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丑陋的税吏

 魏春田 2020-05-16

电影《让子弹飞》中有句流行语“枪在手,随我来,杀四郎”。为什么要杀四朗,因为“四朗”是当地恶霸,与县官沆瀣一气,在民国初年把民国二十年的税都收了。所以,才有江湖人士,路见不平一声吼,带领老百姓用枪子把“四郎”送进了地狱。

历史上也有类似的事情。民万历年间的矿监税吏们,因其横征暴敛,残酷无情,也被当成了“四郎”一样的坏人。老百姓为这些税吏们编了一个民瑶:“四月水杀麦,五月天杀禾。茫茫阡陌殚为河,杀麦杀禾犹自可,更有税官来杀我”,“税官来,百姓哭。虎负嵎,猱升木。壮士来,中贵走。十二人,三授首。欢乐崇朝不及夕。倏忽头颅已狼藉,投畀鸟鸢乌不食”。因此,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老百姓也吼出了“千人奋挺起,万人夹道看。斩尔木,揭尔竿,随我来,杀税官”的雄壮之语。并真地打杀了十几名税吏,史称苏州民变。

纵观古今中外,税吏的形家一直不怎么好,大多数情况下,都被当成了“四郎”那样的坏人。

《圣经》中无论是神还是老百姓都认为收税的税吏就是有罪之人,多次将税吏与妓女放在了一起来说事。有好些税吏,与耶稣和他的门徒一同坐席,法利塞人看见,就对耶稣的门徒说:“你们的先生为什么和税吏并罪人一同吃饭呢?”耶稣听见,就说:“康健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经上说:我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这句话的意思,你们且去揣摩。我来本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 

元朝诗人王冕在其名诗《伤亭户》中是这样控诉酷吏的:“课额日以增,官吏日以酷。不为公所干,惟务私所欲。田关供给尽,鹾数屡不足。前夜总催骂,昨日场胥督。今朝分运来,鞭笞更残毒。灶下无尺草,瓮中无粒粟。旦夕不可度,久世亦何福?”

北宋改革家王安石,曾对税吏的贪酷感叹万千。他在《感事》一诗中说:“特愁吏之为,十室灾八九。原田败粟麦,欲诉嗟无赇。间关幸见省,笞扑随其后。况是交冬春,老弱就僵仆。州家闭仓庾,县吏鞭租负。乡邻铢两征,坐逮空南亩。取赀官一毫,奸桀已云富。”

无论从《圣经》中,还是古诗中,所描绘的税吏,从中找不到哪怕一丝丝好人的样子。

之所以被当成坏人,首先应该是赋税太重。老子曰:“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孔子说“苛政猛于虎”。结果老百姓则把这笔账算在了税吏的头上;其次应该是税吏滥用职权。王安石认为,老百姓之苦,在于“吏之为”,即官吏的滥用权力。美国联邦法院的大法官马歇尔也说:“征税权包含有毁灭的力量”。税吏们为完成征税的任务,为贪污税款中饱私囊,对不缴税的老百姓不是打,就是打,有的甚至大刑伺候,被打死的也不在少数。

如此这般,形象不好实属正常,若形象能好,那真是白日撞到了鬼。

Hello,伙伴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