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联合国前主席:中国人有种信仰5000年屹立不倒,西方人至今不理解

 gyx0880 2020-05-15

“信仰”似乎是一个很虚无缥缈的东西,西方人信仰宗教,信仰耶稣和耶和华,而在他们普遍的观念里,中国人是没有信仰的,或者说,没有那么虔诚的信仰。这是误解吗?当然是,对此,联合国前主席特维叟·莱特对于东方文化做了深入的研究。

特维叟对于中国文化很感兴趣,这源于他多次拜访中国的经历,以及他的外祖父曾居住在中国一段时间。对于中国人的信仰,他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解读。在接受德国一家电视台采访时,特维叟曾说过:“中国人并非没有信仰,而是觉得宗教的信仰太过虚无缥缈,他们更多的是信仰自己的先祖和故乡。”

中国人对于故土,确实有着难解的眷恋之情,“鸟倦飞而知还”,古时士兵出征,即使战死沙场也要收殓尸骨带回故乡;人们在外打拼,老去后仍旧希望回到自己的家乡;如果不能回去,曾经的人们也会将家乡的一抔泥土带在身边,表达对于故土的牵挂。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所以中国人才会有“落叶归根”的意识,对于养育自己的一方水土,那种血缘般的牵绊是西方人难以理解的。杜甫在《月夜忆舍弟》里写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身处异乡,远离故地,连月色都不似从前那般皎洁。

对于故乡的认同感存在于每一个华夏儿女身上,往小了说是一座城,往大了说就是一个国家。“炎黄子孙”将中国人紧紧相连,民族血脉也是一种无形的信仰,这种信仰从出生起即存在,深深印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骨血之中。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而对于先祖的信仰,则是和故土之情紧紧相连。中国独有的古老节日“清明节”,我们在纷扬的细雨中祭祖、扫墓、虔诚地跪拜在先人的墓前,祈祷先祖护后辈安康。有很多地方还会修祠堂、修族谱,特维叟对这种现象分析道:“中国人同时具有保守和奋进两种特质:一边守护着祖先,一边为家族争取更大的荣耀。”

对于中国人来说,一个人的成就不止属于个人,而是可以“光耀门楣”、“告慰先祖”,这种荣耀感也是信仰中的一环。“在中国人的意识中,自己和故乡、祖先、国家都是一体的。”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对于西方人来说,死后要魂归故里、节日要虔诚祭拜先祖、成亲要拜天地与高堂……这都是他们无法理解的,因为这是中国人独有的信仰,这种“情怀”让中国人有了敬畏,有了信念,有了传承,也产生了勤劳善良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特维叟还表示,“如果你担心无法被中国人接受,只需要记住两点:尊重他们的祖先,尊重他们的故乡。”他将这种信仰称为“根源式崇拜”,这也是中华文化最具有魅力的地方。这种伟大的信念可以支撑着中国这个泱泱大国传承五千余年,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发生断裂的文明古国,这种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其他国家永远无法企及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热点新闻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