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人家的孩子:2岁写诗,7岁成名,看看别人家的教育是怎样的

 当什么妈 2020-05-17

骆宾王7岁写下《咏鹅》,黄庭坚7岁写出“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这是古代的神童。我们现代也有2岁写诗、7岁一诗成名的00后选手——姜二嫚

2007年出生的她,已创作诗歌1000余首,作品多次发表也多次获奖,被译成英、德、日、韩等文字在国外传播。在采访中姜二嫚表示,自己两岁开始说一些很美的句子,父亲觉得她的话充满了儿童的诗意,便记录下来。得到父亲的鼓励后,姜二嫚也开始有意识地思考,终于在7岁以《灯》一举成名。

灯把黑夜/烫了一个洞 ——《灯》,姜二嫚,7岁。

最近在读《姜二嫚的诗》,里面精选了她从4岁至11岁创作的141首诗,感觉捧在手心的,是孩子的天真烂漫、天马行空。在读的过程中也感慨,别人家的孩子这么优秀,和别人家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一、原生家庭,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养分

收到书之前,看了几篇对这个家庭的采访,才发现大她4岁的姐姐姜馨贺也是诗人。姐姐两岁多时,姜爸爸带着她在花园里捉蝴蝶。姜馨贺跟她说,“大蝴蝶没有小蝴蝶好捉,因为大蝴蝶‘经历了太多往事’”。从这时候起,爸爸就成为了姐姐的诗歌秘书,用随手可抓的加油票或着旧报纸,记录下女儿的只言片语。而同样的,在姜二嫚两岁的时候,爸爸也开始记录,才有了家里的两位儿童诗人。

(姜馨贺和姜二嫚)

其实跟朋友探讨的时候,就有朋友吐槽:就这?这也能出版?这也能叫诗?他当时翻到的是姜二嫚6岁的这一首《太好了》:

太好了/我比姐姐/多个姐姐

而说实话,这也是我很喜欢的一首,很质朴地表达了二嫚对姐姐的感情,也侧面反映了,这是一个有“爱”的二胎家庭

朋友作为成人,对诗歌的认知是在长期的诗歌教育与诗歌训练后得出的:诗歌应该具备“境新、意雅、情感、语新、凝炼、乐感”六个基本要素,要能“情生笔底走惊雷、栩栩物象传精神、如许清泉活水来、推敲沉淀出精彩”。但就像诗人周瑟瑟在《2014中国诗歌排行榜》的后记中所说,孩子们的这些诗,才是“本真的诗歌写作”。撒贝宁也高度评价,“二嫚的诗赢在想象力”,她的诗没有“故作成熟的大人的腔调”,有的只是这个年龄的样子。

(姜二嫚和著名学者蒙曼老师)

于是我和朋友也开始反思,其实自己的孩子学龄前,是不是也有很多这些奇思妙想的“本真”之语呢?但是作为父母的我们,有可能是不耐烦地敷衍他,甚至觉得他在胡说八道而不搭理他。久而久之,孩子的想象力不再放飞自我,特别是接受正规教育后,思维也会越来越局限

所以在这点上,也挺佩服两姐妹的父母。在姐姐姜馨贺表示不想去上学,只想在家里“读遍天下好书”的时候,父母答应了。所以姜馨贺称,自己的写作是“野生”的,因为她几乎没上过学。而这也并不是这个家庭特地标新立异,姜爸爸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之前没想到大女儿不适应学校教育,也不认为孩子不去上学才更好,二女儿的性格就很不同,她很适合幼儿园,我们觉得这样也很好。”

我们要是跑去跟父母说不想上学,收获的可能是一顿打?而对这个家庭来说,上学或不上学,可以是和孩子一起做的一个选择。他们考虑更多的是,给孩子们一个丰富的童年和快乐的成长体验,让她们按照自己的兴趣、快乐而自由地长大。而记录孩子的这些诗言片语,也让父母更多地分享到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因为“诗歌是通往孩子心灵最好的一把钥匙”。姜爸爸说,她们都是“普通女孩”,我相信,这两个“普通女孩”能够成为诗人,肯定离不开家庭养分的滋养

就在前段时间,刚刚看过纪录片《走进比尔:解码比尔·盖茨》,里面也重点刻画了比尔·盖茨的家庭。在记录片的家庭影像资料中,随处可见父母温暖的、充满爱意的陪伴,这些都汇成了比尔的人生底色,为他日后的成就提供养分。所以他的姐姐也说,比尔·盖茨能够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父母的影响,原生家庭对孩子来说是一股力量

(比尔·盖茨和妈妈)

愿我们的家庭,也能为孩子提供这种力量。

二、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

读这本诗集的过程中,让我感触很深的另一点,是父亲的陪伴。在姜二嫚的141首诗中,有23首都写到了爸爸。在最后姐姐写的《姜二嫚是一个什么样的小朋友》一文中,大篇幅也都是爸爸和她们的故事。

在两个孩子的笔下,爸爸的形象既鲜明、又模糊

爸爸是一个厨师,会包“正规的饺子”,会熬可乐姜汤,会煎鱼。

我和爸爸一起/包饺子/爸爸包的/是正规的饺子/我包的是/不正规的饺子/我的饺子/站在爸爸的饺子里/显得格外出众 ——《包饺子》,姜二嫚,7岁。

爸爸是一个玩伴,带她们爬山,散步,听露珠被踩爆的劈里啪啦声,一起吹出泡泡球、从深圳飞到山东。

(《吹泡泡糖历险记》,姜二嫚,7岁)

