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奇的猎手,初识蜘蛛

 hl1bwcdm 2020-05-15

神奇的猎手,初识蜘蛛

颜亨梅

园蛛科金蛛属的圆网和支持带

园蛛科金蛛属的圆网和支持带

蜘蛛为人们所熟识,不论是在住宅中、农田里、树木上、草丛间、土坯石块下、洞穴内,还是在水边或水中,都能经常见到它们的踪迹。据统计,全球已知有约4.8万种蜘蛛,我国有5 084种。

所有的蜘蛛都能纺丝,且绝大多数蜘蛛有结网的习性,如庭院中常见的园蛛和住宅中的温室球腹蛛等;也有一部分蜘蛛不结网,如在窗台上游走的蝇虎(跳蜘蛛)和趴在墙壁上的巨蟹蛛等,尽管它们不结网,但仍然是名副其实的蜘蛛。

然而有一些人们习惯称之为蜘蛛的,却不是真正的蜘蛛,如寄生在棉花植株上的棉红蜘蛛和柑橘叶片上的橘红蜘蛛,它们实则是螨类。螨类的主要特点是体躯通常不分节,头、胸和腹部愈合为一体。 


奇特的外形


南美洲巴西的一种捕鸟蛛

蜘蛛的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两者之间由腹柄相连。头胸部不分节,腹部除原始类群具有分节的骨片外,其余皆不分节。

头胸部有6对附肢,依次为螯肢、触肢和4对步足。其中,螯肢呈钳状,毒腺位于螯基或头胸部,毒腺管穿过螯基、螯爪,开口于螯爪的背侧近顶端约2毫米处,便于第一时间向猎物注入毒液;触肢为足状,雌、雄成体的触肢形态有别。

蜘蛛外形图

腹部由胚胎时期的12个体节愈合而成,无步足,后端的纺器和筛器(部分种类有筛器)等由附肢特化而成。多数蜘蛛有3对纺器,少数种类有1对、2对、7个或4对不等的纺器。

纺器数目与排列

筛器是纺器前端中央的一块横板,分为完整和带分隔两类,如蛛科和卷叶蛛科有完整的筛器,暗蛛科和隐石蛛科的筛器有分隔(一个将筛器分为左右相等的两部分的纵隔)。

上:纺器与舌状体,下:纺器与筛器

筛器上有许多纺管,数目因种而异,如卷叶蛛科园叶蛛属的完整筛器上有500个纺管,隆头蛛科线纹帽蛛的半片筛器上就有4 800个纺管,可见由筛器纺出的丝是极其纤细的。这些丝是组成有筛器蜘蛛网上丝带的成分。

蜘蛛的个体大小差异悬殊,小的不及1毫米,大的可达60~110毫米(如捕鸟蛛)。


顽固的生活方式


顶开活盖,爬出洞穴

尽管蜘蛛的生活环境多种多样,但生活方式基本上可归为两类:一类是占据一定的空间位置,过着守株待兔式的生活,称为占座型,包括穴居类、结网类和营巢类;另一类过着游走捕捉猎物的生活,虽然其游猎区域也占有一定的空间,但只是暂时性的,并非固定的领域,称为游猎型。

01

有不动产的穴居类蜘蛛

蜘蛛的几种洞穴

根据占据的空间位置的来源,穴居类蜘蛛又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自挖洞穴。

以七纺器蛛为例,其洞口有1个活动盖板——由蛛丝和土粒结成的圆饼状结构,在干旱时节,此盖因失水发白,颜色与周边土壤不同,故清晰可辨;洞壁布满蛛丝,洞深10~15厘米。七纺器蛛潜居洞中,将盖顶部分顶开窥视洞外,如见猎物,则跃出捕食之。

大多数螲(dié dāng,一类穴居地下的蜘蛛)的洞穴也有呈煎饼状的活盖,由丝和泥分层交织而成,洞壁布有薄丝,洞室似木塞状,洞的周围为泥土或杂草所掩蔽。

有些营穴居生活的蜘蛛虽然洞口无盖,却可以用自身硬实的腹部末端像盖板一样塞住洞口,外观与周围环境极为相似,难以辨认。当昆虫误踏其上,蜘蛛的身体立即降落穴中,昆虫随之陷入而被捕食。

