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侬电影随笔(字上观影):婚姻的尴尬

 金侬 2020-05-15

  

         婚姻的尴尬

     ——《外欲》

                      文/金侬

  导演:佛森-欧兹派特

  主演:乔凡娜-梅诺欧娜、雷欧-波瓦、菲力浦-尼古诺、马西摩-吉洛提

  荣获:意大利奥斯卡最佳影片等十二项大奖、捷克卡罗维法利最佳影片等多项大奖

  一条狭窄的街道,左边楼房上住着一户人家:一对夫妻和两个孩子。妻子乔凡娜是一个养鸡场的会计,丈夫菲力浦是一个时不时失业在妻子看来没什么出息的男人。

  街道右边楼房上住着单身汉罗伦兹,他年轻英俊,是一家银行的职员,且马上就要升任银行经理。

  这两户人家的窗口正好对着。每当晚幕降临,在厨房操持家务的乔凡娜总忍不住要往对面的窗户眺望,浮现在灯光里的罗伦兹,竟时不时地激起了她无尽的遐想。

  乔凡娜这样做情有可原。结婚九年,虽已过了可能致命的“七年之痒”,但“审美疲劳”绝然是避免不了的。如果丈夫的事业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倒也罢了,事实恰恰相反,这一根家里的顶梁柱连半边天都撑不起。

  这是乔凡娜在感情和家庭上的失望。在工作上,她同样也没有好心情。养鸡场的工作是何等的枯燥乏味,乔凡娜根本提不起兴趣。她的兴趣是做糕点,把各种各样的果脯像插花一样地镶嵌在松软的奶油里,先别提满屋诱人的香味,就是看着花团锦簇般的图案,她也满心欢喜。

  可惜,她喜欢的事做不了,不喜欢的事却偏要做,你说,她能有好心情吗?没好心情看谁都不顺心,当然丈夫注定是她寻衅的对象了。所以,她动不动就跟丈夫吵架。吵完架情绪更不好,看什么更不顺心,她就更想吵。从此,循环往复,家无宁日。

  这种状态下的女人最会想什么?想要是有一次再嫁的机会就好了。既然想再嫁,肯定会寻觅对象,那个出现在对面窗口的帅哥进入她的视野,当是上天的巧安排。

  现在摆在编剧面前的任务,便是如何让这一对男女碰面认识。编剧想了一个招儿,设立了一个失忆迷路的老人,因为要把这个老人送回家,乔凡娜与罗伦兹认识了。

  俗话说:男追女,一堵墙;女追男,一张纸。乔凡娜既然隔着一条街都对罗伦兹春心萌动,走近了不做出点事来,便太对不起观众了。

  于是,差不多许多观众都会想到的那一幕出现了:罗伦兹找一借口把乔凡娜带到了自己的家。就在两个人如干柴烈火般开始互相燃烧的时候,乔凡娜猛一抬头,看到了自己家的那一扇窗户,她的表情一下子就变了。

  我要说这是这部电影拍得最有韵味的一个镜头,整个电影因这个镜头而增色。听我慢慢陈述理由。

  乔凡娜没有抬头看自个儿家窗户的时候,她已经很投入地准备献身了。为什么一抬头,她的神情就变了呢?我以为这种变化源于乔凡娜改变了空间的位置。

  都说岁月会在人身上留下痕迹,这指的是时间对人的作用。其实,空间的变化对人的影响也非同小可。同样一个人,换一个空间生活,甚至世界观和人生观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乔凡娜过去只站在自己家的空间角度看罗伦兹,她觉得罗伦兹很有魅力,于是产生了一种想冲出这个家庭的“外欲”。现在,她站在别人家的窗口再看自己的家,另一种新的“外欲”又产生了,那便是对组建了九年的温馨之家的深情眷恋。

乔凡娜刚开始注视自己家窗口的时候,她看到的仅仅是黑魆魆的窗洞,没有灯光也没有人影。不一会儿,灯开了,菲力浦带着两个孩子走进了厨房,他好象在喂孩子们吃什么东西。孩子们在争抢,菲力浦极有耐心地说服和劝解。看到孩子们与父亲如此亲热,乔凡娜怎么可能无动于衷?

现在,观众都能体察到她的心情了:站在相反的空间角度,透过夜色眺望对面的窗户,看到这么一个慈爱的父亲和那两个可爱的孩子,她会不会又被这个充满家庭快乐的场景所吸引,继而对菲力浦想入非非呢?

  老婆是别人的好,这可能是许多已婚男人的幻觉;对于已婚女人来说,她们未尝也没有这样的误区:别人家的老公比自己家的好。这两种观点都是站在自己家的角度看才得出的。要是像乔凡娜那样站在别人家窗口看呢?得出的结论正好是:老婆是自己的好,老公也是自己的好。

  还是将婚姻比喻成“围城”好。城外的人想进来,城内的人想出去;等到真进来和真出去了,又觉得还不如不进来和不出去——这边看过来和那边望过去,都会有觉得不能割舍的东西。

这就是婚姻的尴尬。

——原载《大众电影》杂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