爸爸是一个文化人,会给自己读《水浒传》。

爸爸会满足她们的任何一个要求,女儿看到窗外有只蝴蝶,爸爸就“认命”地,拿了个小塑料袋出去捉了。

(《夜行》,姜二嫚,11岁)

但更多的时候,爸爸并没有这么明确的形象只是她们生活中,如影随形的陪伴者,作为背影出现在诗歌中

爸爸带我过马路/太阳很晒/天空突然变阴了/原来是爸爸/用手帮我遮住了阳光/爸爸像个巨人一望无际 ——《一望无际》,姜二嫚,7岁。

“巨人”,是很多父亲之于孩子的形象,代表了父亲的坚毅、刚强、从容不迫等品质,很多都是我们在母亲身上学不到的。但很多父亲,又太“高大”、太“巨人”了,让孩子远不可及。所以很多孩子,只是仰望着父亲,再靠在母亲怀里

(《梦(之一)》,姜二嫚,11岁)

所以比起巨人,我更喜欢这首,金爸爸、银爸爸,不如自家的傻爸爸

在自助餐厅/我要去拿鱼籽吃/妈妈拉住我说/吃鱼籽会变笨的/不信你看/就把手指向/拿了一大盘鱼籽/笑呵呵的爸爸。——《鱼籽》,姜二嫚,11岁。

整本诗集中,不乏这样的对“傻爸爸”的调侃,而调侃的背后,恰恰是最亲密的父女情感。父亲如果可以站在和孩子平视的角度,把孩子当作自己的朋友来相处,就能看见他们内心的想法,有一个更真诚的关系,从而建立牢固而亲密的亲子情感

研究发现,孩子智能发展的高低,与和父亲接触的密切程度息息相关。心理学家麦克·闵尼指出,一天中,与父亲接触不少于2小时的孩子,比那些一周以内接触不到6小时的孩子,智商更高。更有趣的是,研究人员还发现,父亲对女孩子的影响力要大于对男孩子的影响力,与父亲密切相处的女儿数学成绩则更佳。

古语说,“养不教,父之过”;《姜二嫚的诗》其实从两姐妹的生活日常告诉我们,在教导、教育孩子的路上,父亲的功劳,真的可以很大很大

三、大自然对孩子的哺育

我在家里没有灵感/一出门就有 ——《灵感(之一)》,姜二嫚,10岁。

如果说,原生家庭为二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养分和能量,那大自然就为她们的创作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佐料。《姜二嫚的诗》,要不就是在户外、要不就是在去户外的路上。不管是近的家门口,远的山上,更远的山东老家,甚至是地球、太空、月亮这些天马行空不可及的场所。

大自然是孩子的摇篮,户外空气的流动、温度和湿度,树叶的颜色、花草的香气,这些都将唤醒身心的功能。就像二嫚说的,看着窗外,灵感就一个一个地跑出来。

(《为什么我在卧铺车厢容易写诗》,姜二嫚,10岁)

农村城市化、信息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下,我们越来越习惯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和探索世界,于是逐渐缺失了主动探寻外界的激情。之前看过一个半月谈的报告,《电子产品正在废掉农村娃》,你以为农村孩子还在玩水、爬树、卷着裤腿捏泥巴吗?不,他们正沉迷于刷短视频找乐子、玩网络游戏寻刺激、看直播刷礼物图新鲜,继而引发了身体变差、精神颓丧、孤独自闭等系列问题。

农村孩子,相对更有条件坐拥大自然,都是如此,何况城市孩子呢?有多少家长提供给孩子的娱乐方式,就是给他手机?你上一次带孩子去户外玩,又是什么时候?疫情期间,我们有了宅家的完美借口,现在呢?都在说“诗与远方”,孩子都没到过远方,何以成诗呢

所以美国作家Richard Louv在畅销书《林间最后的小孩》中提出一个新术语:自然缺失症(NDD),即儿童在大自然中度过的时间越来越少,从而导致了一系列行为和心理上的问题

他指出,自然界是信息的摇篮,也是孩子成长发育最好的场所,无论是看蚂蚁搬家还是去挖土玩沙,都是最好的早期的学习。这些早期学习,通过刺激脑部神经来形成智能系统;学龄教育是为了学习经验储备技能,以适应当下的社会体系和社会规则。这两个不同时期的学习缺一不可,早期学习更是学龄教育有效发挥的基础

姜馨贺和姜二嫚,就是“大自然刺激脑部神经来形成智能系统”的最好的例子吧。大自然好比宏大的能量加油站,随时在以无形的方式,滋养着孩子的生命

(姜二嫚手捧自己的诗集。在公开分享中也可以看出,她和姐姐走过了很多地方,也有自己的小农田。)

写到最后,发现“别人家的教育”,其实也很简单——给孩子更多的爱和自由,重视他们的每一个小想法,重视父亲的有效陪伴,多带孩子体验自然中的一花一草一木,感受大自然抚慰心灵的力量。

即使不为了让孩子出口成诗,这样长大的孩子,也是奥地利·阿德勒所说的那个幸运的孩子吧——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你有“别人家的孩子”的教育经验吗?欢迎分享!

感谢阅读!我是多平台优质育儿领域创作者@当什么妈 ,同时也是公务员妈妈、文学硕士、健康管理师。关注我,育儿路上,一起成长。

更多育儿文章

关注当什么妈

孕产、亲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