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烧烤店老板到垃圾老师,志愿服务19年,他说:我会在环保的路上走一辈子

 乐康居 2020-05-16

2020年的春节,对于天津绿邻居社区服务中心创始人安旭来说,注定是终身难忘的。

1月25日大年初一,安旭就收到了天津市启动全域新冠肺炎疫情的紧急防控动员召集令。

“阻击疫情,社区是第一道防线,出不得任何岔子。”于是,在万家团圆的日子,安旭顾不上与家人团聚,迅速带领着志愿者参与到社区的疫情防控支持活动中。

▲安旭(左)为社区送去酒精等防护物资

连续30余天,安旭坚持在社区值班点,参与居民测温、入户宣传、社区外来人口登记和隔离等工作。

2月16日,天津突降大雪,气温骤降。安旭召集绿邻居志愿者派送暖心姜糖茶,走遍了400余个社区防疫点,把温暖送给1200个社区防控社工。

▲安旭(右)和志愿者为社区防控社工送去姜糖茶

这已经是安旭参与公益志愿服务的第19个年头了。

从烧烤店老板到垃圾老师

说起安旭的志愿服务史,还得追溯到2002年。

当时,他还是个烧烤店的老板。在红火的烧烤生意之余,安旭喜欢徒步和爬山。“但发现了之前爬过的山,走过的河,环境破坏很严重。”

看到山川河流变得面目全非,原就热心公益的安旭,决定关掉生意红火的烧烤店,通过朋友介绍加入环保组织,正式成为了一名志愿者,“没想到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2007年起他组织了“绿地图”环境体验项目,绘制了天津第一张“绿地图”,每一次活动都会吸引上百名参与者,通过自己手绘的“绿地图”,成了忠诚的环保卫士。

2017年,安旭注册成立了天津绿邻居社区服务中心,致力于在社区推广垃圾分类,环境教育,希望社区的居民都成为绿色的邻居。

但是,对于怎么推动垃圾分类,安旭一开始并没有一个特别清晰的概念。在社区里组织的垃圾分类回收、宣传科普活动,有时一场活动只有一个人参与,社区居民对环保活动十分不理解,认为垃圾分类并无必要。

而绿邻居也面临着运营经费缺乏、组织发展等问题。

但安旭没有悲观,他相信,只要坚持做下去,改变终会发生。

幸运的是,2017年,绿邻居遇到了“壹起分社区计划”,这是一套让“垃圾分类”这件事变得有趣的产品。

“壹起分社区计划”是零废弃联盟在壹基金联合公益的支持下发起的,旨在解决城市社区垃圾分类问题,让更多的人,更多的社区参与到垃圾分类与减量的行动中。

在“壹起分社区计划”提供的资金、培训、联合推广等支持下,绿邻居走进社区和学校,开展了很多垃圾分类项目,培育环保志愿者,坚持与垃圾作战。

天津的不少街道、社区、学校,都留下了安旭和伙伴们的活动足迹,因此得名“垃圾老师”。



告别塑料袋,提起菜篮子


这位阿姨名叫王井兰,早起锻炼后,她拎了一只漂亮的菜篮子到菜场里买菜。小巧可爱的样子,连摊主都忍不住问,这菜篮子哪里买的?

“哪里是买的,我在参加‘妈妈菜篮子挑战赛’,减少使用塑料袋!”王井兰笑呵呵地告诉摊主。

现代生活中,我们早已养成了对塑料制品无意识的,大量的甚至过度的使用。改变大量使用塑料袋的现状,面临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能否提供替代方案,如果不用塑袋,那用什么?

