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国国葬第一人是蔡锷?错,真正第一人是这位存在感很低的女子

 夜读史书 2020-05-15

国葬是以国家名义为有特殊功勋的人举行的葬礼,是一种规格极高的葬礼仪式,代表了国家对逝者的高度崇敬。1916年12月18日,第一部《国葬法》诞生。次年4月12日,当时的北洋政府在长沙岳麓山为爱国将领蔡锷将军举行国葬。因此,蔡锷也被后世认定为是民国历史上的“国葬第一人”。然而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蔡锷应该是《国葬法》颁布后举行国葬的第一人,而在《国葬法》颁布之前,有一位女子去世后也获得了国葬的殊荣,这位女子名叫叶赫那拉·静芬,也就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太后——隆裕太后。

隆裕太后在历史上的存在感很低,但她却有个无人不知的姑妈——慈禧太后。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后钦点自己的侄女静芬嫁给光绪皇帝,成为大清朝的隆裕皇后。不过,光绪帝并不满意这桩包办婚姻,因此对待隆裕皇后极为冷淡,夫妻二人形同陌路。

后来,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相继离世。由于光绪帝没有自己的子嗣,因此皇位便传给了醇亲王载沣(光绪帝的五弟)之子爱新觉罗·溥仪,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末代皇帝。隆裕皇后则升格为隆裕太后。当时小皇帝溥仪还未满三岁,所以隆裕太后便以“兼祧母后”的身份开始垂帘听政。

隆裕太后从小生活在锦衣玉食中,成年后嫁给光绪帝,久居深宫,几乎毫无政治经验。当时的清王朝已到了风雨飘摇之际。隆裕太后初掌政权便遇到了这么一个“烂摊子”,以她的能力自然无法应对。结果仅仅过去了三年时间,清朝便走到了历史的尽头。然而就在清朝灭亡的最后一刻,一辈子平淡无奇的隆裕太后在有意无意间却干了一件功在千秋的大事。

宣统三年(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并迅速席卷全国。当时摆在隆裕太后面前有两个选择:一是采纳大部分满清宗室王公的建议,与南方革命军拼个鱼死网破;二是同意让皇帝溥仪和平退位,以此换取清室优待条件。最终,隆裕太后经过多方面利弊权衡后,于1912年2月12日颁布了《清帝退位诏书》,从而避免末代王朝最后的血雨腥风。

有人可能会认为,当时清朝已基本完蛋,根本无力对抗革命军,所以隆裕太后选择让小皇帝退位只是识相的选择,算不上什么功劳。这种观点其实太过苛刻而且非常狭隘。当时清朝确实已到了无力回天之际,但俗话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清朝统治中国二百多年,真要在最后关头破罐子破摔的话,也绝非毫无抵抗能力。如果清朝统治阶层为了一己私利要顽抗到底的话,真不知又会造成多大规模的生灵涂炭。

更重要的是,隆裕太后退位让国的这一决定对中国版图完整作出了无法估量的历史贡献。中国历代王朝在最后阶段往往都会出现割据政权林立,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可是清朝统治者选择了和平退位,将清朝统治下的领土和万民都交到了其继任者的手中,从而最大程度上避免了乱局出现。“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光凭这一点,无论怎么称赞隆裕太后的贡献都不为过。

隆裕太后一直体弱多病,再加上退位让国后心中难免感觉有愧于祖宗基业,因此健康状况就更不理想了。1913年2月22日,隆裕太后在紫禁城的长春宫中病逝,终年46岁。

在清朝灭亡后,清朝皇室虽然依据《优待条件》能继续享受相当程度的奢华生活,但在政治上已完全被晾在一边,不招人待见了。可隆裕太后去世后,当时的民国政府却以国葬规格为她举办了葬礼:全国下半旗致哀,全体官员穿孝二十七日,全体国务员前来致祭。

隆裕太后的灵堂被设在紫禁城的核心——太和殿,灵堂上方悬挂着“女中尧舜”的白色横幅,从这四个字也可以看出当时人对隆裕太后有多高的评价。3月18、19两日,在大和门前广场隆重召开了全国国民哀悼会,前来祭奠者高达五万人之多。哀悼会期间,各使馆均下半旗致哀。因此,隆裕太后才是真正的民国国葬第一人。

隆裕太后一生的绝大多数时刻均在平淡无奇中度过,她的个人能力也毫无亮点可言。然而当她在时代洪流面前却能做出顺应天下大势的选择,“化干戈为坛坫,合五族为一家,大道为公,纷争立解”,用“女中尧舜”来形容她的义举其实再是贴切不过。

参考文献:《清帝退位诏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