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闽山庙会“掉拾”簪钗之谜 | 空中茶摊

 麦侬1 2020-05-17
“茉莉花茶喷喷香,人家讲话福州”,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南仙空中茶摊节目。今天给大家讲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先解释这题目:簪(争)与钗都是古代妇女的贵重的头饰,如果女人把它弄丢了,她心情怎么样?男人捡到了,心情又怎么样?如果有人一直在丢,有人一直在捡,这件事情如果不是一两次,也不是一两年,而是持续了九百年,你认为是不是一件难解之谜呀?


因为这件事情是发生在古代福州的闽山庙会里,我们要从庙会讲起。“庙会”提起这个现在看来有点古老、陌生的字眼,我们的头脑中,还是会跳出久负盛名的北京龙潭庙庙会和上海城隍庙庙会。庙会虽然古老,但并没有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消失,有的还很活跃,热闹的程度甚至超过我们的想象。例如,河南淮阳二月庙会,是历史最悠久的庙会。它香火鼎盛,十几米长的烧香的池,里面香灰堆积如山,池旁跪满香客。有十几个人铲香灰,每天都用卡车清理香灰。


有人问咱们福州有庙会吗?有,曾经还存在了千百年。它起源于宋,盛行于明清乃至民国。以后消失与大环境有关。有书记载:庙会在中国北方保留的较为完好,在南方则在1949年后逐渐消逝了,似乎仅南昌、苏州、武汉、成都等地尚存。




庙会与庙有关,福州历史上二座庙有各具特色的福州庙会:

一,冶山城隍庙。据《冶山史话》一书记载:城隍庙当年建在冶山之巅,俗称城隍顶,从庙门到大殿前,有石阶百余级。有人说,哪有这么高啊,我说你山脚的地面填高了七八米,不相信你去鼓楼遗址公园,往那个玻璃罩下面一看就知道了,过去的地面比现在低了非常多!以前庙会期间,从鼓屏路的布司埕到城隍庙,人山人海,络绎不绝,其中最吸引人是日夜演戏,还有评话、伬唱等,人头攒(赞)动,锣鼓喧天。其热闹的程度比起大庙山九月九登高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登高没有闽剧,伬唱等活动啊!



二、在三坊七巷社区闽山巷里的闽山庙。闽山庙在福州近千年历史里鼎鼎有名,但现在只剩下几千平方米残壁断瓦的废墟了。书封面的图是现在民俗专家郑子端根据老福州人的回忆绘画的。



不过它还有二件事让我们后代人津津乐道。一,它有一口神奇的古井,福州民谣中提到的“三山藏,三山现,三山看不见” 中,“看不见”之一“闽山”就在这井中。井水被大家奉为神水。当时许多福州人熬药,都要取这里的井水,以求快速痊愈。有人质疑,我们的光祿台不是有块石头上,刻有'闽山”两字吗?我说“闽山”即玉尺山,在那里仅露个头而已。

其次是闽山庙庙会,这才是我今天要讲的故事的重点!

诚然,庙会的许多内容源于北方。因为经历了长期的移民与交流,中原的古俗民风,还有曲艺、杂技也陆续传入闽中。所以庙会活动十分丰富,包括元宵灯会;十番锣鼓;舞龙舞狮、高跷打钱套等,热闹非凡,万人空巷。其中最有特色,也就是我今天特别要介绍的充满神秘色彩民俗活动—— 妇女转三桥。



⬇️
过程

元宵节这一天,妇女们打扮得花枝招展,珠光宝气,穿金戴玉,走起路来“环珮丁当”。她们烧香拜神后,结伴从三座桥上过,富家女子乘轿代步,贫家女子则结伴步行。谓之“转三桥”。 有福州文人所作诗为证:如黄绍芳《转三桥》诗称:“十万红灯三五月,衣香吹满绿榕街。”翁时农诗称:“踏歌小队转三桥,灯事翻新看不足。”


⬇️
目的

以消除不祥与灾祸,祈求吉祥好运。驱除邪秽(慰)之气,祛病健身,故又叫“走百病”。 从“三”座桥上转绕而过,这里面有一种含意,因为福州方言“三”意味“生”;“灯”又意味“丁”,这样便成了“生育添丁”。 “转三桥”时,便有许多儿童会跟在她们的后面高喊:“求饶(nao)灯”了,“求饶灯”了。所谓“求饶灯”的“饶”与福州“到”谐音,“求饶灯”就是“求到丁”了。这件事清朝陈世程在《闽中摭(蔗)闻》书中就记载:“三山元夕,灯火最盛。游人士女,车马喧阗(缠),至二十外。薄暮,市上儿童,连臂相呼,谓之求饶灯’。