地蛛的洞穴也没有盖,其织造的网巢看起来像一只长筒袜,长度18~52厘米;一般为灰褐色,内侧摸起来有人类皮肤的质感、外表疏松,仅有1/3~1/2位于地下,其余部分在地表之上;附着于松树、杉木或其他灌木的树干基部,有些在梯田田埂的草丛间。

地蛛蛰伏于洞穴的地下部分,并且可在网巢内自由上下,当有昆虫或其他小型动物在网巢外侧活动时,地蛛会立即爬到该位置,以螯肢破网、咬住猎物并将其拽入巢内。

硬皮地蛛的体形较地蛛大,网巢相对较短,看起来像个吊罐,长10~12厘米,直径约2厘米,不露于地面,仅洞口边缘突出地面几毫米,似井围子。这种洞穴既是住所,又是捕猎的陷阱,洞口的蛛丝有保护洞穴和传递猎物触动蛛丝信息的功能。

一只穴居狼蛛正从洞穴中爬出

以这种方式生活的还有捕鸟蛛和穴居狼蛛,成蛛的洞深39.8~58厘米,它们白天伏于洞穴内,夜晚出去捕猎。但它们的早期若蛛(蜘蛛幼体)并不会挖洞而居,而是隐居于地面凹陷处,随着龄期增多,才开始挖垂直洞,转入穴居生活。由此可见,洞穴蛛有可能是从营地面生活的祖先演化而来的。

虎纹捕鸟蛛的洞穴

第二类穴居类蜘蛛并不会挖洞而居,而是栖居于自然界中现成的山洞、树穴、老城墙凹陷处和岩穴之中,如弱蛛和泰莱蛛(又名无眼蛛)。

02

以网为家的结网类蜘蛛

绝大多数蜘蛛结网而居,蛛网不仅是其住所,也是捕猎的工具和生存繁衍活动的舞台。由于蜘蛛的栖息生境不同、生活习性各异等诸多原因,蛛网的种类也各不相同,从原始而简单的几条放射丝布于洞口,到具有三维空间的复杂网型,形状不一、变化多端。

少数种类的蜘蛛虽有纺器且能纺丝,但丧失了结网的习性,如球蛛科的锥腹蛛寄居于其他蜘蛛的网上;拟态蛛科的蜘蛛也不结网,而是袭击其他定居型蜘蛛(如皿蛛和球蛛)并猎食它们,但不会占有蛛网。

03

非洞非网的营巢类蜘蛛

迷宫漏斗蛛在草叶间结出上宽下窄的漏斗形丝巢

营巢作为居住地、隐蔽所和产卵处的蜘蛛,既有占座型的也有游猎型的。巢形包括古钱形、管状和钟形,等等。

古钱形巢

巢圆而扁,直径3~5厘米,巢的周围有8~10根粗丝固着于墙壁上。蛛丝分层编织,丝层随蜘蛛的蜕皮次数而递增,成蛛的巢常有数层,雌蛛隐居其中产卵越冬,如拟壁钱科壁钱属的巢。

管状巢

巢呈管状,深入墙壁裂缝,或窗棂与墙壁间隙内,巢口朝外,周围蛛丝稠密,向四方辐射固着于墙上,如管网蛛属的巢。

钟形巢

用蛛丝黏以砂粒做成钟形巢,巢的上端有粗丝悬挂于岩壁或凹陷的上壁,钟口朝下,巢的下端有放射状蛛丝固着于凹陷的下壁。蜘蛛隐匿于巢中,所产的卵囊藏于巢内顶部,如球蛛科希蛛属的巢。

就营巢的底物而言,有在植物叶片上做巢的。

奇异盗蛛(雌)用蛛网将蕨类植物的

叶片包裹住,让幼蛛在里面安然成长

如卷叶蛛科的猫卷叶蛛(Dictyna felis)会编织一个天幕式的丝巢,四周伸出粗丝,扣住叶子两侧缘使叶面稍呈弧形,蜘蛛隐伏于内;

粽包管巢蛛(Clubiona japanicola)将稻叶折叠成长粽子状,结巢其中作为居室;

有些红螯蛛会将稻叶卷成菱形粽子状;

也有隐居于枯叶住室者,如球蛛。

还有在石下作巢的,如类石蛛和桓蛛在岩石或乱石下作管状巢,两端开口,从管口引出放射丝以探测猎物;