安旭想到了小时候买菜经常使用的菜篮子,于是绿邻居在天津多个社区开展了“妈妈菜篮子挑战赛”,让那个年代妈妈们最得意的购物工具回到大家身边。

王阿姨记得她年轻的时候很少有塑料袋,菜场的扛把子主要就是菜篮子。瓜果蔬菜整整齐齐的放进菜篮里,买鱼的时候是用绳子拴着提回家,肉类是用蜡纸包着然后放进篮子里。

但是现在,去了一趟市场,每个人手上总是提着一堆大大小小的塑料袋。

2019年7月,当她听说绿邻居正在举行“妈妈菜篮子挑战赛”,立刻就报名参加了。

每位参赛居民获得了一个菜篮子、不锈钢饭盒及卡牌,并通过在微信群中打卡,进行实时分享、比赛PK,养成绿色环保的生活习惯。

在活动的微信群里,每天都能收到了很多反馈, “今天是减塑行动的第一天,节省了5个塑料袋”,“商贩一开始不理解,我给他讲了减塑的意义,他们都大加赞赏”

……

“挎上这个菜篮子

我就是这条街最靓的大姐”

↓↓↓

买肉、买面条、买豆腐

全都不用愁

来看看阿姨们的奇思妙招

↓↓↓

 王阿姨和伙伴们自编自演的

菜篮时尚秀”——小城故事

↓↓↓

为期28天菜篮子挑战赛,有13个社区500人直接参与,共减少使用14517个塑料袋。

菜篮子不仅是减少了塑料袋的使用,居民们反馈,使用菜篮子的好处还有很多:

✨刚开始超市不支持菜篮子,但很快就转变了态度,感觉很自豪很开心。

✨用菜篮子提东西的舒适度大大提高了。

✨买菜时看看篮子里的食物,就能知道今天买的东西种类是否齐全。

✨家里的塑料垃圾少了很多,家里变干净了。

志愿服务已成了他一生的事业

经过“壹起分社区计划”的赋能支持,绿邻居的“壹起分”垃圾分类宣传与实践项目,基于广泛宣传、示范家庭培育、社区志愿小组建设、社区垃圾分类设施评估与完善、社区生活垃圾分类、以及末端处置的技术引进等方式方法,探索出一套系统化的垃圾分类社区推广模式



导入期


步骤:聚人气、挖资源、增粘性、硬件调研



成长期


步骤:树典型、硬件提升、协助促进、规范推动



常态期


步骤:习惯养成、生态铸就

▲安旭参加“壹起分”社区指标与资助计划2019北京夏季对外分享会



垃圾换有机


居民用可回收物兑换有机芽菜套装,或环保购物袋,激发社区居民们参加社区活动,更通兑换的环保购物袋践行减塑的环保行动。



社区春泥行动


引导居民进行厨余堆肥+酵素制作尝试,探索社区厨余垃圾闭环模式,一定程度上带动居民减少社区厨余垃圾产量。



黑白魔法小课堂


走进学校,开展“黑白魔法小课堂”——正确进行垃圾分类趣味授课活动。

▲安旭参加“壹起分社区计划”全国培训

凭借扎实的项目成果,绿邻居“壹起分”垃圾分类宣传与实践项目获了得天津市优秀志愿服务项目,还入选“四个一百工程”全国最美志愿服务项目。

2019年,绿邻居成为了“壹起分”项目的北方区域伙伴协调中心,助力垃圾分类区域性推动。

▲安旭在零废弃联盟组织的家庭汞泄漏急救处置箱提交评议会上发言

从2002年开始,从绿地图到绿邻居,安旭已累计参加志愿服务超过一万小时,带领的环保志愿者组成了17支社区垃圾捡拾小组,活动的基地扩展到了一百多个社区,几十所学校,辐射人群从几十人到上万人。

这一切,都源于他对环保公益的执着和对家乡的热爱。

 ▲安旭在第七届零废弃论坛上发言

他的爱人和孩子,也从当初的不理解不支持,到后来主动加入到环保志愿者的队伍中。

这样的付出,让安旭获得了一系列的荣誉和认可:2017年天津市市级优秀志愿者、2018年全国“四个一百工程”最美志愿者、2019年生态环境部全国最美环保志愿者......

很多人曾问安旭:“做这么多事情,为了什么?”

他总是笑着说:“志愿者虽不是职业,却可以成为事业,虽不能带来任何的物质生活,但却让我的精神世界变得充实。人的一生中,总要做一些和名利没有关系的事情。”

在安旭眼中,志愿服务已经成了他一生的事业,“作为志愿者是需要有理想、有责任感的。我在奉献中,在为心中那片绿水青山的努力中,特别能够获得快乐与满足。”

问答Q&A:

专访绿邻居社区服务中心创始人 安旭



Q:这些年在社区推广垃圾分类过程中,您遇到的问题都有什么?


