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一浮:“千年国粹,一代儒宗”,为何这样一位大儒却鲜有人知?

 史家之韵 2020-05-16

清末民初,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个大师辈出的年代,即使是不熟悉那段历史的人,估计也能信口说出诸多国学大师,比如:王国维、章太炎、梁启超、胡适、林语堂等人。

然而,有这样一位大师,在名气上远远不如那些大师们出名,而他却是被“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梁漱溟先生推崇为“千年国粹,一代儒宗”,甚至被现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戴君仁先生推崇为“继王阳明之后的又一位大儒”,他就是“二十世纪的隐士儒宗”——马一浮。

马一浮(1883—1967年),名浮,字一浮,号湛翁,别署蠲翁、蠲叟、蠲戏老人。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思想家、诗人和书法家。马一浮与梁漱溟、熊十力合称为“现代三圣”(或“新儒家三圣”),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

  

马一浮的父亲曾做过清政府的县令,那时的官宦之家特别重视教育,因此,在马一浮3岁时就开始读书识字,4岁就到私塾听课。

10岁时,其父为他请来了当地小有名气的举人郑墨田来当老师,但仅仅过了一年,郑老师便提出辞呈,理由竟然是学生马一浮太过聪颖,自己已无力再教导马一浮。

从此,父亲当起了马一浮的老师,但渐渐地发现与其教他,还不如让他自学,至此,马一浮再也没有拜过一位老师,也未再进过任何一所学校,而是全靠自学成为了一代国学大师。

1898年,16岁的马一浮参加浙江会稽县的县试,与他一同参试的除了周树人(鲁迅)、周作人兄弟外,还有他昔日的老师郑墨田,结果,却是马一浮名列榜首。

次年,民国浙江第一任都督汤寿潜欣赏马一浮的才华,把自己的爱女汤孝愍许配给马一浮为妻。令人遗憾的是,三年后,妻子病逝,马一浮立志终身不娶。

  马一浮书法

还在新婚中的马一浮,来到上海学习英文、法文和拉丁文,凭着异于常人的天赋,马一浮很快就掌握了这三门语言。

1903年,清政府参加在美国召开的世界博览会,马一浮应聘做翻译,登上了开往美国的轮船。

在美国的一年多的时间里,马一浮阅读了大量的西方思想著作,这其中就包括《资本论》。他在1904年3月17日的日记中写道:“今天下午我得到英译本马克思《资本论》一册,此书求之半年矣,今始得之,大快,大快,胜服仙药十剂,予病若失矣!”

1904年5月6日,马一浮在美国学习工作结束,离开美国回国时,将马克思的《资本论》带回中国,因此,马一浮是在国外自费购买将马克思《资本论》传入中国的第一人。

后来,马一浮又先后赴德国和西班牙学习外语。曾预纂《欧洲文学四史》等著作。还曾东渡日本学习日文。

  蔡元培画像

马一浮留洋归来,隐居于浙江西湖广化寺,开始潜心研读历代国学著作,而他隐居之地旁边就是清代皇家藏书楼——文澜阁,里面藏有清代巨著《四库全书》,马一浮用了整整三年的时间,苦读《四库全书》,阅读历代诸子文章7000多册。

就在马一浮潜心读书的时间里,全国各地的革命浪潮风起云涌,“辛亥革命”爆发后,大清王朝轰然倒塌,我国封建专制的王朝也宣告结束。

民国政府成立后,时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邀请马一浮出任教育部秘书长,可惜的是,年轻的他只上任了不到三个星期,就递上辞呈,理由是“自己不会做官”。

而根据后世学者的探究,认为马一浮真正的辞职原因,是与蔡元培的教育理念不同,蔡元培重视西式教育,而马一浮力主复古教育。

马一浮上任之初就给蔡元培提出两个建议:一是恢复“读经讲经”;二是“设通儒院,以培国本”。然而,他的建议在当时的新文化运动领袖蔡元培看来“不合时宜”,回复说“为时过早”便予以搁置,马一浮一看两人的思路不同,便立即请辞离开教育部。

  马一浮和丰子恺(右)

马一浮认为,学习的目的,是让自己成为一个“内圣外王”的人。而当时的西式教育的目的,却是把学问当成一门技术,一个强化自己能力的途径,与“修心”毫无关系。

马一浮认为心、思想是一切文化学术之根本,“不知反求自心之义理,终无入头处”。因此,他反复强调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即在于“发明自心之义理”

作为一名中华传统文化思想集大成者,马一浮在文化方面,提出“六艺论”,他认为在所有的学术中,惟有儒学是真正圆满地体现和代表了人类学术和文化的根本目的和方向,其他学术不过是儒家六艺的流失而已。

马一浮认为,只要“天地一日不毁,此心一日不亡,六艺之道亦一日不绝。人类如欲拔出黑暗而趋光明之途,舍此无由也”。

那么,这样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为何却是鲜为国人知晓呢?

  

实际上,古今中外,有不少大思想家在生前是默默无闻,备受冷落的,他们在世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力的大小与他的思想价值和历史地位并不完全成正比,只有在他们离世后,他们的思想价值才随着时代的变化而逐渐被人们发现并继承传播,马一浮就属于这类的思想家。

并且,由于马一浮的一生主要是读书和治学,在民国时期,马一浮除了担任过短暂的教育部秘书长一职外,再也没有做过任何公职,也没有参加任何团体,他一直远离政治的是是非非,不像胡适等人是徘徊于政治与学术之间的认为,在社会上有很高的影响力。

马一浮也没有正式进入任何大学成为名震一方的教授,不像其他知名教授有一大批的学生追随左右,宣传和扩大自己的思想、学术影响。

  梁漱溟画像

若不是抗战爆发,也许马一浮终身都不会现身大学的讲堂。由于国难当头,急需培养人才,也激发起了马一浮的爱国热情。他打破“平生杜门”,“未尝聚讲”的守则,在南下避难的旅途中,答应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的第二次之邀,出山讲学,为浙大的学生开设“国学讲座”,开讲“六艺论”和“义理名相论”。

马一浮仅仅在浙大的讲台上就给后人留下了《泰和会语》和《宜山会语》两部著作,让后人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国学,如何去认识真正的国学。

还有就是,马一浮认为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永恒的真善美价值,国人应该发挥自己的民族精神,并努力使这种文化精神推及全人类。

但是,在当时的“新文化运动”热潮中,任何为传统文化摇旗呐喊的声音都是应该被淹没的,所以,马一浮的思想理论成果被淹没,也就是在意料之中的了。

1967年,马一浮因胃部大出血而与世长辞。和马一浮并称为“现代儒家三圣”的梁漱溟先生在发去的挽电中,称马一浮是“千年国粹,一代儒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