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处不在的人体收缩与膨胀

 六合桂枝 2020-05-17
   我知道很多人对我前篇博文不以为然,原因是你受所谓的现代医学教育的流毒太深,自以为掌握了最新的医学科技;但我不得不说,你学到的只是支离破碎的人体解剖和相关片面的生理、病理。因为你虽然被封为“医学泰斗”,但从来没有治好过任何一例如心脏病、糖尿病、尿毒症等重大疾病,也许你自己或家人就是这种病的患者,最后你还不得不搬出这些病只能延长寿命,不能根治来为自己开脱。
   人体的基本运行是膨胀和收缩,心脏的膨胀和收缩,相信任何有一点医学知识的人都知道,肺脏的收缩与膨胀也很明显,不会有争议。但若我说大脑也有收缩与膨胀,你就要说不可能了,但事实上二个大脑半球就是在有规律的开合,如果只开不合的时候,只怕你得失眠了。如果没有这个收缩与膨胀的过程,你如何解释,脑脊液如何克服地球的引力从腰骶部位再上升到大脑呢?
   同样肝通过肝血窦、脾通过脾窦均有胀、缩活动。下面我们重点说说最明显的胀缩器官——肠道、胆囊、膀胱等,尤其是肠道,可以说无时无刻不在做胀缩运动。你可曾想过,你每天从嘴巴往肠道里倒了多少东西,如果肠道不能收缩也不膨胀了,结果会怎么样?现在问题来了,你吃进去的东西,除了吸收的“营养”,你还有多少没排出来?你为了嘴巴舒服,吃进去的冷冰冰的东西,让你身体的温度下降后会有何影响?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又得谈天象了,因为天象你看得到,容易理解。先谈大的,日、月、星辰不要说核心的那钻石般的硬度,就是表面的岩石,我们也觉得硬得可以了吧!但它们最初都是一团星云、宇宙尘埃压缩、膨胀(爆炸)而成,虽然时间有点长(几十亿年),这些过程现在在宇宙深空还在不断演化,这都得益于美国发射象“哈勃”等太空望远镜后,在近二十年我们才得以认识的正确知识(这也是为什么我在前面转载了《宇宙与生命》的视频来佐证的原因)。也许你说这些知识太抽象,无法理解,那我提供一个容易理解的,天上的云你总见过吧!如果你坐过飞机,你会发现云是悬在半空的,因为它会流动,所以云层不厚的时候,我们总是欣赏那多彩的天空。但就是这片可以漂来漂去的云,却可以要很多人的命,当它变成雨、变成冰雹、变成台风、龙卷风的时候,你就再也不喜欢它了。
   那云又是如何形成的呢?这是一个简单的常识,地上的水气上升(膨胀),遇到天上的冷空气(收刹),就这样形成了“云”,当云层前后的温差较大时,云层发生流动,就形成了“风”,如果上升的水汽够多,冷凝下来就是“雨”,如果雨下降时又被上升水汽再带着上升冷凝,反复多次,就会形成“冰雹”;这都是看得见的,难道没有雨、雪这些有形的物质形成,大地和天空的这种上升与下降或说膨胀与收缩的过程就没有了吗?答案是不言自明的。但这个最基本的常识到了人身上却视若无睹。
   人身上最多的是什么呢?60~70%是水,当然就有水汽(夏天看不到,你冬天到哈尔滨试试你嘴巴出来的是什么?),别忘了,你每餐还有喝不少的水,除了正餐,你的下午茶、咖啡、饮料等还要补充很多水,这些水大、小便出来一部分,汗出来一部分,还有一部分去了那里呢?
   同样的原理,在我们的身上会重现宇宙的所有现象(《内经》所谓“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正常的情况下,收缩与膨胀维持一个相对动态的平衡,所以表现为没病。当这种平衡打破,在你身体里面就要生“冰、雪、雹”,如果这个时间够长,就可能压缩成“石头”了,当然也可能是“肿瘤、癌症”。
  这个膨胀与收缩平衡的打破在我们身体里最常见的先兆是“怕冷、手足冷”,原因很简单,你的“阳气”被“阴气”压缩得太厉害,一味的补阳只会让你感觉两肋胀满,再有就是表现为口腔溃疡,严重的可就是口、鼻、眼流血都有可能。所以懂得这个原理的大夫只需要把这股力量改变一下,让它释放出来就可以。治疗其它疾病也是同样原理,能左右这股力量就成了最好的医生,什么心脏病、高血压、脑中风、尿毒病都不过是小菜一碟。肿瘤、癌症因压缩时间过长,会花费一些时日来反转而已。
  当然,在实际运用时还是会碰到很多具体的问题,幸运的是1800多年以前,我们的先圣就运用得很熟练并留下了宝贵的遗产,现代刘东军先生更是把它形象化了,使用和理解起来更方便。与其自己摸索,还不如花点时间去请教我的师父刘东军先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