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磁州窑白地黑彩鹦鹉纹梅瓶图像赏析

 liangdatushu 2020-05-17

磁州窑白地黑彩鹦鹉纹平面图

此图由不知名的古代瓷绘者

用黑褐色,以写意的手法

在梅瓶瓷器上绘画出鹦鹉花鸟画

画面构图饱满

笔墨线条随性、流畅、扑拙

鹦鹉纹饰在梅瓶瓷器上较少见

宋磁州窑白地黑彩鹦鹉纹梅瓶立面图

关于鹦鹉

商代《刻铭鹦鹉形玉佩》故宫博物院藏

鹦鹉指鹦形目众多艳丽、爱叫的鸟

它们以其美丽无比的羽毛

善学人语技能的特点

为人们所欣赏和钟爱

汉《鹦鹉纹》画像砖

这些属于鹦形目的飞禽

分布在温、亚热、热带的广大地域

鹦鹉是典型的攀禽,对趾型足

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

鹦鹉的鸟喙强劲有力,可以食用硬壳果

种类非常繁多,有82属358种

是鸟类最大的科之一

唐《镶绿松石螺钿鹦鹉纹铜镜》大唐西市博物馆藏

人们对鹦鹉最为钟爱的技能是效仿人言

鹦鹉的"口技"在鸟类中十分超群

效仿主要是一种条件反射、机械模仿

这种仿效行为在科学上也叫效鸣

由于鸟类没有发达的大脑皮层

因而它们没有思想和意识

不可能懂得人类语言的含义

鹦鹉学话不过是一种条件反射而已

唐《鹦鹉纹提梁银罐》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藏

中国人早在上古时期

曾以构造、生态等作为标准

将所见于天地之间的生灵

大致归于“毛、羽、介、鳞”四类

鹦鹉是羽族中古人非常熟悉的鸟类

在一些古代文物中

时常看到鹦鹉作为器物的纹饰

如:画像砖、铜镜、提梁银罐和瓷器上

五代《鹦鹦鹉纹粉盒》越窑秘色瓷器

在唐代和五代

无论是朝廷或民间都喜好驯养鹦鹉

当时鹦鹉多是来自海外的新品种

由于鹦鹉羽毛华丽,色彩绚丽

佛教中赋予鹦鹉忠、孝、仁的象征

加之儒家思想提倡的纲常伦理

从而鹦鹉被认为是一种吉祥高贵之鸟

深受唐人的喜爱

《唐代诗人罗隐画像》线描

在唐代,许多诗人以鹦鹉来咏物寄情

诗人罗隐写《鹦鹉》诗一首:

莫恨雕笼翠羽残,江南地暖陇西寒。

劝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

此诗大意是:

不要怨恨被关在华丽的笼子里

也不要痛恨翠绿的毛被剪得残缺不全

江南气候温暖,而你的老家陇西十分寒冷

劝你不要把话说得过于清楚

话说的太清楚,人就愈加喜爱

要想飞出鸟笼就更难了

宋《定窑鹦鹉形水注瓷器》定州博物馆藏

到了宋元两朝

毛羽靓丽、善仿人言的鹦鹉

作为文人骚客的赋咏对象

蓄养之风较前代更盛

无论是庭园院落,或是帝王苑囿

甚至在一些僧寺内

都有鹦鹉的大量饲养

宋 赵佶《五色鹦鹉》绢本设色 局部

把饲养鹦鹉诠释成宋代社会的思想和文化

要首推宋徽宗赵佶这个皇帝了

这幅《五色鹦鹉图》中的鹦鹉

是宫廷御园中饲养的五色鹦鹉

宋徽宗将这只异国珍禽作了精心描绘

画中折枝杏花两枝

花瓣中透出稍许粉红

一只五色鹦鹉侧身栖于盛开的杏花枝上

鹦鹉姿态优美,嘴厚眼圆

羽翼齐整,足脚有力,显得悠闲自得

此画用笔细致工整,设色浓艳

尽显宋徽宗赵佶高超的绘画技巧

《王安石画像》

在宋代时期

许多诗人以鹦鹉为题材托物言志

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王安石写《见鹦鹉戏作四句》诗一首:

