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告别“爱生气”的自己

 木言禾四毛 2020-05-15

天气又拉下了脸,黑乎乎的,憋气不出的。天尚有阴晴,何况人乎?我也是个脾气不好,动辄生气的人,小心眼、犯心思、爱计较、抓话把子、抓小辫子,以往总是在林林总总的小事上生气。所以,在2012年的时候,就给自己写了条励志语放在经常看到的地方:“与其把精力放在家长里短、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上,还不如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以此求得逐步改变,现在感觉还是进步一点点。当然,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还是免不了像这天气一样,出现个阴天。

发现生气都是自己找的,没有人愿意惹你生气,没有人愿意看你阴沉脸色。生气是不理性的表现,大多是读书不够,修养不到,涵养不好,自控力不足。生气也是情商不高的表现,经常因为不会圆人语、体人心、说套话,以及看问题片面性,而导致无原则地生气。生气还是心理不够健康的表现,通常看不惯别人,喜欢挑剔别人毛病;通常自以为是,不愿意承认错误或接受批评;通常翻葫芦倒马,爱翻陈年旧账,爱说家长里短,爱纠只言片语,爱以己长说人短,爱记人仇忘人好。生气往往是耐不住寂寞,想引起别人关注,提醒别人重视,还喜欢把自己摆在中心。所以,生活平静了,就想搅动一江春水;没有事时,就想三想四,挑起是非争执,说到底就是想找气生。

不做无原则的生气,一个人不生气是不可能的,关键是值不值得生气,如果天天因为家长里短、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生气,不仅没必要,而且不值得,有损个人形象、威信和圈子和谐。生气容易收气难,一次无原则的生气不仅将导致一个阶段、时期的“断气”,恢复气场、气势往往需要花很多时间,下很大功夫,还会对自身健康造成影响。身体健康是心理和身体的健康!但是,在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问题上,当生气时应生气,以严肃的态度、斗争的精神,生气的外在表现,警示后果很严重。这种生气诉求明确、程度可控,不失大丈夫仁义礼智。生气把握不好,常常出在原则确立上,大与小、远与近、长与短、高与矮,各人各见,难以统一,大致来讲,无损人格道德,无违人伦常理,无害他人利益,无悖诚信礼义,都没有必要为一言不合、一行不当而生气。具体地讲,凡是用钱能够解决的问题不必再争,凡是过去的事情没有必要抓住不放,凡是对说了过头话、一时气话、一句错话,而不是真的付诸行动的,也没有必要纠缠不休。人那能不犯错误,因为自己或者因为他人犯了一点错误就生气,实际就是对自己或对他人的不友善。我还给自己写过一句话:“如果总是在所犯错误中纠结、徘徊、唉声叹气、不能自拔,就永远无法走上新征途,焕发新活力,创造新辉煌!”告别生气,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