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看不起清诗,这7首五言绝句,不比唐诗差,王和尚评清诗

 梦只羊 2020-05-16
天蝎蝴蝶 六不和尚 昨天

Hi~关注王和尚,品唯美绝句

和尚有话说


 

      绝句是中华诗词王冠上的明珠。

     绝句辞短言长,最宜写情而神韵悠远,回味不尽。元代杨载曾说:绝句要句绝而意不绝,讲究删芜就简,婉曲回环,真切含蓄。明代胡应麟也说,绝句之构,独主风神。因此,绝句就像精致的小品,速写地绘画,尺幅之间,风姿尽现。

巫娜 - 观天来自六不和尚00:0006:20

      而五绝,更是精炼优美,将汉字的精妙与表现力呈现殆尽。

      今天,王和尚就选取清朝五绝数首,加以评析。借此可以感受文字的魅力与诗情的悠远。

辞短言长,选评清朝最美五绝

文/六不和尚


01.柳溪

烟著层层柳,云生面面溪。

欲寻垂钓处,咫尺使人迷。

这首诗的作者是明朝清初的大诗人钱谦益,他与龚鼎孽,吴伟业并成为“江左三大家”。钱谦益在明末降清,虽气节有亏,然诗文却极有造诣,是明清之交的文坛宗主。他的诗宏博恣肆,沉郁老练,自成一家。

这首《柳溪》选自组诗《萧伯玉春浮园十四咏》之一。全诗写得迷茫沉郁,似乎饱含隐忧。作者笔下之柳溪,柳密如烟,层层叠叠;小溪云气蒸腾,四处笼罩。此处虽为隐逸者向往之地,但是阴沉压抑,四面阻隔,想要寻找安静的垂钓之处都不能,因为云雾缭绕,让人如坠迷雾之中。

这是否暗示作者此时进退失据的迷茫心情呢?是否暗示明朝前途渺茫,想要逃离却无处可逃的矛盾呢?诸君可自思。

02.池上

倚杖池边立,西风荷柄斜。

眼明秋水外,又放一枝花。

此诗作者是明末清初的张光启,入清后,他隐居不仕,以守臣节。这首诗即写于他晚年之时。秋气萧条,败荷零落,他在池边倚杖而立,眼前是萧瑟秋风统治的世界,荷花在冷风中左右摇摆,不能自主。

正在此时,在池边角落处,一朵鲜花迎风绽放,这不禁让作者感到欣喜。荷花“出淤泥而不染”,但是肃杀秋风的催迫之下,众芳摇落,荷花也终究凋零。

但是,总有倔强的花朵,不惧怕西风的侵袭,在严酷的环境中傲然绽放,这怎能不让作者老怀安慰?

因此,这首诗看似写花,其实蕴含着倔强的风骨和高洁的情操,不可不知。

03.避兵还舍率题壁间

江村归日暮,桑柘半成墟。

唯有蓬蒿色,青青满故庐。

此诗的作者是明末复社名士邢昉。明末战乱,作者回到故乡,却看到满目疮痍,家宅荒芜,就在老家的墙壁上题写了这首诗。

这首诗控诉兵乱,格调悲凉。日暮还家,往昔热闹的城镇已经变为废墟,唯有几株桑树残存。此时正是暮春时节,本该万物葱茏,但是家宅十室九空,人们都避乱远遁,只有满地蓬蒿,摇曳在风中,侵袭到了庭院房屋之中。

蓬蒿越是茂盛,越显得荒凉,而作者的悲愤之情也就不言而喻了。

04.棉花 

五月棉花秀,八月棉花干。

花开天下暖,花落天下寒。

这首诗是清初士子马苏臣所写。全诗朴实简白,却暗有波澜,寄托遥深,细读能体会出他忧心百姓,控诉统治者的极大愤慨。

五月棉花盛开,让人欣喜不已,特别是那些辛勤耕作的百姓,更盼望棉花盛开,以求有棉衣御寒。但是,经过数月的忙碌,终于在十月收获晒干,也可以长舒一口气了。但是,丰收的棉花仍旧被官府收缴,百姓仍然没有冬衣度过寒冬。

