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光帝师

 zqbxi 2020-05-15
1766乾隆31中进士,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
1767乾隆32 
1768乾隆33 
1769乾隆34授予翰林院编修(正七品)
1770乾隆35 
1771乾隆36命在上书房行走,充陝西鄉試副考官
1772乾隆37充會試同考官
1773乾隆38署日講起居注官
1774乾隆39提督广西学政;充廣東鄉試正考官
1775乾隆40 
1776乾隆41 
1777乾隆42 
1778乾隆43 
1779乾隆44充順天鄉試同考官;同年为《池州府志》撰序
1780乾隆45任太常寺丞兼国子监司业(正六品);充江西鄉試正考官
1781乾隆46迁翰林院侍講(从五品),转翰林院侍讀(从五品),旋升侍講學士(从四品)。
1782乾隆47任日講起居注官
1783乾隆48提督湖北學政;充廣東鄉試正考官
1784乾隆49转翰林院侍讀學士(从四品)
1785乾隆50 
1786乾隆51 
1787乾隆52 
1788乾隆53迁任詹事府少詹事(正四品)
1789乾隆54 
1790乾隆55因病卸职回青阳







1796        嘉庆1        朝廷举行千叟宴,懿修应诏参加。嘉庆帝赏赐他御制诗刻、玉鸠杖、文绮
1797        嘉庆2       
1798        嘉庆3       
1799        嘉庆4       
1800        嘉庆5       
1801        嘉庆6       
1802        嘉庆7        起复为通政司副使(正四品),七月,转詹事府少詹事(正四品),迁光禄寺卿(从三品);十月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从二品)
1803        嘉庆8        擢升为礼部右侍郎(正二品),兼提督顺天学政;旋转礼部左侍郎
1804        嘉庆9       
1805        嘉庆10        转为督察院左都御史(从一品),旋擢为礼部尚书(从一品),管理户部银、缎、颜料三库事務
1806        嘉庆11        充經筵講官
1807        嘉庆12        充任上书房总师傅
1808        嘉庆13        充殿試讀卷官
1809        嘉庆14        加封为太子少保(加衔),己巳万寿恩科会试正總裁
1810        嘉庆15       
1811        嘉庆16        充殿試讀卷官
1812        嘉庆17       
1813        嘉庆18        年七十八,致仕
1814        嘉庆19       
1815        嘉庆20        八十岁时,朝廷赐寿,嘉庆帝解下身上的佩囊赐之
1816        嘉庆21        懿修去世,派庆郡王永璘前往,赐奠茶酒,赐溢"文禧"(字仲美、勖嘉、春敷、春甫,号春圃,室名:校經齋)





王文僖谦谨
  王文僖公懿修,青阳人,立朝四十年,持躬谦抑,从不与人忤。尝入朝,每过门,必谦让许久。成哲王厌其烦,曰:「此朝廷政门,非先生居室,无容久逊。」皆大笑。任学政时,每封事,必检阅数日,始拜发。一日,拜折后,偶忆其中脱一字,大诧曰:「吾命休矣!」终日恹恹,无人色。逮批折回,神气始定。





嘉庆壬申癸酉间,王文僖公懿修与门生铁冶亭铁保同为礼部尚书,而左右侍郎则英煦斋师及胡西庚长龄、秀楚翘秀堃、汪瑟庵廷珍四先生,又皆出冶亭先生之门,同堂六人,衣钵相承。时有“水部三堂三鼎甲,春官六座六师生”之对,亦儒林佳话矣。

  嘉庆中,余在礼部,有同官二人:一为罗静贮志谦,一为唐修庭业谦,皆楚南人,同人每合称为“谦谦君子”。时大宗伯为穆克登额公,少宗伯为今阁老穆鹤舫彰阿、文远皋宁、王莲府宗诚三先生。凡公牍中列衔平写“穆穆文王”四字,余谓此可与“谦谦君子”作对矣。


