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盛世滋生图》看古代婚嫁习俗

 苏迷 2020-05-15
《姑苏晚报》
2020-04-20 00:00

  沈建东

  《盛世滋生图》,又名《姑苏繁华图》,它是清代苏州籍宫廷画家徐扬用二十四年时间创作完成的巨作。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进献乾隆皇帝。作者自西向东,由乡入城,重点描绘了一村(山前)、一镇(木渎)一城(苏州古城)、一街(山塘)的民间社会状况和市井生活风尚,不但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在民俗学和社会学研究上更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被后世誉为研究清代苏州的百科全书。现保存于辽宁省博物馆,为国家一级文物。

  《盛世滋生图》中有两处绘有苏州城镇婚礼场景:一处是亲迎,在木渎镇中心。河中一条扎彩大船,船头上歇了一顶大花轿,轿前有一人引领,轿旁站立着披了红绸的迎亲轿夫,船舱内二人向外张望。大船右前方一条小船,一支十二人的迎亲乐队,或坐或站,有吹唢呐的、吹笙管的、敲铴锣的、打鼓的。大船前一条小船,挤满了擎着“翰林院”字样掌扇、“状元及第”字样纱灯的男男女女。婚礼船队正缓缓通过热闹的木渎中市河,两岸以及临街店家住户多在观看议论着这支婚礼船队。另一处是阊门城内一户人家正在举行拜堂仪式的场景。门外有茶担执事,随人送喜茶,门内一对新人的婚礼正在举行,厅堂布置一新,喜娘、掌礼披红挂彩,人们忙碌而快乐。《盛世滋生图》用细腻的笔墨再现了清代苏州人婚礼的盛况,与古代文献笔记比对,可以看到具有历史真实性的生活场景。

  苏州城乡婚姻自古重六礼。先秦时期,婚姻必须依六礼而行。所谓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唐《艺文类聚》引郑氏《婚礼谒文》云:纳采,始相与“言语,采择可否之时;问名,谓问女名,将归上(卜)之也;纳吉,谓归卜吉,往告之也;纳征,用束帛,征成也;请期,谓吉日将亲迎,谓成礼也。”河湖众多的苏州千百年来以船为主要交通工具,民间娶亲通常用花船,轿子则放在船上,是民间婚俗常态,所以徐扬在《盛世滋生图》中的生动描绘具有历史再现的作用,增强了文字记录的现场感。

  再看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七卷“钱秀才错占凤凰俦”篇,描述了明中后期苏州民间娶亲用船的场面:“大船二只,一只坐新人,一只媒人共新郎同坐;中船四只,散载众人;小船四只,一者护送,二者以备杂差。十余只船,筛锣掌号,一齐开出湖去,一路流星炮仗,好不兴头。”“钱青打扮整齐,另有青绢暖轿,四抬四绰,笙箫鼓乐,径往高家而来……只听得乐声聒耳,门上人报道:‘娇客轿子到了’。傧相披红插花,忙到轿前作揖,念了诗赋,请出轿来。”那个时候不光新娘坐花轿,新郎也要坐轿子,且要念了诗赋,请出轿来,这“诗赋”显然也是婚礼喜词。可见明中后期苏州民间婚礼排场已经十分讲究了。

  其实,从明代中叶开始,苏州经济文化发展迅速,人们开始讲究生活,尚文重礼,奢靡之风政府力禁而不能,在婚俗上也有明显表现。至清中叶,婚礼繁缛讲究之风更盛,民间娶亲,家无中举做官之人也喜用翰林娶亲排场,以示重礼。康熙末年昆山人章法在《苏州竹枝词·艳苏州》中有生动描述:平民娶妇轿非常,四“疋红罗仆作衫。百对花灯红黑帽,高掮掌扇翰林衔。自注云:(轿)不徒锦幔缂丝,并装细巧戏文故事,或五彩绫绢、纱罗、绸缎,巧扎十二宫人。至于崇台楼阁,悬列花灯,四抬四扶,八抬八扶,皆数见不鲜矣。(仆)非自己仆即亲戚家人,再不可得,请人可也。然必朝靴金花,四人列于花轿之前。有充灯头者,家备艳丽宫灯、明角奇式花灯,与各乡宦官衔对灯、打灯。遇事一呼则人灯毕至。(帽)衙门可借,汛地可送,贪其酒饭与喜封也。或赁其衣帽自扮,或向社会挪用,必有开棍鞭子,遇转弯处吆喝声长。至于临门升炮,尤其常事。用红纸书‘翰林院’三字以贴之。今闻脚夫家‘肃静’‘回避’金字牌,金鼓、旗、银瓜等件,无一不备……”娶亲,无论士庶,每家娶妇时模拟状元婚娶景象,掌扇都以“翰林院”字样充场面,寓意子孙科第发达,讨个吉祥口彩,相邻人家也无非议,后来成为风俗。

  清乾隆《吴县志》载:“其婚礼,大概初则请帖,帖至而卜,卜既吉矣,或拜门或缠红或即送礼一次名曰允盘,男家求允,女家允,吉而婚始定,此即古之纳吉也。嗣后或更送礼一次或二次,一次名大盘即古之纳征也。其礼最盛二次,名催妆,即古之请期也……盘中所送者男家则聘金礼、金钗环、纱缎、羹果、茶叶之类。女家所答者,书、墨、笔、砚、靴帽、袍套、糕果之类。送大盘时女家必回庚帖。庚帖之盒或用八人或用四人舁之。富贵之家必用执事鼓乐,其盒有架,架上围绕结串,或金或银,盒内金银制作男女二人并坐,俗名夫妻孩儿。加以金银小锭、制钱、果米之类。中以金银制成女命,八字红绿䌷缎裹之,他物拥护其旁,郑重之故,盖为此也。将娶之先有鸡鸣酒、大衣、方巾、冠带、五事衣送至女家,俾新人穿带更有花髻一座,上列天神三十六,云其髻甚神,女之完否造此髻者必先知之,未知果否……过此七朝至满月女家迎归,名双回门,嗣后,女婿用帖遍拜女家之亲戚,而婚礼毕矣。”据此亦可知,清乾隆时期,苏州民间婚礼仍然按照古代六礼而行事,来往所送礼品如茶叶、糕果、书、墨、笔、砚、靴帽等,反映了苏州婚俗繁缛讲究又重礼尚文的特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