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海经》异兽形象(8)

 zqbxi 2020-05-17
 1【乘黄】
  

  乘黄
  
  乘黄,《山海经》注:“白民之国在龙鱼北,白身披发。有乘黄,其状如狐,其背上有角,乘之寿二千岁。 ”
  乘黄,是一种长得像狐狸,在背上长角的动物,相传乘黄的寿命可以达到两千岁。《管子·小匡》:“地出乘黄。”,尹知章注:"乘黄,神马也。"后用以指御马、神马等。

  2【旄马】[máo]
  

  旄马
  
  旄马,《山海经》注:“旄马,其状如马,四肢有毛,在巴蛇西北,高山南。”
  旄马,是一种长得像马,四肢覆盖着毛发的动物。在巴蛇的西北方,高山的南部出现。

  这种马最大的特点就是多毛,要不然也不会特地将其写在《山海经》中。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存在浑身覆盖着毛发的马吗?还真有。它就是吉普赛马。

  可以看到整匹马除了脸部,都覆盖着长长的毛发,就连关节处也不可幸免,和《山海经》中的描述基本一致。
  

  吉普赛马因其美丽和优雅的外表,可以说是马中的明星代表。在动画领域,也有一位“马”明星,它就是近几年大火起来的马男波杰克。马男波杰克主要讲述了一匹中年过气明星马与它朋友们的故事。
  整部动画贴近现实,讽刺意味强。不少人都在马男或者朋友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其中的一些经典语句也经常被人们乐此不疲的引用。比如:“我没法拒绝别人,因为我想要所有人都喜欢我。”,“你知道大家的问题是什么吗?他们只想听自己已经相信的事,没人想知道真相。”等等。
  

  3【鸟】[ jiāo]
  


  鸟,《山海经》注:“又北二百里,曰蔓联之山,其上无草木,有兽焉,其状如禺而有鬣,牛尾、文臂、马虒,见人则呼,名曰足訾,其鸣自呼。有鸟焉,群居而朋飞,其毛如雌雉,名曰,其鸣自呼,食之已风。"
  鸟,是一种群居的鸟类,经常成群结队在天空飞翔。它的毛和雌雉鸟差不多,叫声就像在叫它自己的名字。

  根据《尔雅.释鸟》曰:“鳽,鶄。注:似凫,脚高,江东人家养之厌火灾。”吴任臣说:“,疑即鶄也,一名鳽。顶有红毛如冠,翠鬣丹嘴,颇似雉。”判断,鸟应当就是赤头鹭,亦唤池鹭。
  
  4【鮨鱼】
  

  鮨鱼
  
  鮨鱼,《山海经》注:“诸怀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嚣水,水中多鮨鱼,鱼身而犬首,其音如婴儿,食之已狂。”
  鮨鱼,是一种有着鱼的身子,狗的脑袋的异兽。它的声音像是婴儿的啼哭,吃了它的肉就会发狂。

  根据郭璞所注:“今海中有虎鹿鱼及海豨,体皆如鱼而头似虎鹿猪,此其类也。”郝懿行云:“推寻郭义,此经鮨鱼盖鱼身鱼尾而狗头,极似今海狗,本草家谓之骨(腽)肭兽是也。”

  因此推断,鮨鱼有可能就是现在的海狗。看起来也确实很像,和描述相符。
  

  海狗体形像海豹,因此对于海豹和海狗,人们往往分不清楚。
  海豹在一些海洋馆中尚可以看见,而海狗则是世界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认定的濒危动物,日常生活中已经较难见到了。在动画领域,海豹出现的频率也比海狗要多。

  动画《少年阿瑞GO!GO!小海豹》是一部欢乐萌向的动画,讲述小海豹和小学生主人公的故事。整部动画搞笑中又多了一丝温馨,是不费脑打发时间的好选择。
  

  5【䲃鱼】[zāo ]
  