云木何时两翅翻,玉笼金锁只烦冤。

真须强学人间语,举世无人解鸟言。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

表面上咏鹦鹉,实际是自咏

诗中描写鹦鹉虽在华贵处,但却在"玉笼金锁"中

虽有两翅但不能翻飞,虽能人言何人解语

说人们不懂鸟语,可信,说人们不懂人言,不可信

诗人如此说,实为愤激之词

王安石实施变法困难重重,无法施展

他有一种知音难觅的孤独感

这首诗表达了当时这种孤愤之心情

明 林良《柳塘翠羽图》绢本设色 局部

明清时期

随着南方开化程度的不断深入

南方园林艺术得以空前发达

作为园林主体花木和观赏性鸟兽

自然受到人们的重视

鹦鹉以其特有的娇人外表

伶牙俐舌和讨人喜欢的聪明

赢的人们的广泛喜爱

逐也成为笼中屋檐下的宠物

明 吕纪《秋景珍禽图》绢本设色 局部

明《双鹦鹉纹玉饰》上海博物馆藏

《方孝孺画像》

明代方孝孺曾写《鹦鹉》一首:

幽禽兀自啭佳音,玉立雕笼万里心。

只为从前解言语,半生不得在山林。

此《鹦鹉》诗大意是:

幽禁的禽鸟仍然发出悦耳的鸣叫声

在雕饰的笼中亭亭玉立,不免有高飞万里的心境

只因为从前会说话,懂得人们的言语

所以致使半生不能在山林中自由地飞翔

方孝孺(1357年-1402年),宁海人

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

清 华喦《枝头鹦鹉图》纸本设色 局部

清《鹦鹉图》刺绣 局部

清《鹦鹉花卉图笔筒》粉彩瓷器 局部

清 任颐 《鹦鹉花鸟图》纸本设色 局部

从古代到近现当代

由于鹦鹉造型美观,色彩斑斓

加之鹦鹉聪明伶俐,寓意美好

为历代宫廷画家,文人墨客

及民间工匠喜画的鸟类题材

在纸本、绢本、瓷器、织锦等上

給后人留下许多绘画艺术佳作

清 胡湄《鹦鹉戏蝶图》纸本设色 局部

清 华喦《秋枝鹦鹉图》纸本设色 局部

清 华喦《竹石鹦鹉图》纸本设色 局部

此《竹石鹦鹉图》为清代华喦所画

画法上,运用兼工带写的小写意笔法

禽鸟毛羽描绘得细致蓬松

画面设色雅致,

鹦鹉牙牙学语,神态生动、可爱

华喦(1682-1756),一作华岩,字德嵩,

福建上杭蛟洋华佳(家)人,后寓杭州

工画人物、山水、花鸟、草虫

脱去时习,力追古法,写动物尤佳

善书,能诗,时称"三绝"

为清代杰出绘画大家

扬州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清 任薰《花鸟图屏》纸本设色 局部

清 蒋廷锡《花鸟四屏图》纸本设色 局部

近现代 陈之佛《玉兰赤鹦鹉图》纸本设色 局部

近现代 刘圭龄《鹦鹉桃禾图》纸本设色 局部

此幅《鹦鹉桃禾图》为刘奎龄所画

鹦鹉造型准确,写实功底扎实

画面色彩浑厚、华丽

鹦鹉描绘生动、传神、优雅

刘奎龄(1885年-1967年)

字耀辰,号蝶隐,自署种墨草庐主人

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开派巨匠

被誉为"全能画家"

能工善写,擅长动物、植物、人物画

现代 江寒汀《芭蕉鹦鹉图》纸本设色 局部

现代 王雪涛《晓露鹦鹉图》纸本设色 局部

近现代 刘圭龄《牵牛花鹦鹉图》纸本设色 局部

现代 王雪涛《紫藤鹦鹉图》纸本设色 局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