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品鉴赏各种样式的开元通宝以及价格

 大叔6z2ouousyg 2020-05-17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为整治混乱的币制,废隋钱,效仿西汉五铢的严格规范,开铸'开元通宝',取代社会上遗存的五铢
唐朝始终通行“开元通宝”,公元907年大唐终结,但“开元通宝”并未随之退出历史舞台。五代十国时期的后梁、后晋、闽、南汉、南唐、吴越等政权皆铸造和流通“开元通宝”。宋初仍有“开元通宝”在铸造,清雍正年间两广偏远地区的市面上还有大量“开元通宝”流通,时清廷特准以“雍正通宝”兑换。事实上开元钱的流通一直持续到清末。
常见的开元通宝共有12个版别。分别是大字,大字狭元,遒劲,容弱,短头元,直元,尨(与莽同音)字,低头通,平头通,小字,小通,小通小宝。可依据12种版别的特征进行集版收藏。其中,大字,大字狭元,遒劲,容弱,尨字和小字为特色版别
大字
大字是开元通宝的代表字体,整体钱文肥大。'开'字横而阔,'元'字相对比其它三字稍小,'通'字足部长而锐,'宝'字肥大与内廓相接,上下延伸超过内廓长度。
大字狭元
大字狭元的文字书写近似大字。钱文整体狭长,'元'字下部窄高且靠近,'宝'字整体长度超过内廓,'宝'中的'贝'比大字较窄。
遒劲
遒劲在字体上基本同大字一样,钱文由大字演变而来,较大字窄且更为强劲。'元'字第二笔强顿成直角,'通'字足头第一笔较长顿。
容弱
容弱体的开元通宝四字书写较弱,收笔之处多圆润。'元'字双足平衡,挑笔较弱,'通'字走步为三撇,三撇较小且多为向下四十五度角斜,'宝'字广贝,足小且开,收笔也是较圆润。多铸于唐高宗后期。
尨字
尨字由短头元演变而来,四字均较阔。'开'字宽,'元'字第二横较长,'通'头较大,足头第一点弯,'宝'字头宽,光背尨字中'宝'字下端一般不封口。
小字
小字版也叫窄通宝版,四字钱文都有各自特点。'元'字小而劲挑,'通'字头大,部分'通'为断舟通(即通字足部长横断开为两横),'宝'字窄长。多铸于武周时期。
开元通宝各种样式拍卖价格如下:
开元通宝背月金币
2014年于香港以 638,000港元成交
开元通宝背上月孕星折十大钱
2010年秋于北京以190,400元成交
开元通宝背三朵云开炉钱
2010年秋北京84,000元成交
开元通宝(折三试样)
2010年秋上海112,000元成交
“开元通宝”背下”永”
2012年春北京23,000元
开元通宝钱始铸于唐高祖武德四年。开元通宝钱的铸行在中国货币发展史上标志着五铢钱的结束和通宝钱制开始。通宝钱的独特之处不在于形制,而在于钱名,也即钱文。钱文内容由“开元”与“通宝”两部分构成,前者昭示开始新纪元,后者表示通行宝货。自此以后,方孔圆钱不再以重量为名称,而改称某某(多为铸币年号或国号)通宝、元宝、重宝等。这种钱文结构模式成为历来各代方孔圆钱的标准,前后流通1300余年,直至民国初期才逐渐消失。  开元通宝钱的铸行,对我国的衡法产生了重大影响。开元钱每十文重一两,每文铜币称为一个钱。我国以十进位的一两十钱制自此开始,原来实行的铢、絫等计量单位停止使用。在钱文书体方面,开元通宝钱也有革新。我国古代铸币文字书体,先秦为篆,秦至隋多为小篆。而自开元钱始则以隶、楷为主。
征集范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