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日英雄周极明遗骨返乡:“漂泊”72年归故里

 lee168 2020-05-15

2010年1月28日,周传慧在儿子、儿媳陪同下,由成都乘机抵达太原机场,并被赵亚飞接到左权县。29日,在相关工作人员陪同下,周传慧前往上口村赵亚飞家认领烈士遗骨。

赵亚飞戴着一双白手套,将烈士遗骨放进木箱里,用红布将木箱包裹好。同时,将一块锈迹斑斑的怀表,小心翼翼地交给泪流不止的周传慧。而此时,已有不少群众来到赵亚飞家门口,他们自发组织了锣鼓队,敲锣打鼓、燃放鞭炮为烈士送行。满怀感激的周传慧,拿出一些钱感谢赵亚飞和上口村村委会,却都被退回。赵亚飞说:“我帮烈士寻找亲属,让烈士回归故里,不是为了钱。”上口村村委会主任李光明说:“周极明烈士是为了保护我们上口村群众牺牲的,我们决不能收他女儿的钱。”

在认领烈士遗骨时,在场的人惊奇地发现烈士头骨的后脑勺处,有两处凹进去的裂缝,头骨靠太阳穴处还有一个小洞!上口村八旬老人马福增回忆说,1942年2月21日晚,“朱杰民”为了掩护村民突出重围,和20余名日军搏斗,身负重伤的他倒下了又站起来,顽强地奋战。他的头部被刺刀刺伤,还中了一枪,最后倒在了血泊里。“后脑勺处的两处裂缝,是被刺刀刺中的,太阳穴的小洞是被子弹打中留下的。'朱杰民'牺牲后,就埋在赵亚飞家的房屋下。”当年埋葬周极明烈士时,马福增也参加了。

周极明牺牲后的1942年3月23日,晋东南鲁艺分院为周极明及一起牺牲的3位艺术家烈士开了追悼会。朱德总司令为他们撰写挽联:

从军杀敌,以笔当枪,正义宣传,参与政治战;为国牺牲,血花齐洒,英雄楷模,是为艺术光。

在重庆,周恩来副主席向周极明的父亲周奉章发函慰问。3月28日,《新华日报》刊登了“艺术家的国殇”,记述了周极明等烈士的生平和壮烈牺牲的事迹。

“漂泊”72年英烈回归故里

2月2日下午,合川区殡仪馆哀乐低回,大门处悬挂着一条“迎接周极明英烈回归故里”的横幅。抗日英雄周极明烈士遗骨回归故里安放仪式在这里举行。来宾们佩戴白色的胸花,迎接这位“漂泊”72年的英烈回归。当合川区史志办副主任杨成术与区民政局优抚科科长罗孔杰将裹着红绸的烈士遗骨缓缓抬进合川殡仪馆时,现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安放仪式上,合川区副区长彭洪森说:“周极明烈士是我们合川人民的优秀儿子,他在国难当头之时参加八路军,用身躯保护群众,用音乐鼓舞士气,他那为国捐躯、英勇抗敌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合川人民奋发图强,他是我们合川人民的骄傲。”

从1月28日离开合川至2月2日将烈士遗骨接回来,杨成术和罗孔杰连续在外奔波了6天。周极明烈士的女儿周传慧及儿子、儿媳由山西乘机回四川时,烈士遗骨则由他俩带回合川。

“我捧着烈士遗骨,深感责任重大。”杨成术说,那几天他和罗孔杰带着装有烈士遗骨的旅行箱东奔西跑,办理相关事宜,不敢有一丝松懈,即使是晚上住旅馆睡觉、白天到餐馆就餐,也得把装有烈士遗骨的皮箱放在身边,生怕把烈士遗骨搞丢了。罗孔杰说:“陪伴烈士回归故里,既是我们的职责,又是我们的荣幸。”

据悉,带遗骨乘飞机,一是要经过民政部门审批,二是上飞机时要开箱安检。事先,左权县民政局已出具证明,允许杨成术与罗孔杰携带烈士遗骨乘机。到了机场安检处,当他俩递上民政部门出具的证明、接受机场方面的开箱安检时,安检人员一见了烈士遗骨,忍不住向烈士遗骨敬了一个礼!“抗日英雄在外面'漂泊'72年,今日乘坐飞机回家,这也是我们民航部门的荣幸!”机场安检人员的话,让在场的人感动不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