平腹蛛科的巢形如白茧,呈带状。

水蛛科的蜘蛛在水中水草间作钟形丝巢,配有封闭的带状产卵室。

04

四方“化缘”的游猎型蜘蛛

这类蜘蛛无固定的居所,它们游走猎食,常见于树干、枝叶和花冠上的有蟹蛛科、跳蛛科和逍遥蛛科的种类;

游走于灌木、草丛间者有猫蛛科、跳蛛科、蟹蛛科和盗蛛科的种类;

游猎于地表面者有狼蛛科、盗蛛科以及少数平腹蛛属、花蟹蛛属、水狼蛛属等种类;

一些盗蛛科和狼蛛科蜘蛛可以依靠水的表面张力,涉猎于水面和短暂潜水。

可潜水猎食的水狼蛛


独门绝活——抽丝和结网


蜘蛛与其他节肢动物最大的不同是蜘蛛独具纺器,由纺器和后足协调抽丝布网。蜘蛛在整个生命周期都能生产、纺出和利用蛛丝。

从生态学角度而言,蛛丝和蛛网在蜘蛛的生命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搭建网、穴、巢和荫蔽所等住所;在生殖季节,雌蛛造卵囊,雄蛛结精网;捕食时,帮助捕捉和捆缚猎物;运动时,抽出拖丝、下垂丝和附着盘等蛛丝辅助运动,并可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

根据功能,蛛丝分为六种类型。

第一种,拖丝。当蜘蛛受惊下垂、游猎捕食或飞航飘荡时,会随时随地拖着一根丝。这根丝实则由两根或几根丝组合而成,既是蜘蛛行动和复位的轨迹,又是其飞航的载体。拖丝又称安全丝,结网型蜘蛛的圆网框架就是由拖丝组成的。

第二种,捕带(膜带),用于捆缚猎物,使之无法动弹、逃遁,如球蛛科用捕带捕捉昆虫。

第三种,附着盘,是拖丝、悬丝的起点或终点,呈盘状结构,由许多纤细而卷曲的丝组成。当蜘蛛在一定范围内活动时,以附着盘固定于相对稳定的物体上,作为完成多种行为的支点。

蛛网的起点或终点——附着盘

第四种,游丝,是一种极细的拖丝。靠游丝进行扩散是蜘蛛的一个重要特性。蜘蛛的幼体先爬到高处,然后其腹部向上翘,从纺器中抽出细长的游丝,随着上升的气流,蛛丝和蛛体腾空而起。期间,蛛丝逐渐拉长,当此丝脱离某固着物后,蜘蛛便可在空中飘游、飞航,故名游丝、天丝。

第五种,黏丝。结圆网的蜘蛛的丝是螺旋状的,富有黏性和弹性(伸缩性),用以粘住猎物。

第六种,支持带。似缎带结构,由两根或以上的纵向丝及有捆缚作用、有黏性且横向排列参差不齐的黏丝组成,故其不仅有支持功能又可粘住猎物,在金蛛、艾蛛和有筛器蜘蛛的丝网中常见。

一般来说,蜘蛛网是由上述类型的蛛丝编织而成的;丝网的结构与形态多种多样,有皿状的、帐篷状的、漏斗状的和车轮状的;不同种类的蜘蛛有本种特定的网型,在野外可以根据网的类型来判断结网蜘蛛的类别。

蜘蛛织网的本领非常高超,乍一看杂乱无章,实则都有一定规律,并与其捕食行为及周围的环境紧密联系。


会“飞”的蜘蛛


抽丝飞航,可以说是蜘蛛在整个地球生物圈中的独家本领。

正如前一节中描述了游丝及其在蜘蛛扩散中的作用,每当风和日暖,晴空万里的秋季或蜘蛛繁殖季节,人们都能见到成团的游丝载着蜘蛛幼体在空中飘游。

这些游丝互相搭缠成丝团,没有翅膀的蜘蛛靠这种行为得以分布到高山之巅、海中岛屿,科学家称这种行为为飞航。

现已查明,占座型和游猎型蜘蛛都能抽丝飞航,如园蛛科、皿蛛科和球蛛科等结网型蜘蛛,狼蛛科、盗蛛科、平腹蛛科、管巢蛛科、蟹蛛科和跳蛛科等游猎型蜘蛛。

它们随风飘荡,这就是蜘蛛踪迹遍及全球的奥秘,也是“神奇猎手”的独门绝技!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本文选自《大自然》杂志2020年第03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