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史之乱之四(史思明 · 下)

 魏春田 2020-05-16

对史思明的投降,朝中有人始终表示怀疑,此人就是李光弼,史思明的冤家对头。肃宗接受了李光弼诛杀史思明的建议,派乌承恩前往范阳完成此项使命。但史思明侦察兵出身,又在官场上摸爬滚打几十年,什么样的阴谋没见过,结果乌承恩被杀,史思明再度反叛。

是年,肃宗发九镇兵马六十万,由宠信宦官,而对军事一窍不通的余朝恩指挥,进攻困守邺城的安庆绪。

此时的安庆绪连战皆北,先失长安,再失洛阳,退到邺城。泪水与鼻涕泡同流,后悔与恐惧齐飞。面对九路六十万唐军的围攻,肝胆俱裂,唯一能救他的只有史伯伯了。在答应交出皇位后,史思明率兵十三万来解邺城之围。

此时,邺城已是兵尽粮绝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史思明以精锐五万与唐军对绝,激战正酣之际,黑风陡起,天昏地暗,双方顿时崩溃。唐军六十万踩踏死者不计其数。史思明顺势杀了安庆绪,自行称帝。

不久,史思明挥军南下,李光弼为避敌锋芒,率军自洛阳撤至合阳,史思明兵不血忍占领洛阳。数年之间,东都洛阳再度失守。

而占了洛阳的史思明日子并不好过,在与四周唐军激战鲜有胜迹,眼看着要吹灯拔蜡了,柳暗花明的奇迹出现了。

又是太监余朝恩给肃宗进言,贼兵多北人,思乡心切,军心涣散,若此时进击必获全胜。他的观点,得到军中一些别有用心大佬的支持。李光弼虽坚决反对,但挡不住肃宗的严旨切责,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奉命出击。

守城,李光弼行。野战,史思明行。在叛军骑兵攻击下,不善野战的唐军被打得大败。史思明遂分兵两路进军关中。由其子史朝义率领的北路军,进攻受挫。史思明放言要斩史朝义。

史朝义惶恐万状。一直以来,就不受父亲待见,动辄得咎。虽被立为太子,但父亲一直青睐小弟朝清,自己随时有被废被杀的危险。今又受死亡危胁,史朝义恐惧莫名。其手下大将劝之曰,今若不动手,他日被杀,悔之晚矣。史朝义遂发动政变,囚禁史思明,旋即杀之。

就这样,史思明和他的发小安禄山一样,同样当了一年多的皇帝,同样被亲生儿子所杀。安史之乱终于到了尾声。

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间未到,时间一到,立刻就报。安禄山、史思明两北地杂胡,以市井小贩之出身,受李唐王朝之大恩,不思回报。且野心勃勃,窥测神器,称兵叛乱。使天下离乱,生灵涂炭,最终落得个身死名灭,遗臭万年,这岂不是恶有恶报的最好注解。

Hello,伙伴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