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颜真卿是如何超越王羲之的?

 生态文明层 2020-05-16

▲颜真卿

书法真正打动人心的不是技法,而是情感。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看着歪扭涂改,杂乱无章,何以胜任“天下第二行书”?相信不知道其中奥妙的看官,第一眼瞧见这篇“丑书”也在怀疑,这样毫无章法的书帖凭什么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相媲美?

2019年1月在日本举行的书法特展的主题更是命名为“超越王羲之的名笔”,直接将颜真卿的地位凌驾于书圣王羲之之上!

《祭侄文稿》和《兰亭集序》相比,蕴含的情感更胜一筹。《兰亭集序》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构想与目的,文字有轻松之感,并且心态相对要严肃拘束一些,而《祭侄文稿》来得绝对是真切恣睢,抒怀旷古烁今!

如何看懂《祭侄文稿》呢?那就必须要了解这件作品的背景。

《祭侄文稿》的意义,本身已经超过了文物价值。它的故事,要从唐代一场浩劫说起:安史之乱。

公元755年十二月,战争爆发,唐明皇李隆基吓得避祸西蜀,唐军守将也大多兵无战力,将无战心。

此时却有一对父子,死守着一座小城。虽然他们粮草有限,兵力也远不如叛军,但却上下一心,并力抗敌,打退了叛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这对父子,就是颜真卿的堂兄常山太守颜杲卿和侄儿颜季明。

颜氏父子虽拼死抗敌,无奈寡不敌众。部将拼死突出重围,浑身浴血的来到王承业处,请求王承业相救常山。哪知王承业贪生怕死,竟不肯出兵相救。

颜杲卿苦守常山六天六夜,城里的粮食都吃光了,井水都喝光了,所有可以用来对付敌人的工具全部用尽了,就连石头都砸光了,却迟迟等不到救兵。最终,常山城破,颜杲卿兵败被擒。

颜杲卿的儿子颜季明被敌人斩首,连全尸都没留下,颜杲卿被一刀一刀残忍的折磨致死,颜氏一家30余口被灭门。

这件惨案发生两年之后,颜真卿才有机会派人去河北为亲人收尸。结果只找到了堂兄的一只脚,和侄子的头颅。

面对着至亲遗骸,颜真卿悲痛莫名。他展开一张大纸,挥毫泼墨,笔走龙蛇,为死难的侄儿写了一篇祭文,就是《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部分          

点击图片查看细节

开始起笔写“维乾元元年”的时候,颜真卿还能强忍悲痛,等写到“宗庙瑚琏,阶庭兰玉”的时候,颜真卿回忆起侄儿幼年的聪颖可爱,悲痛之情已难以抑制。

再等写到“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时,满腔的悲痛喷薄而出,字体已顾不得字形混杂着一代书法名家的血泪,充满了刻骨的怒气和深深的死气。

 

《祭侄文稿》部分                   

点击图片查看细节


《祭侄文稿》全文不到300字,只用了七次蘸墨,到了一笔墨写下了53字,留下了干枯压痕出现难以控制的伤痛轨迹。

一次蘸墨,疾书数行,有些笔画明显是以笔肚抹出,却无薄、扁、瘦、枯之弊,点画粗细变化悬殊,产生了干湿润燥的强烈对比效果。在中国书法史上唯有此一件作品最为遒劲,且和润。所谓“干裂秋风,润含春雨”。

    

                                   ←《祭侄文稿》部分

点击图片查看细节

气息通篇流畅,随着心情的不可遏制,越往后越挥洒自如,无所惮虑。两个“呜呼哀哉”的狂草写法,足见悲愤之情不可言状。最后的三行如飞瀑流泉,急转直下,给人留下了无穷的回味。其情感交织而产生的笔墨效果使作品达到艺术的巅峰状态。

除此之外。从《祭侄文稿》中多处用渴笔修改的迹象表明:颜真卿在写这篇草稿时情绪激动,思如泉涌,手不能追,非快速行笔不足以表达其激愤之情,且无暇注意墨色的变化,虽笔中无墨仍然继续书写。

然而这些干枯的笔墨,却给人以苍劲老辣的感觉,与浓重的笔墨形成对比,使作品具有枯、润、浓、淡、虚、实的变化,更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召力。

▲《祭伯父文稿》

当下祭侄哀绪尚存,其伯父又遭残害,抚今追昔,痛心疾首,又捉笔写下了《祭伯父文稿》。其意亦不在书写之间,而顿挫纵横,一泻千里。

此稿在用笔上中锋运转,以沉着凛然为崇尚,不取侧锋之妍,故溢盈篆箱气息。且一任纵笔,无意于工拙,不计其布置。然每字活泼圆动,行气贯串,全篇风神洒脱。


     

    ←《自书告身帖》部分       

点击图片查看细节

颜真卿一生忠烈,直到72岁高龄时才收到一份“特殊”的委任状。为什么说它特殊呢?是因为这份是他亲手抄录的官方授予他太子少师的政府诏告公文。

《自书告身贴》对晚年的颜真卿来说,是来自最高层的最高认可,其心情可想而知(从文辞的内容来看,评价是相当高的)。

《自书告身贴》开始时尚有些庄重矜持,从字的结体和字间距的安排可以看出来。到中后部分,其欣然的心情跃然纸上,字间距和行间距加大,结体自由舒朗,更显气质。

      

《自书告身帖》部分

点击图片查看细节

《自书告身帖》帖用的是圆转遒劲的篆籀笔法,起收笔以藏锋圆笔为主,顿挫痕迹不如碑刻明显,皆为自然所出;线条厚重、浑朴苍穆;细劲处筋骨凝练,张力十足;转折处提笔暗过,鲜有方折而下。这些方面,和他的《祭侄文稿》墨迹一脉相承。

颜真卿的书法承载着他在朝为官的刚正;国家危难之际誓死守国的义勇他一生的忠诚!

我们将这三幅书法采用优质宣纸高清复制,无限接近于真迹,最小的毫米题跋历历可辨,纵观全局,方便观赏和临摹。

《祭侄文稿》

《祭伯父文稿》

《自书告身贴》

书写的是时代的见证者

是盛唐留给后世的遗迹

是无人再能写出的精彩

▲实拍 《祭侄文稿》部分

▲实拍 《祭伯父文稿》部分

▲实拍 《自书告身贴》部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