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骨子里“孤独”的人,身怀这三个特点,往往更能成事

 舒山有鹿 2020-05-16

万物皆有灵性,万事万物都有着独特且不寻常的特点。

繁星照亮夜空,为赶路的人点亮一夜星光;甘露滋润宜人,为沙漠的旅行者提供生命之源;人性感动世界,为嘈杂的尘世染上无尽繁华。

生命是复杂的,人的特性更是多样的。相较于“合群”一说,人性之“孤独”更能引起我们的共鸣。

孤独的人,让我们不禁想起荒野中的野兽,独自扛起一切,却能“虎啸山林,强者不惧”。

记得鲁迅先生曾说:“猛兽总是独行,牛羊才成群结队。”

那些孤独的人,他们“心怀猛虎”,却能“细嗅蔷薇”。不是因为不懂交际而选择逃避,而是骨子里的血液流淌着“孤独”的天性。

孤独,从来不是贬义的代名词,它一直以来代表了“沉淀”和与生活的“斗争”。

看看成事的人,往往都是那些与孤独为伴的强者。要知道,主动接受“孤独”的人,不仅享受着孤独带来的益处,还走向未来的成功之路。

孤独的人,耐得下性子

罗兹曾说:“一个人没有朋友固然寂寞,但如果忙得没有机会面对自己,可能更加孤独。”

面对自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没有人希望永远一个人单打独斗,永远独自面对生活的风雪。

可人到了一定岁数,才明白身边的朋友大多都是些“为利来,为利往”的人。“合群”的日子除了“饭局”的欢快,却没有什么实际的收获。

人生来便是孤独的,都是一个人在摸着石头过河。磕磕绊绊,心酸如何,只有自己明晰。

能过河的人,大多是能耐得下性子的强者。他们并没有放弃社交,而是选择更多的时间与自己相伴。

有一次小和尚问禅师,为何山里的老树能安稳度过一年四季,新生的小树却倒在狂风之中。

禅师回了小和尚,淡淡说到:“老树根深蒂固,一年四季都在默默汲取水源,却毫无急躁之心。而小树根基尚浅,一昧争先恐后地生长,只会随风倒塌。”

一个人的成长不也是这个道理吗?年少看着别人群里来群里往,便心生羡慕,加入其中,于是乎过得虚浮,不自在。

而中年时期,明白了能扛事的人生都需要一个人默默打磨。一把的宝剑,只有经过无数次炉火的锻造,才能够愈发锋利。

孤独,其实就是一炉火焰,烧尽了轻幻浮夸,只留下岁月真金。而那个无数次加拾柴火的人,便是耐得下性子的你自己!

孤独的人,有着走向远方的野心

那些孤独的时光,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三更灯火五更鸡”的自律勤奋,还是“不指南方不罢休”的坚定信念。

可以说,孤独的人都有他独特的理想信仰。牛顿早年选择“孤独”地思考天体问题,却在不经意间发现“苹果落下”的万有引力定律。

孤独的人心中矗立了一块丰碑,丰碑上写满了自己的理想,然后独自走向远方追随。而这块丰碑,叫野心。

近年来,“广漂”“北漂”之类的字眼充斥着网络空间,它代表了年轻人走向远方的代名词。

没有人愿意离开家乡,选择“异地漂泊”。可是,不走出去,便只能困死在一个点上,困死在封闭限制当中。

走向“天涯”,是孤独的人生所必须经历的事情。天涯是梦的远方,也是太阳的升起点。

成功的人生,都是在“孤独”的岁月中挺了过来,然后继续与孤独与为伴,让梦幻远离,让梦想更近。

走向异乡,是成功人生的选择。所谓“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并不是“温室”的花朵能说出来的论调,恰恰是“野心”之人的阐述。

白岩松在他年轻的时候,便独自一个人到北京读书,然后毕业找工作,到基层锻炼,都是一个人挺过了那段艰苦的时光。

寂寞不等于孤独,寂寞只是心灵上的空虚,而孤独,这是人性的内涵特点,是一种看遍百态后的充实。

可以说,成就非凡的人生, 靠的是野心,亦就是“孤独”。

孤独的人,能沉淀岁月

曾经听朋友说过这么一个人,他十七八岁便离开家乡,独自去到省城打拼。

刚到省城的他,望着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却不知从何下手。可是,他却甘愿做着脏落差的粗活,毫无怨言。

他送过快餐,去过工地,派过传单,洗过盘子......能接触过的基层劳动他都一一接触过,据他所说,那段日子过得特别充实。

多年来的接触,让他明白了基层的市场状况,于是乎他花尽好几年的积蓄,去开创了自己的企业。

经过多年的打拼摸索,他的企业虽然不能算规模庞大,却养着好几百的员工。

这世上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富二代,有着万千宠爱在一身,却人人都可以成为打拼者,依靠自己成就一生。

孤独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在与自己对话的过程中“明得失,知兴替”,然后“三思后行”,步步为营。

俗话说:“争百年而不争一时”。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收获成功的硕果。大多数人,拼搏了十多年,甚至一辈子才有所成就。

独自选择了一条路,便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便是撞了“南墙”,也不过是岁月的沉淀,最后也成了成功途中的垫脚石。

成功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也不会“有人可依”,没有人会告诉你如何有所成就,能告诉你成功的,只有自己,只有那个承受过孤独的强者!

本文原创作者:舒山有鹿(全网同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