的照顾子女的责任,所以女性有更多自由选择合适的时间生育。在西方社会,往往能够看到更多元化的人生——女性常常选择晚婚晚育,或者先拼事业然后完全回归家庭。

“中年危机”遇到“单身困境”

在不同的模式下,中国女性往往更容易出现所谓的“中年危机”,原因很简单,虽然优秀且努力,在学校是好学生,在公司里是好员工或好领导,在家里是好妈妈,但一路走来只要稍微偏离社会预设的路径,就会承受比男人更多的压力,以至于她们常常在中年时不经意间“怀疑人生”——年轻的时候即便上了最好的学校,毕业去了最好的公司,还是会被告知:早点结婚别耽误了青春,岁月不等人。等到在“合适”的年龄结婚生子完成任务后,一切好像都有了,却开始困惑:

这一切到底是自己想要的,还是被动的选择?

反观西方女性,人生的每一步都经由自己的思考而一步步做出了选择,虽然可能也错过了很多,却因为是自己的选择,往往不会回头去后悔。但她们也常常因为左顾右盼,因为“太多选择”,不断衡量选择而非认准一个选择而错过了长时间专注所带来的踏实积累,晚婚晚育甚至终身不婚不育也会错失家庭生活中子女绕膝的风景。

下面是我总结的两种中西方成长模式的区别,见表 4-1。

两种成长模式各有利弊,如果我们能给女性相对少的社会压力,让她们知道自己有自由选择的机会,且更少受到社会和家庭的不断评判;如果西方社会更加注重女性在年轻的时候专注和精进所带来的长远好处,可能这个世界就会少一些处于中年危机的中国女性,少一些抱有遗憾的中年美国单身女性。

东西方女性的成长有哪些差别?

蔡美儿是个中西结合的虎妈,她作为亚裔,出生在西方世界。第一次见到蔡美儿,是我成为美国某媒体公司中国顾问的时候,我没有想到拥有如此优秀履历的女性,近距离接触时如此平易近人。

蔡美儿是美国耶鲁法学院终身教授,1987 年毕业于哈佛大学法学院,获博士学位,也是《哈佛法律评论》编辑。她曾供职于华尔街律师事务所,并曾在杜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及斯坦福大学任教,后来嫁给耶鲁大学法学院著名教授,培养了两个都在哈佛大学上学的混血女儿。

蔡美儿在东西方世界广受关注的著作《虎妈战歌》讲述了一位华裔妈妈和两个女儿、两条狗的故事。她身为华裔第二代美国移民,以中国家长对子女的高度期待与严格的教养方式来教育两个女儿。孩子们在妈妈的倾心培育下,承袭了华人的优秀传统,在学业、音乐等方面都有卓越的表现,在当地被誉为音乐神童。在这本书里,蔡美儿袒露了自己与孩子“斗智斗勇”的心路历程。

妙趣横生的家庭故事,激烈的文化冲突,执着付出的华裔妈妈,叛逆聪慧的女儿,让美国社会更多鼓励孩子们“自由发展”的家长们,感受到了深深的危机。虽然很多美国家长也批判此书过度简化了“成功”的单一性,忽略了孩子的多元化自由发展,但就连英国首相也曾引用此书发表过演讲:“无论你多么聪明,如果你不能够做到持续的努力和专注,如果你不能相信可以在困难中站起来,你将无法发挥你的潜力。”

这就是蔡美儿在书中反复强调的:工作、努力、相信你会成功、在困难中站起来继续。英国首相进而批判了英国很多“所有孩子都会得奖”的学校,引用了虎妈的那句“孩子们在高期待中更容易成长和变得出色”。

中国女孩的努力全世界有目共睹,她们的妈妈、我们中国的女性也一样。那么,东西方女性在成长中有哪些有意思的特点?我观察了很久,同时阅读了蔡美儿的书之后,做出以下的总结。

西方女性更多被鼓励“要自信”,

东方女性更多被鼓励“要内敛”

美国的教育史是一部不断鼓励孩子自信的历史 ,然而在我们的民族,尤其对女孩来说,“谦虚”和“内敛”才是真正的美德。

结果就是,在我们上一代留学的时候,他们大多是清华、北大毕业后拿到奖学金出国或者公费读研读博的人,他们告诉我,在讨论课上,常常听到美国人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虽然能自圆其说,却明显之前没做什么功课,也没有中国人聪明,可是他们敢说;而中国留学生做了很多功课,却不敢发言不敢表现。

到了我们这一代,留学低龄化,在国内最好的学校或者美国顶级私立高中接受过“预备”教育的中国孩子,基础扎实,不但语言流利,观点也鲜明且有逻辑性,可以说综合实力远远超越了上一代。但留学生里女性只占很小一部分。究其原因,成长过程中,在男生和女生得到同样的荣誉时,当明明做得比别人好的时候,女孩子有着“内敛”的枷锁,即使更优秀,也不敢表现。

优秀的女性都是如此,那普通的女性,就更加没有自信。然而,对于女生而言,拥有自信才是把事情做好的第一步。真正的自信和幸福来自内心,而不是外界的评价和社会标准。

我曾经和朋友去购物,她试穿一件衣服后在两个颜色之间犹豫不决,于是给我和售货员看男朋友的照片,问我们觉得这样的男生会喜欢哪件。售货员说:“重要的是,你自己穿上感觉怎样,只要穿上后你从内心感受到快乐,自然会让你更美丽。