  䲃鱼
  
  䲃鱼,《山海经》注:“又北二百里,曰狱法之山。瀤泽之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泰泽。其中多䲃鱼,其状如鲤而鸡足,食之已疣。”
  䲃鱼,是一种长得像鲤鱼却有鸡爪的动物。吃了它的肉可以治好疣病。

  拥有鸡爪的鱼,在现实世界中目前是找不到的。但现实生活中存在着鱼类长有类似足一样的部件,比如鲂鮄鱼类。

  这类鱼的胸鳍成扇形,下部有几根鳍条分开,各自形成指状触器,可以在水下爬行以寻觅软体动物、甲壳类动物作为食物。比如红娘鱼。
  

  6【蛮蛮】(鸟)
  
  蛮蛮
  
  蛮蛮,《山海经》注:“崇吾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鳧,而一翼一目,相得乃飞,名曰蛮蛮。”
  蛮蛮,是一种长得像野鸭子,但只有一只翅膀一只眼睛的动物,只有两只相伴在一起才能飞翔。因此,蛮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中的比翼鸟,传说见此鸟则预示着水灾,而如今我们把它比作恩爱的情侣。

  <骈雅>曰:“蛮蛮,胜遇,皆水鸟也。””郭璞注“蛮蛮”谓:“比翼鸟也,色青赤,不比不能飞,《尔雅》作鹣鹣鸟也。”

  7【獂】
  
  獂
  
  獂,《山海经》注:“又北四百里,曰乾山。无草木,其阳有金玉,其阴有铁而无水。有兽焉,其状如牛而三足,其名曰獂,其鸣自詨。”

  獂,长得像牛但只有三只脚,叫声就像叫他自己的名字。

  8【驳】
  
  驳
  
  驳,《山海经》注:“中曲之山,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身黑尾,一角,虎牙爪,音如鼓音,其名曰驳,是食虎豹,可以御兵。”
  中曲山,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马却长着白身子和黑尾巴,一只角,老虎的牙齿和爪子,发出的声音如同击鼓的响声,名称是驳,是能吃老虎和豹子的,饲养它可以避战争。

  有人考证,驳与中国古代一种叫做“蛟马”的生物颇为相像,《管子》一书记载“桓公乘蛟马,蛟马食虎豹,虎故伏焉。”。

  而在清朝袁枚的《子不语》中,也有一则动物可以“食虎豹”的记载。推断这种长相似马,能食虎豹的动物可能真实存在过。

  9【白翰】

  

  白翰,《山海经》注:“又西又西三百二十里,曰嶓冢之山,汉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沔;嚣水出焉,北流注于汤水。其上多桃枝句端,兽多犀兕熊罴,鸟多白翰赤鷩。”
  在嶓冢之山上,有很多多犀、兕、熊、罴等动物,有很多白翰鸟和赤鷩鸟。”

  郭璞云:“白翰,白鵫也,亦名鵫雉,又曰白雉。”而《中国古代动物学史》认为此鸟是白鹇。

  白鹇,雄性白雉鸟的上体和两翼白色,尾长,中央尾羽纯白。长栖息于高山竹林间,是一种十分美丽的动物。
  

  10【兕】[sì]
  
  兕,《山海经》注:“兕在舜葬东,湘水南。其状如牛,苍黑,一角。”
  兕在帝舜葬地的东面,在湘水的南岸。兕的形状像一般的牛,通身是青黑色,长着一只角。古籍里要形容地方险恶,也多言“其上多犀兕虎熊之类”。古籍里要形容地方险恶,也多言“其上多犀兕虎熊之类”。

  《山海经》里的兕是一种与犀牛相当类似的生物,因《山海经》中亦有“狌狌西北有犀牛,其中状如牛而黑。”的记载。可见兕和犀并非一种生物。
  也有人称《山海经》里的犀指的是有两只角的爪哇犀,而兕指的是只有一只角的印度犀。这两种犀牛在中国曾经都有分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