⬇️
插曲


这些女人出现后,不少年轻子弟紧随其后,争相哄抢她们丢落地上的首饰佩件。这件事宋代方孝能有诗作了记载:“灯火风摇洁酒帘(连),月中人数卖花钱。少年心事如飞絮,争逐遗香拾坠钿(电)”。

 
      
⬇️
疑惑(或)

 
“转三桥” 是闽山庙庙会的最有特色文化活动,但民俗专家刘湘如先生称它为“奇怪俗'。我也不由心生疑惑,原因有三:

第一,在熙熙攘攘(样)的庙会上丢落了簪钗,这是偶然的事情,在人头攒(赞)动的人群中捡到它,也是可遇不可求的事,但这偶发的现象,会成了转三桥的出现的常态,最后居然也成灯会中一个景观。有诗歌作为佐证:

 “争逐遗香拾坠”,这是刚才说的宋代学者方孝能的诗。

除此,还有明代学者邓原岳《闽中元夕曲》,其中有“歌舞丛(jung)中落翠翘(窍)”。

清朝著名诗人叶观国写“转三桥”诗称:“坠履(队李)遗钗涌夜潮”

诗中所写“拾坠钿”“落翠翘” “遗钗”,均指妇女们在转三桥中遗落首饰,让人捡拾去了,但这样个别偶发的事情居然变成常年集体行动,成了闽山庙会的一道风景线。从诗词发表时间看,这种情景从宋代到清代延续九百年之久,是不是有点诡(鬼)异?为什么九百年时间里,都重复一个“掉”“拾”簪钗动作呢?
 
其次,这些女人的首饰如何落,如何被人捡?,这里面说起来也特别奇怪!刚才说了,富家女是稳稳坐在轿子里,怎么会被人挤落呢?步行的是贫家女,一,她们没有贵重的首饰;二,如果有则视为宝贝,时时提防,怎么被人挤掉?三,刚才说了,她们是结伴步行,大家互相照顾,也很难出现被外人推搡情况!所以不管富家女还是贫家女,说她们是不小心遗落首饰,这不符合正常逻辑。另外捡的过程也很奇怪:这些人好像有预谋一样,早知道会有首饰遗落,等妇女一经过,就马上尾随“争逐”。其中的奥秘,真是百思不得一解。



第三,“转三桥”的女人与围观的青年男子关系不是简单的“路人甲'与“路人乙',他们事先有互动与交流。明朝闽县人邓原岳的诗还细致描写庙会上妇女和青年男子的做畅(斗趣)情景;妇女曰“怪底佳人好妆東,闽山庙里看灯来”;男子则曰“学得昆山齐拍节”。他们学唱昆曲,按节打拍,十分投入,沉醉其中。

再看围观少年内心活动是什么样?“年少路傍虚送目,良家女伴转三桥”。 还有在争逐拾坠钿过程中,“少年心事如飞絮”。按理说,你拾到人家遗落的贵重物品,虽然不至于欣喜若狂(权),但也窃喜在心,高兴才是,为什么变成有心事重重呢?并且心事象花絮一样在到处飞,这正常吗?

 “转三桥”后妇女心情也有点怪异,按理说头饰遗落,被人捡拾去了,应该心有不爽,耿耿于怀。但不仅沒有,却凭空冒出“春愁(qeu)”,而且还顶严重的,睡不着,更夸张的是,变成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的柔肠寸断——“更无肠断似今宵”! 这到底受了什么刺激呢?

几首诗描绘的“逛庙会”“转三桥”中的人物,不管是丢落东西女的,还是捡到东西男的,表现都是怪怪的。这里疑云团团,但无数条分析都指向一个目标:戏剧【拾玉镯】中潇洒多情傅朋故意将一只玉镯丢落在少女孙玉姣的门前,她便含羞地拾起了它,这里剧情会不会反向重演,再现青春的邂逅(害校)啊!
  
扑溯(数)迷漓(篱)的古代闽山庙会“转三桥”的习俗,的确让我们人心生疑窦(豆)。对于这颇具神奇色彩的千古之事,大家有何見解,可以在文章后讨论,留言。 谢谢收听。  
 
指导单位: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主办单位:闽都乡学讲习中心
协办单位:闽都文化志愿者团队
承办单位:南仙茉莉志愿者服务中心




讲师简介:

邱登辉老师是闽江师专客座教授,福州市民俗文化研究所顾问 、闽江学院方言研究所顾问。福州市文明讲师团讲师,闽都文化志愿者,闽都文化讲习所讲师。多年来,一直特别热心地从事传统闽都文化的教育与传播。在省图书馆,省科技馆,福州大学以及福州五区八县的街道,社区等举办了各种类型的讲座二百多场,给大家带来许多生动有趣,精彩的讲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