我对这段话印象深刻,以至于每次看到大街小巷美妆不断打出类似“这款口红才是真正改变你人生”的广告语时,都想告诉商家:这些美妆没办法改变任何女性的人生,只有她们自己才可以。

西方女性更能与“不安全感”相处,

东方女性更愿意在稳定的“安全感”中慢慢度过一生

蔡美儿说,对比美国本土人,很多在美国的第一代移民父母,因为在异国他乡生活的不安全感,所以对子女产生了更高的期望。很多移民家庭的小孩往往正是因为这种不安全感,才会被鞭策不停地努力学习、进大公司、创业,不断做到最好。

然而在中国,安全感和稳定性的价值被远远高估,尤其是对女孩子。很多女孩子被所谓的“安全感”和“确定性”绑架着,绑架在一份无聊却稳定的工作中、一段不开心却确定的感情中。

可是,在这个飞速变化的时代,又有什么是真正稳定的呢?

举个例子,很多年轻女孩愿意选择去互联网公司工作,可是大多数父母和长辈在孩子才 20 岁出头就劝甚至还单身的她们为将来方便照顾孩子而打算,在她们抱怨工作无趣自己也没有实现价值时,父母会说:“没人真的喜欢自己的工作。”劝他们千万别放弃机关工作稳定的金饭碗。

与此同时,长辈们还会劝,赶紧找男朋友,结婚生子。在看到对方条件差不多时便开始催婚,理由是“时间不等人”,很多女孩多次抱怨对方无趣时,从父母那最常得到的回复是“激情总会回归生活”“没有人永远在家都是有趣的”,于是女孩子们在最好的年纪就放弃了探索自己真正喜欢类型的机会,选择妥协,结婚生子,甚至没有享受过“输得起”的青春优势。

与之相反,在西方社会,因为千禧一代有太多的选择,以至于大家眼花缭乱,用大多数的时间去考虑选择,而不是体会选择之后坚持带来的长期性的快乐。

比较而言,能够聆听自己的内心,与“不安全感”共存,自主做出选择并且坚持,才能获得内心真正的快乐。

西方女性更多被鼓励“享受当下”,

东方女性被鼓励“自律”“隐忍”和“延迟享受”

在我看来,西方女性如果能够懂得延迟享受、更加自律,确实更容易获得长久的幸福;而我们东方女性往往过度自律(多是因为社会、家庭,而非自己),如果能够稍微放松,偶尔学会及时享受,可能会更加幸福。

西方女性从小受到自由教育,尤其是如今的千禧一代,崇尚“将享受变成每一天的事”——她们不存钱,不会投资,只会“投资自己”,谈恋爱只在意当下享受,穿衣讲求舒适远高于外观,不愿意做一份无聊但能保证升职的工作,而是希望每天在追求梦想中得到快乐……这样的想法造成的结果有好有坏,一方面她们坚信自己从及时享受中得到了以“天”来计数,而不是上几代以“一生”来计数的快乐,却也因为变换和选择太多,难以享受到持之以恒和坚持忍耐之后带来的长久快乐,在 30 岁之后往往觉得有些空虚,及时享受也变成了“激情疲倦”。

而对于东方女性,隐忍是我们的美德,“幸福一辈子”的标准往往是有个幸福的晚年。我们毕业时为找工作做准备,找工作时为了今后家庭和工作的平衡做准备,恋爱为结婚做准备,结婚为了生子做准备,生了孩子就要考虑到他们上大学……我们延迟幸福,延迟享受,一路奔波总是不敢停下来,总想再做点“对以后有帮助的事情”,然后在人生的下一程再考虑享受。

我很好的朋友 30 岁那年遇到了真爱,两个人环球旅行,一路很开心,回国之后她和我说,虽然一切都很好,虽然才交往三个月,但如果半年内不结婚,可能就要分手,因为毕竟时间不等人,她年纪不小了。我当时不理解,她的感情本身没有任何问题,在一起的时候也很开心,为什么要为了急于进入人生的下一阶段,得到“稳定的幸福人生”,而放弃如今本来很幸福快乐的每一天呢?我不忍心看到这段感情就这样结束,就劝她再给自己半年时间,什么都不要想,屏蔽社会和家庭的压力,享受真爱本身带来的快乐,即使这是“即时的”快乐,在人生中也如此珍贵,至少值得尝试并珍惜。

半年之后,他们订婚了。

延迟享受在工作中也许是通往更高目标所需要的,但对于感情而言,能够过好每一天,才是幸福的根本,也许不会有人拥有真正“幸福的一生”,但很多人至少可以有很多值得回忆的“幸福的一天”。

书名 《从常青藤到华尔街》

 作者 刘佳妮 

出版日期 2020-4-27

作者简介 

刘佳妮,毕业于美国常青藤名校之一的布朗大学,获得应用数学经济、东亚研究荣誉双学位,毕业后担任布朗大学纽约区校友面试官。曾就职于美银美林投资银行部、麦肯锡咨询公司投资部门,也曾在中央电视台美国分部白宫组实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