这首诗看似毫不表露真意,只是可观叙述。但是首联的忙碌,二联的欣喜转为失望,却刻画得真切自然,虽跳跃而连贯,虽平淡而有力。特别是“天下暖”,“天下寒”的强烈对比,足以让人动容。

05.春感 

云暗春犹冷,一帘烟雨斜。

旧怀千万绪,墙角见桃花。

这首诗是清初王崇简所作。该诗刻画细腻,感情深沉,细读颇有趣味。虽然已是春天,但是阴云密布,细雨萧萧,料峭寒风之下,作者心中涌起往事,一时千头万绪难以理清。这时候,他看到墙角一朵桃花,悄然盛开,此诗却戛然而止。

此时有两种解读。

其一,作者心情忧郁,似乎禁不住春风细雨的寒冷,但是看到桃花依然在寒风中绽放,不禁给人以希望和力量,也使得整个画面有了明亮的一角。

其二,虽然桃花开放,但是此时却是凄风冷雨,在风雨的侵袭下,娇美但柔弱的桃花,能够长久盛开么?这种担忧让作者的心情更加灰暗。

这积极和消极两种态度,您认同哪一种呢?

06.农家乐

农家不惜力,早起斸田间。

耕罢呼酒来,晴村看远山。

这是一首朴实有真趣的小诗,其作者是明末清初诗人阎尔梅。

阎尔梅在明朝虽然只是一个举人,但是明亡后他却积极奔走,联络义军抗清,后被人告发,幸得“秦淮八艳”之一的顾横波慷慨相助,才幸免于难。阎尔梅是一时才俊,工诗,最擅长七律,但是他的绝句也别具风味。此诗就是一例。

这首诗很朴实地描述农夫的生活。农夫朴实而勤劳,在春耕之时,趁时抢耕,好不吝惜体力,早早就在田间劳作。

此诗第二联最有神采,农夫忙完之后,心满意足,就“呼喝”要酒喝,这个“呼”字既写出了农夫忙完之后的喜悦之情,也写出他淳朴直率的性格。他好像在说“孩他娘,给我饭,给我菜,给我酒,老子忙一上午了,赶快让我吃!”而酒足饭饱之后,他在晴朗的田间,遥望远处的青山,更显得满足和淡泊。

这首诗用白描手法,写出农夫勤劳自足的生活状态,暗暗透露出作者的羡慕与向往之情,值得细细品读。

07.宿山中

明月不改色,青山留旧颜。

故人零落尽,卧听水潺潺。

此诗的作者是明末诸生张履祥,他是明末“实学”代表人物刘宗周的弟子。明亡后,他闭门不出,潜心学问,主张耕读不可偏废,反对空言。因此他的诗被朱彝尊赞赏为“无头巾气”。

这首诗即是如此,看似平淡,实则意蕴深厚。他在山中留宿,看到月明依旧,青山苍翠,如此盛景之下,却无知己相伴,不禁感到寂寞孤独,只有静听流水潺潺而去。

但是,如果如此看这首诗,就流于表面了,因为其中蕴含着深刻且沉痛的思想。明亡之后,很多文人怀念明朝,以诗明志,此诗也不例外。“明月”当指大明王朝,虽然明朝已经灭亡,但是对大明的忠诚,依然如皓月当空,不曾改变。满清铁蹄肆虐中华,但是青山依旧苍翠。

而那些有志复国的古人们却都凋零殆尽,只留下作者对着溪水凭吊。以前同赏的明月青山,如今都显得空洞无味。如此想来,作者的内心是何其沉痛,又是何其孤独绝望?!

因此,这首诗平静之下,暗流汹涌,绝不可草草读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