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画家是慷慨还是傻:只要你为抗疫献爱心,我就给你送头“牛”?

 陈洪标写字说画 2020-05-17

这画家是慷慨还是傻:只要你为“抗疫”献爱心,我就给你送头“牛”?

接到永康老牛的电话,丁爱华心里很高兴也很感动,因为她没有想到老牛说的那句话,不是玩笑,还当真要兑现。

老牛曾经和他们几位朋友说:“只要你为‘抗疫’献爱心,我就给你送头‘牛’!”

送头“牛”,自然不是送一头真牛,而是送一幅牛画。别小看这幅牛画,却比一头真牛还要贵。现在一头成年公牛,500公斤左右,价格大概在一万三千元左右。而老牛的一幅牛画,最少要两三万。

在永康,大家都知道老牛,而永康之外的朋友,大家都喜欢叫他“永康老牛”。因为老牛画牛在永康实在太有名了,在全国也很有名。

老牛34岁就成名了,不仅在全国各大赛事中多次获奖,而且水墨作品《卧着的水牛》还被编入中国美术学院本科教材《设计速写基础》,这本教材相继在全国80多所美术院校推广使用。他要想不出名都难。

自从他在杭州举办了一场个人牛画展,他又被媒体称为“最牛的牛画家”。

所以,当在永康市八八九零便民服务中心任职的老牛,发朋友圈说“每捐5000件以上,送本人作品一幅作为感谢”,当时,谁也没有当真,以为无非是鼓励大家多献爱心而已。

再说了,别人献爱心,那是献给公家的,而他以牛画相送,送的是他个人的。谁会这么傻,再慷慨也不会干这样的傻事。

正因为这样,在疫情初期,永康抗疫物资比较紧缺的时候,丁爱华和永康市新联会会长李金东,以及舒洪品、陈春山几位朋友带头捐款,从迪拜和美国采购了而价值二三十万的口罩、呼吸机等物资后,事情忙完就完了,谁也不记得老牛当初说的送画这件事了。

其实,老牛一直把它当一件重要的事在做。这段时间,老牛下班后,一有时间就躲到画室里画牛,以兑现自己的承诺。

承诺容易,兑现起来可不轻松,这都要靠一笔笔画出来的。这次,他先后为10多位捐赠数目达到要求的爱心人士赠送了10多幅画,都是他最拿手的水墨画《牛》,如果这些画自己出手,价值三四十万元。

但老牛一点也不心疼,他说,自己说出去的事,就是泼出去的水,再累也要画,而且每幅都要画好。因为这是对这次疫情的一次爱心见证和纪念。

而对丁爱华们这些献爱心人士来说,自己和大家做这些事,也是尽自己的一份爱心和一份社会责任,但老牛要送他们《牛画》,心里还真有些过意不去。

不过,他们都为老牛这种举动所感动。大家都觉得老牛这种和才艺相结合的爱心,更令人崇敬。他笔下的老牛,因为注入了爱心,也必将更具特别的意义。

另外,通过这次捐赠,特别是从海外采购运回国的中途碰到的事情,在大家都不敢轻易出去的这个时期,都是老牛一直冲在前面,跑相关部门协调,最后顺利地让物资运回永康,送到了红十字会手中,大家都对他的这种精神和做事的劲头刮目相看,很是敬佩。

在丁爱华眼里,老牛这个人做事有担当,言而有信,不仅是个值得交往的朋友,而且对献爱心做公益事业也是一种很好的倡导,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加入进来。

这位如此有爱心又如此慷慨的老牛,真名叫陈李新,一九七三年出生于浙江永康的书香世家,爷爷陈和祥是民国时期的书法家、作家、编辑家,他编著的图书曾经影响了钱钟书、杨绛、金庸等一代大家。他编著的著作有《四体大字典》《童谣大观》《曾文正公全集》等148部之多,其父毕业于金华师范乐美专科,老师就是现在中国美院著名版画家赵宗藻教授。

▲陈李新在母校中国美院开讲座,现场给学生示范画牛。

在父亲的熏陶下,陈李新从小就迷上了绘画,但真正画牛却从13岁开始的,并到中国美院深造,他一要画画,就往农村跑,和李子柒一样,农村成为他实现绘画梦的地方。

工作以后,陈李新并没有选择绘画职业,而是选择了当地的新闻媒体,但他依然喜欢画牛。他博才众家之长,笔下的牛注重形体结构的准确,力求在笔墨和用笔节奏的创新,用水墨画出牛的质感和立体感。

如今到农村画牛已三十五个年头的陈李新,摸索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种技法,并形成了与众不同的风格。大家都赞叹他画的牛,很亲近,很接地气,犹如童年的那一抹难以忘怀的记忆。

这次采购“抗疫”物资过程中,在航空货运上多次出手相助的冯龙标,也意外得到了陈李新的回报,相赠一幅八平尺的牛画《拓荒牛》(见图一)。尽管他不懂书画,但是他说心中的快乐无以言表,因为看到画中的牛,就想起了童年。

你觉得这个画家是慷慨还是傻?欢迎发表看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