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是政治考试中公认的最难缠的一个科目,其知识点不仅抽象,而且相近知识点难以辨别。“唯物主义一元论”或者“唯心主义一元论”就是我们经常会遇到的,令考生们感到无措的概念。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于考生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可是“一元论”和“二元论”、“多元论”又是什么意思呢,互相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吗?下面,我们就分别对这三个概念进行依次讲解,希望能够解答考生们的疑惑。 一元论的定义 “一元论”是与“二元论”、“多元论”相对立的概念。它主张世界的本原有且只有一个的哲学学说。 一元论的分类 一元论分为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有且只有一个,就是物质;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有且只有一个,就是精神。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所有的唯物主义者的社会历史观实质上都是唯心主义的,因此他们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是不彻底的。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二元论的概述 二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有两个——物质和意识,这是试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哲学观点。但二元论实质上是坚持意识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因此归根到底还是唯心的。代表人物为柏拉图、笛卡尔等。 多元论的概述 多元论是认为世界是由多种本原构成的哲学学说。多元论也可以分为唯物主义多元论和唯心主义多元论。唯物主义多元论把世界归结为多种物质本原的学说。例如,中国古代的哲学家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金、木、水、火、土,即“五行”,这就属于唯物主义多元论。唯心主义多元论把世界归结为多种精神本原的学说。例如,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认为世界是由无数独立的精神性的“单子”所组成,是无数单子和谐的体系,这属于唯心主义多元论。 相关真题 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根本对立在于() A对世界构成形式的不同回答 B对世界存在状态的不同回答 C对世界是否可知的不同回答 D对世界本原的不同回答 命题分析 答案A中“对世界构成形式的不同回答”,这不是哲学领域所要回答的问题,哲学中对世界问题的探讨也不使用 “世界构成形式”这样的表达方式。因此,不选择A.答案B“对世界存在状态的不同回答”是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辩证法认为世界是以联系的、发展的状态而存在的;形而上学认为世界是以静止的、孤立的状态而存在的。答案C“对世界是否可知的不同回答”可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两派。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知的,可以被我们所认识的;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或是不能够被我们所正确认识的。题干中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它们共同之处,就是都承认世界的本原有且只有一个,不同之处,前者认为世界的唯一本原是物质,后者认为世界的唯一本原是精神,它们是对世界本原的不同回答。因此,正确答案为D. 最后,希望考生们在复习的时候遇到不懂的问题,一定要积极请教,切不可似是而非。 |
|
来自: xianghongccb > 《华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