安旭:在社区推广垃圾分类遇到的问题好多。比如缺乏相关政策的支持,物业、居委会、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看法,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距;还有在理念上的推广很多,但实践的却相对较少。



Q:是否曾有过放弃的念头?


安旭:放弃倒没有想过,我觉得挑战过程中肯定也是蕴含着机遇。



Q:所做的公益环保项目,印象深刻的一次经历是什么?


安旭:我们一开始做垃圾分类的时候,有的社区是拒绝的,说我们已经做的挺好,很干净啊,垃圾有人收,分类跟我没什么关系。

后来因为政策的改变,他们突然又找到我们,让我们去讲一讲垃圾分类,但可以看出来他们是在应付政府的一些政策。

但是我们到社区给他们讲完以后,他们特别感谢,说没想到垃圾分类里面还有那么多事情要做。

居委会、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这个事情的转变,我觉得印象特别深。



Q:绿邻居在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方面,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给其他伙伴?


安旭:首先绿邻居在社区动员方面还是比较得心应手的,另外我们很注重跟政府方面的配合,联合行动。

我们项目运行当中的活动设计紧紧围绕着国家形势、政府治理、社区工作主题以及社区居民需求这四个方面进行,既保持着正确的发展方向,又能吸引居民参与。



Q:您认为一个环保人该具备什么样的品性?


安旭:我自己就是生活和工作中,注意环保习惯的养成,然后不断提升自己对自然界的认识,提升自己的环保意识。



Q:对于一个环保公益组织来说,最重要的三样东西是什么?


安旭:一个是环保志愿者,二是推动环保所需要的项目工具,再有就是机构的社会公信力,这些是非常重要的三点。



Q:作为一名环保公益行业的老兵,能不能给初进入公益圈、尤其是垃圾分类的后辈们,提几条建议呢?


安旭:首先要广泛深入的去学习,去了解这个环保公益行业的一些行业知识,通用的一些常识。

再有就是一定要干起来,实践起来,在实践当中就会有很多问题出现,那么就会有学习的渴望,然后才能不断的进步。

我觉得加入一些平台,就像零废弃联盟这种平台性的机构,在这种共同行动中去学习先进的经验,这对于新人来讲是个非常好的捷径。

壹起分社区计划

2017年,零废弃联盟在壹基金联合公益的支持下,发起了解决城市社区垃圾分类问题的“壹起分社区计划”。

通过联合全国在地公益组织,唤醒和带动公众成为环保生活家,创建零废弃社区,让更多的组织、让更多的人,更多的社区参与垃圾分类与减量的行动。

2019年、2020年,由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万科公益基金会联合出资支持“壹起分社区计划”。

截至目前,共有121家公益组织/志愿者团体参加了“壹起分社区计划”,壹起分伙伴机构共开展了793场活动,实现了59430.75kg的垃圾减量,吸引了46563社区居民的参与,同时召集到了5480名志愿者参与其中。


垃圾分类我们一直在行动

2020年春节,一场波及全国的新冠肺炎疫情爆发。

“天津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的通知,大年初一,全员上岗,所有社工便取消了假期,放弃了与家人团圆的时刻,站到了联防联控的第一线。“疫情就是责任,防控就是命令”,所有一线社工都以此为信条,全身心投入到抗疫战争中。网格化管理,24小时值守,定时消杀,挨家挨户宣传,排查……社工坚守社区防疫一线保卫社区居民安全! 

与此同时,社会组织与社区志愿者们也加入到社区防疫一线当中,帮忙执勤,在社区做宣传,消杀。随着越来越多的返津人员回到社区,为返津隔离人员送生活物资也成为社区志愿者们新的“工作内容”。






得知社区防疫一线人员防疫物资不足、工作强度大、高风险、心理压力大且容易产生焦虑情绪等问题时,项目组希望通过园艺减压手工坊、绿色能量补给站充能的服务方式来改变服务对象的困境,进而缓解社区防疫一线人员的心理压力,使其早日充满能量恢复正常的工作生活!

因此,绿邻居加入“社区战疫行动”项目成为联合筹款的伙伴机构,“为逆行者减压”项目便孕育而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