黄钺赠王懿修寿联

       嘉庆乙亥二月三日,上命王莲府少宗伯诚,为其父文僖公懿修豫称八旬之觞。黄左田尚书钺赠联云:       谢恩孙代趋朝杖  上寿儿归听讲筵





题醒园图
卜筑新堂绿野如,
芙蓉溪畔谪仙居。
家声试朔平泉记,
手泽犹存种树书。
最爱清闲对琴鹤,
未访磊落注虫鱼。
名园自是迥翔地,
辛苦贻谋庆有余。

仙才未合住岩阿,
数亩园如传舍过。
宦迹共瞻星使远,
文心应贮锦囊多。
春风海外新桃李,
素业山中旧薜萝。
此日堂阴真济美,
胡良遥接潞河波。




九华山
拔地千峰秀,
盘空万笏分。
岚光晴滴翠,
花气暖蒸云。
顽石听经惯,
仙禽捣药勤。
一筇寻旧约,
差免北山文。






五云村位于五云镇南端,105国道旁,距赣州市区仅17公里,交通便利,区域优势明显,是全镇人口较集中的村之一。
     五云村历史悠久,为千年古村,自古为乡镇政府驻地,五云集市所在地,村内至今保留有古桥、古榕、古庙、古驿道。古桥为五云桥,原称五眼桥,始建于明代,五云镇因五云桥而得名。清提督广西、湖北学政,时任广东主考官的王懿修携家眷路过于此,曾漫游古桥、古榕、古庙、古驿道,叹古村之灵性,认为 “五眼”粗俗,立桥仰望,见头顶飘有五色祥云,遂改“五眼”为“五云”,并赋诗一首:

五云桥畔看花时,
独发春荣富贵姿,
玉树瑶琳原有种,
双飞紫燕占高枝。





翁方纲,字正三,顺天大兴人。乾隆十七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二十四年,充江西乡试副考官。二十七年,充湖北乡试副考官。二十九年,督学广东,凡三任。四十四年,充江南乡试副考官。四十六年,擢国子监司业,寻迁洗马。四十八年,充顺天乡试副考官。四十九年,迁少詹府少詹事。五十一年,督学江西。五十五年,擢内阁学士。五十六年,督学山东。嘉庆元年,赐千叟宴及御制诗珍物。四年,左迁鸿胪寺卿。十二年,重宴鹿鸣,赐三品衔。十九年,重预恩荣宴,赐二品衔。二十三年卒,年八十六。





春敷宗伯蒙恩赐宋文同山水画轴属为赋诗
尚书春侍文房燕,珥笔题诗动天眷 。
禁林赐幅好溪山,不数彭城韈材绢。
披图识是文与可,笔笔茆兰铁钩锁 。
持向苏斋索我诗,梦到春江同泛舸。
绢边纪赐不敢题,文家丹篆压古绨。
弆藏略辨墨林记,杙阁何处来山栖。
石室先生谁与同,拓窗云卷诸青峰。
小桥淙淙新过雨,茶话欵欵开诗筒。
晚霭昔看山谷书,沧洲曾箧仙井无。
江天旷莽相对语,主客那配文与苏。
傥知今日赏奇者,青阳叟共苏斋徒。
君不见西陂宋尚书 ,竹垞朱检讨 ,笑启香厨成二老。
亦有过庭才子迭品评,肯让前贤擅文藻。
九华更起赐书楼,又借溪山谋画稿。

王春敷宗伯八十寿诗四首
宗伯生日在十月,奉旨諏吉為祝,詞臣罕有。
箕畴敛锡笃生申, 还荷恩光作庆辰。
八秩尚書恭拜賜 ,万年天子贲新纶。
史编从古荣难遘,词苑于今瑞罕臻。
特选韶华迎丽日,夹钟暖律是长春。

翠耸青阳九点烟,蓬壶海绿十洲前。
翰詹重望推宗伯,父子同时画集贤。
政事文章充道气,门墙著录富经传。
斗台照耀星辰上,合作初春百福圆。

绮文捧下锦云章,珍赐骈罗出尚方
佛现鬘华来宝相,恩教如意侑霞觞。
虔依讲幄赓扬处,叩近天颜喜色旁。
昨日画图趋直地,孙儿扶侍更辉光。

梅舫午堂先后诗,同朝老辈继公谁。
集编一品神仙录,家有千秋世泽垂 。
福厚与年加益进,步行胜我健难追。
黄庭息息观心法,日浴丹田养玉芝。

       予於春甫同館心交者四十餘年,春甫嗣君蓮府為吾女壻又二十年矣。父子相繼入翰林,相繼掌邦禮,蜚英騰實於六藝之圃,將有以大闡其家學,而今則首以先生之制舉義為急,是可以敦士風而作之式也。春甫之為學也,必敬稱其庭聞;其視學楚粵也,奉先生杖屨如在家塾時。奉先生之教以教子,以教多士,而今日校讐是編者,即昔所課孫也。其文不為新奇,不騖時習,其結撰一以經為骨,其詮義一以注為宗使人讀之依然寒窻燈火之風味,而無嗜異之趨,使人忘其子若孫,膺膴仕而柄文衡者,把卷傴僂,如見先生粗衣蔬食作經笥老儒生, 而不知其服綸誥、光閥閱也。此一編也,豈惟諸曾孫以下世守之,抑可以興起士林,封植角弓,以弗諼永譽,則區區弁言何足以道其什一也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